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宿志丨“竹窗溪语”联合创始人李思慧:女性做民宿有很大的优势

 刘哥998 2019-11-04

     嘉宾简介

李思慧 | “竹窗溪语”联合创始人

     嘉宾访谈

| 桂林・竹窗溪语


禅于内心,文化为魂

  美宿志:竹窗溪语的文化风格就像它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中国风或者古风的味道,那您在定位的时候,有一个什么样的设想来定位这个名称,还有它总体的风格?

  李思慧:竹窗是先做产品定位后取名,“竹窗溪语”取自明末高僧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释义为“临窗邀石听溪语,凭槛对月沐竹风”。在天地之间觅得一方安详,听风雨,听山语,听禅语。“竹窗溪语”同时也是山水禅生活的首倡者。主张将衣、食、住、行、修及生活美学体验融入休闲度假方案中,在山水间感悟中国智慧,传播自然本真的生活方式及生活艺术。

我们是第一个提出山水禅生活的民宿酒店,谈到禅文化系列酒店,一般有分为都市禅、寺院禅,还有山水禅。而竹窗就是依托桂林山水的资源特性,充分挖掘和利用山水的禅意和灵性,它可以让你在这里安住下来,也可以悟道。



竹窗通过酒店这样一个载体,希望很生活化地表达桂林山水的“形”与“神”。安住当下,用心生活,用一段自然度假时光,获取来自山水自然的力量与智慧。


  美宿志:阳朔是国内民宿行业起步比较早的地区了,这里环境优美自不必说,近年来发展出了一批极具特色的高端品牌民宿,竹窗溪语位于阳朔十里画廊景区内,我们选址于此除了自然景观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吗?

  李思慧:其他方面的话,主要考虑这样的因素,我们没法做到很清静很避世,所以最终项目落脚在有烟火气息的村落里。其实繁华与自然,不过是转身的距离。一念生烦恼,一念得自在。


  美宿志:围绕这个主题,具体有哪些文化内容的设计呢?

  李思慧:我们围绕山水禅生活这个主题文化做了三个方面的文化活动策划。第一个就是我们首倡的“禅生活”疗愈系列,包含了正念减压、冥想芳疗、瑜伽茶修等等,客户大多都是高端企业团建,像奔驰公司、唯品会、联想集团等。第二个系列是户外探索,包含徒步登山、溯溪探洞、田园骑行等,这是阳朔非常有代表的户外体验项目。第三个系列是自然生活体验类,美学轻食、自然搜集、缠绕画、口红学院等等。竹窗更多地倡导在生活中,专注地创造和感受生活的美好。

第一年竹窗禅意用的是“意境”的“意”,后来做了一年之后,我们就把它升级到2.0版的,“艺术”的“艺”。我们希望把它升级成艺术酒店,希望它可以传播生活艺术和生活智慧。


我们马上要开启一个智慧厨房系列,在旅行中,通过厨房烟火生活中修习生活智慧。这个旅游体验项目,不但带你走近当地的菜市场,关键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的专业陪伴师作为观察者可以看到很多人在人生角色当中的一些错位。比如你是管理者,但是你并没有控制好,有一些缺位,不管是个人层面、团队管理层面还是家庭关系层面,都可以通过这个环节暴露出很多问题。在这个过程结束之后,你自己会醒悟到很多东西。这个非常特别的度假体验项目,不是普通的旅游体验,而是在异地旅游度假这样一个特别的禅机下,特别能让人觉醒。这些都是竹窗溪语与别的民宿最大差异化的内容。


探索文创与养生相结合的新思路


  美宿志:对,内容很重要,不过像设计的话,它其实很容易就会发展成文创,因为文创体现了很多设计上的奇思妙想,您有没有想过以后要拓展文创这一部分。

  李思慧:民宿文创产品我们也有在做,文化创意产业非常专业,有很多细分。作为民宿经营者,我们的文创是分了两类,一类是我们文化表达的周边产品品类。包手工茶叶、禅画、环保布包。第二类更多体现在民宿的内容策划方面,比如刚才提到的一些特色的游学、度假产品策划等。




