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品解读 |“无咎”——窥探人生的最高境界

 常欢喜的图书馆 2019-11-05

在杭州宋代玉器馆中,有一方以和田白玉雕琢的玉印,印纽镂雕“百事吉”花结,印台四方,印文刻白文“善巠堂”,边款为“琅嬛仙馆”和“无咎”。

款识:琅嬛仙馆
款识:善巠堂
宋 白玉 善巠堂印

 这方印的前主人是清朝著名人物阮元。

阮元,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历任浙江,江西巡抚,湖广,两广,云贵总督。其精古物鉴赏,工金石考证。在杭州为官十载,疏浚西湖,植柳固堤,今遗“阮公墩”;于孤山创办诂经学社,为后来西泠印社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阮元画像


 

而这方和杭州关系匪浅的玉印上,刻有人生最高境界的两字边款——“无咎”,从字面意思理解是没有殃祸,无所归罪。

但人活着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犯错的过程,只是有大小轻重而已。无咎,不是不犯错误,而恰恰是犯了错误以后,能够及时反省和改正。

“无咎者,善补过者也”——《周易·系辞传》

阮元在玉印上刻“无咎”一词,既是时刻警醒自己不犯错、少犯错,知错能及时改正,不犯下大错。也承载了他希望自己一生顺遂的美好愿望,也许正是因为这样,阮元在他漫长的一生中,才能做到“三朝阁老,九省疆臣”而无贬黜。

边款“无咎”


通常趋吉避凶是人之常情,但却未必是人生追求的价值和意义的究竟。《周易·系辞下传》中说,“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谓易之道也。”

孔子称赞颜回道:“不迁怒,不贰过。”不贰过,就是不犯同样的错误,善于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没有过错是君子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生而为人,做不到没有过错,知错能改,也是善莫大焉。“无咎”一词表达了君子对自身品德的要求,也时刻示警人们不要犯下不可挽回的大错。犯下小错及时改正,不断积累人生经验,从而平安顺利的度过一生,才叫做无咎。

 无咎


 

《易经》中,无咎是指导人生的最高境界。

《周易》云:“震无咎者存乎悔”。要达到无咎的状态,必然要善于反思悔过,如曾子的“一日三省吾身”,袁了凡的“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清 吴熙载 石章 款识“震无咎

 

反思是改过的前提,一个人如果不在内心真正的反思、悔过,根本不可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就不知道如何去改正。只有随时反省自己,随时随地检查出自己每一方面的错误,才能真正达到无咎的境界。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易经》

君子应如太阳运行不止一般,时刻保持勤勉不懈,即使在晚上也要持有警惕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在危难中得以自保,不会有灭顶之灾。

 易经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不见平地也难以见高山,没有去了而不回来的,在艰难困苦中应坚守纯正,必然会有好的结果。

世界上时时刻刻发生的变化,循环往复,平地在某个时间会变成山坡。这就是说,困境和逆境是不断转变的,没有人一生处于顺境,也没有人一生沉沦逆境。人生艰难和困苦虽然不能避免,但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坚忍和贞正的心,就能将其转变成平坦的大道。

清同治  御笔“无咎室”匾拓


 
“白贲,无咎。”

贲是斑纹华彩、色彩纷繁之象,七彩光合成白色,绚烂归于平淡,白中涵贲在世不染,阅历深厚,返璞归真。“白贲无咎”是人生的大境界。

我们可以想象,当阮元在这方玉质极佳的宋代玉印上篆刻“无咎”二字时,心中必定对半生之所为反复剖析,反复思量,这也让这方印承载着更多的不凡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