分享

“南山之约”——孙本见山水画展

 澹水老逸 2019-11-04
品诗作画,鉴赏书法。观众朋友,孙本见在研习诗词、书法的同时,三十多岁开始学习画画,他是一位热爱并执着追求的艺术家,对待艺术,他用心去感悟,用生命去创作,不断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为了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不久前,以“南山之约”为题的孙本见山水画展暨新书发行式在宿州博物馆举行,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0日上午由宿州市文联主办、宿州市美协承办、宿州市书协、宿州市收藏家协会协办的“南山之约孙本见山水画展暨新书发行式”在宿州博物馆隆重举行,宿州市有关领导嘉宾、书画家、书画爱好者参加了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展览共展出了孙本见近年来创作的书画作品百余幅。既有平尺小品也有丈八巨作,见证了孙本见的付出与努力。




孙本见,安徽宿州人,1966年生,字一目,号槐堂,曾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山水高研班,现任北京圣融美术院现代山水课题组导师,中国美协会员。
 




孙本见的山水从笔墨到图式已形成与众不同的面貌。他用独到的个性语言,诠释了大写意的精神气质,传统文人画的脉络在其作品中清晰可辨。他在诗与画、书与画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方面做了大量的功课。画面用笔肯定,笔力充沛,墨法丰富,有节奏有韵律,也能看到从传统到现代的语言转换所进行的探索性尝试,意与笔的随机生发,墨与色的出奇不意,彰显出不同寻常的艺术创造力,浓郁饱满的色彩,夸张变型的物象,大胆出奇的构图,给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感染力。


北京文博学院山水专业教授杨在同评价道:孙本见的绘画他用笔所到之处,并非眼前实际景物。山石树木,小桥溪水,完全是自已心中的天造地设。那点线的交响,那黑白块面的凸现,尽管不知此物何物,却流淌着笔墨渗化的非凡肌理,掩不住笔墨表现的艺术张力。洒脱不羁的笔法,正是古人讲的“写胸中丘壑”;执着的挥洒,正是对禅意的追求,即“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从传统山水画看,孙本见的山水构成已另僻蹊径,与古人皴法相去甚远。然密而满,浓而重,却笔墨彰显。物象的再组合,却风格突起。峰奇石怪,人拙物朴,若临其境,观清泉,闻晨钟,无不诠释了文人画气息,更加显示了笔墨自身的表现力。


孙本见的山水画,黑白之间往往透出一丝盎然,偶然之间略带几分神秘。迥合天机,揣摩不已,这正是笔墨得以表现的诱力所在,正是物我两忘、回归自然的禅宗境界。笔墨是灵魂,才是打开禅意的大门,才能提升文人画的审美层次,也才是孙本见山水画的境界所在。

本栏目由中国·六安紫荆花怡养小镇特约播出

本栏目支持单位:安徽安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本栏目支持单位:合肥停弦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