竹窗溪语是桂林率先开启游学、和特色度假产品设计和执行的。我们就做自己独特的客户群体,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有很多创意和设计,比如山水自然茶会和山水正念行走等等,我觉得它们也属于文化创意产业之类。


接下来我们还会持续地去升级产品,因为在经营竹窗的这个过程中,结识了很多挺奇妙的善缘,我想这可能都源于“禅”。我们的课程帮助了很多长期严重失眠的客人,他们来到这儿,通过疗愈,睡眠得到很大改善,还有很多身心健康的问题在这儿都能得到调养。所以我们很多客人评价说竹窗溪语周边的风水特别好,我觉得整个桂林在山水环绕的庇护下,风水磁场都很好。



  美宿志:所以这可以发展成一种新型的养生模式吗?

  李思慧:我想以后会的。其实现在我们的产品更多地也是定位身心疗愈方面,但是目前阳朔市场旅游客户可细分中,大多数人还是来玩的,所以,目前竹窗溪语的定位是自然度假美宿+山水疗愈体验。


  美宿志:竹窗溪语的一个特色是禅绕画,怎么想到做这一产品?

  李思慧:一段时间,北上广的白领朋友圈里被一本叫做《秘密花园》的填色书刷屏了。这本书真的是有一股魔力,关掉手机,平静心来,脑洞大开,拿起彩色画笔专注地涂色,当你结束后会发现,之前焦虑的事情会变得豁然开朗... ...缠绕画也是一种艺术创作,追求精神解压、灵感书法。


禅绕画是点、线、面在纸上的一种组合游戏,当你带着沉重的心事来画的时候,有些东西自然会宣泄在纸上;当你的心态较轻松或是愉悦的时候,那种只有你自己才知道的轻巧也会被记录下来,这就是一种不可复制的美丽——不管是美丽的、亦或是遗憾的,那都是属于你的生活经历。



  美宿志:像这样禅意的文化主题很具有创造力,还可以打磨心性,舒缓静心,是很好的修身养性方式。那您觉得在现在比较快节奏的时代,如何看待网红或高流量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李思慧:我觉得这是一个必然,我也非常能接受,因为互联网包括自媒体、新媒体时代,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每个个体都有私域流量,也我们要去拥抱这一类的新媒体,好好的用起来,同时我们也不能盲目的去拥抱,要找准定位,找准自己的目标群体,有针对性地去营销,吸引眼球也很重要,它能带来很大的客流量和关注点,从这方面我是赞同网红或者高流量的营销手段。但是从我们自己做产品来说,我不会刻意地去迎合它。

体验经济+民族资源


  美宿志:所以说民宿是有人情味的,除了跟客人有直接交流的活动和课程,在一些其他的方面,您认为还有什么可以加深这个人情味儿,或者说让人情味自然而然?

  李思慧:我觉得其实挺简单的。像我们以前有个客人,在中国第一次住了十几天,第二次又住了十几天,每天就穿着睡衣睡袍跟我们自己人一样经常进厨房,跟我们一起吃员工餐,我们也不介意,他也不介意。我们何必拿个菜单点个餐?其实没有这个必要。所以说这种关系、这种感情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我觉得做民宿,服务是很重要的东西,首先得走心一点,就是带客人去体验一种生活方式。比如带客人到稻田里面走一圈聊聊天,都是免费的,不用刻意去收费,就像接待自己的朋友或者家人一样,自然而然。



  美宿志:桂林的民族资源比较丰富,您觉得这里的民族资源还有没有可待挖掘的地带?

