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人?张若昀谈《惊蛰》高能剧情:我要够戏精

 tng1959 2019-11-05

一个上海街头的“包打听”,怎么才在短短三个月之内变成了有着不俗地位的世家子,还能挑起谍战工作的重任?

最近,谍战大剧《谍战深海之惊蛰》在湖南卫视开播。这部改编自人民文学奖得主、金牌编剧海飞的同名小说的作品,囊括了张若昀、王鸥、王泷正、孙艺洲、阚清子等实力演员。

从播出三天的情况看,该剧节奏明快,情节高能,主创的演技更是清一色在线。其中,张若昀扮演的主角陈山,面对的几乎全是“送命题”,紧张悬疑的状态让人大呼过瘾。日前,张若昀接受全国媒体群访,分享了他在角色塑造中的感受。

这个人物有点惨:处处都是送命题

《谍战深海之惊蛰》是张若昀第二次出演海飞创作的谍战作品。此前《麻雀》中的“唐山海”一角,让张若昀收获了不少好评。

但在《谍战深海之惊蛰》中,张若昀迎来了更大的演技挑战——他分别扮演上海街头的小混混陈山和军统特工肖正国。后者在出场不到十分钟时就死在了电影院里,而陈山则因为与之长相相似,被日本特务头子相中,以家人性命胁迫陈山伪装成肖正国,打入重庆军统内部。

也是因为这样,前几集里几乎都是针对陈山的“高能测试”——

要变身特务,必须具有超强的观察力、判断力和推断能力;

要变成另一个人,就要学习对方的习惯特点,甚至要强迫习惯用右手的人变成一个“左撇子”;

而要代替另一人生活,则要随时随地面对肖正国的同事、朋友甚至是妻子的考验。

用许多观众在弹幕里的话来说,“陈山每一步都是送命题啊!”

演活人物不简单,要变成“真戏精”

人物不简单,张若昀演得也不容易。

谈及揣摩角色的心得,张若昀直言,虽然原著很精短,但人物塑造得很立体,剧本也有足够高的还原。“剧本给陈山和肖正国设置了很多截然不同的习惯,演员挑战起来也更有难度和辨识度。比如他们一个抽烟、一个不抽烟,甚至连左右手的习惯都不一样,肖正国是左撇子”。

他更笑言,随时把人物丢进极限环境的设置,也是剧本最吸引自己的地方。“人物一直处在极限,甚至是一种快要崩溃的状态。我们以前拍谍战剧会说主人公很紧张,潜伏有危难,万一被敌人发现了就万劫不复;但这次的剧本让我真切感受到了那种巨大的压力,他选择了一种几乎不可能活下来的潜伏。陈山情绪一直特别激烈,每天都在死亡线的边缘挣扎,随时都在情感的崩溃点。”

张若昀甚至自己开始琢磨,一个人到底有没有可能通过资料调查就彻底融入另一个人的生活并“扮演”他?

答案是“不可能”,“我相信不管是哪个年代,即便是现在信息这么发达,你也很难通过资料去还原一个人所有的细节,再去欺骗之前认识他的人。”

所以他选择让人物变得更“戏精”,“陈山到了重庆之后,肖正国的所有亲朋好友都察觉到了他的不对劲儿。这非常好理解,在对方亲近的人面前,你容易暴露。他险中求存时,简直是一个戏精。当肖正国的朋友死了,他比谁都难过——这也是我当时琢磨的一点,就是要用最人之常情的东西去糊弄别人。”

强势也是张若昀为陈山设置的特质,“他在越紧张的情况下反而越理直气壮,就是他会用一个不讲理的逻辑去说服你。通俗一点说就是面对老虎的时候不要跑,你要冲它大吼大叫,死也要死得有尊严一点。”

此外,在第一集里,张若昀还展示了自己不凡的语言天分,几句沪语说得十分地道。“当时组里有上海演员,我也有上海朋友,我就全程向他们请教。因为剧本里写的是普通话,原本直接翻成上海话不太准确,必须要找个地道的上海人帮助你。”张若昀说,北京人说上海话,刚开始他也有点吃不准,“后来慢慢就熟练了,说了一段时间,连说普通话的感觉都会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