  李思慧:我觉得可挖掘的地带太多了。现在桂林旅游文化,就是山水比较突出,然后民族那块呢,它是非常原生态的,旅游配套跟不上、交通不行、住宿不行。游客去了以后就存在很多问题。而且关于民族文化资源如何挖掘,也不太容易操作,因为如果要是大规模建设和挖掘民族文化的话,可能就是把它带上了一条特别商业化的道路。我觉得旅游市场客群要细分,民族文化旅游可以探索去做专业化系列市场,做小众市场。比方说自然教育旅游、非遗文化旅游等。就像竹窗做禅修旅游也是小众的。旅游开发需要协调很多种关系,比如说自身和客人、自身和当地,还有自身和环境。所以心态是第一重要的,而且如果选择了做文化旅游,就不能急功近利。



文化旅游这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长期投入才能产生积淀,未来文化的力量彰显在哪儿?这就需要沉淀下来做产品、做品牌,最后沉淀下来的文化的力量才有价值,文旅这不是一个短期行为。


民宿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美宿志:关于民宿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力量您有什么看法?您聊聊民宿发展对乡村振兴的作用和城市营销的影响。

  李思慧:去年底,我们课题组刚刚完成了阳朔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调研中我们发现凡是民宿集中的地方,乡村振兴效果就非常好,鸡窝渡村是最明显的例子。全国很多一个民宿影响了一个村的案例,所以民宿对于乡村振兴推动力量显而易见。我们鸡窝渡村就很典型。整个村加起来十几个民宿,解决就业就不用说了,几乎每家都有几个到十几个大学毕业生留在这里,带动第三产业兴旺,同时人才也流入了乡村。“宁为一张床,而赴一座城,这句网红语,足以说明民宿对城市营销的推动作用。

积跬步,行千里——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美宿志:现在这些民宿里,可能你们是唯一成立党支部的,您谈谈这一块?

  李思慧:我很佩服我的学生,他们的政治觉悟是很高的,而且这批学生是我带的那几届里最优秀的,个人条件都非常好,他们为什么要留在这儿呢?两个原因。一个是这里本身的文化调性,符合他们生活中的追求。第二个是文旅发展刚刚启动,太缺人才了。我们成立党支部,刚好赶上非公建党这样的势头和机会,我们管家中党员也比较多,我觉得既然民宿是个平台,这个平台就要搭得大一点、扎实一点。成立党支部之后,员工接触的社会层面也会多一些,组织层面对接得也很好。对于他们来说,未来的机会是无可限制的,是很多可能的。

  美宿志:经过三年的实践,竹窗溪语用它的业绩和影响力证明了带这个团队是成功的,你讲讲这个未来的民宿发展以及现在发展怎么样培养人才团队?

  李思慧:未来竹窗应该会有两条产品线,一方面会发展文化度假酒店,一方面会发展小而美的民宿院子,所以竹窗一直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关于人才团队培养,我个人的经验是,从价值与意义层面更多地影响。“志不强者,智不达”,在带团队的过程中,我更多地是从这个事业的意义禅文化酒店与世界的关系方面去影响他们,其次是在明确每个人在这个团队中的角色不是打工者而是创业者,再次我们一起明确我们为什么要留在这个村子里做这样一家民宿,统一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这三个层面对竹窗现在的人才团队影响非常大。至于能力(如何做)行为(做什么),我不太怎么干涉,反而是团队自发形成了学习成长,交流复盘这样的工作氛围。每个月我们都会有竹家文化大讲堂,都是普通一线员工主讲,在讲的过程中更容易梳理出工作的流程和不足。

将民宿作为一项终身的事业


  美宿志:创造美好的代价是努力、失望以及毅力,先要经历痛苦,然后才是欢乐,做民宿的过程您深有体会,您有什么心得与建议要向创业做民宿的女性分享的吗?

  李思慧:首先,我们得承认,女性做民宿有很大的优势。本来民宿就是旅行中的一个家,女性无论是作为主人、主理人或者其他都有经营家的优势。其次,现在已经进入了“她”时代消费,相当一部分的家庭出游的主导权都在女性手中,所以基于女性对女性的了解,女主人会更容易做出受家庭消费喜爱的产品。最后一点分享一点点建议:作为创业,需要紧跟市场需求,所以想创业做民宿的女性一定要多多走出去,多多学习,只有市场最能教会我们很多。


  采 访 人 丨张   迪(美宿志创始人、资深媒体人)
                  清  欢(美宿志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