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2018年贝壳网集体备课大赛颁奖大会上的发言

 奉啸敏 2019-11-05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在座的各位同仁们:

上午好!

我叫奉啸敏,来自永州市祁阳县观音滩镇中学,是一位普通的地理教师。

我今年参赛的团队名称是祁阳县初中地理工作室。

在接到这次大赛组委会的参会电话邀请时,我既觉得有点受宠若惊,也觉得有点莫名其妙。

怎么能够是我?怎么会是我?

后来,组委会的小曾老师告诉我,我们团队参加了“备”后的故事征集活动,上了故事榜单。我们团队不仅连续三年参加了备课大赛活动,成绩还一届比一届好。在这样的契机下,我们很幸运的在全省8千多支团队中被选中,来到这里吐露心声,讲讲我们“备”后的故事。

小曾老师还告诉我,我们这个团队是地理科目,有点冷门;我们参加过三届集体备课大赛,有一点锲而不舍的味道;我在这三届大赛中,成绩一年好过一年,是有追求、有进步的标志。

我释然了,这才有一种理所当然、受之无愧的感觉。

感谢大赛组委会的邀请。其实还有一点他们没有说到我的心坎里去:有时候,“强”还是要争一点,“胜”还是要好一点。

其实,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在哪所单位都是任务最重、困难最多的人。我也不例外,在单位有很多的事情。

但是,看到贝壳网集体备课大赛通知的第一时间,我就决定要参加这个比赛。当时,我甚至还没有把动物贝壳跟老师备课这两个beike去作一个联系,我的反应够迟钝的了。

等我正式参加时才有点懵,这是集体备课大赛,不是个人秀。我首先要解决一个团队的问题。

初次参加,没有经验。我就用我学校的团队。

人员构成不理想,自然,成绩也不理想。

这是2016年的第一届。

2017年,我们县里拟成立各个科目的名师工作室。

我参与了,而且非常荣幸,被聘为初中地理名师工作室的临时主持人。

这样,我们就有了较为合适的团队参赛人。

第二届,我们又来了。

在漫长的参赛周期中,我感觉时间节点有点难以掌握,时不时会有点打乱仗的感觉。

但是团队成员都还是很给力的,大家认真、多次对教案进行磨合修改,上课视频录制之前也有多次的研讨。
总体来说,通过团队成员共同努力,较之第一次比赛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

这一年,我们团队的成绩是省二等奖。

不过,我不甘心,我的团队也不甘心。

我决定,还是要争强好胜一把。

2018年,我们卷土重来。

这一次,我们团队重新确定主备人,由更年轻者担当。我们集体决定由我们当地著名的民办初中哈弗中学的李志红老师来做领头雁。

当然,我们也不闲着,全心全意做陪衬的绿叶。

什么时候到什么环节,我们该做什么,都由我来联系,所有成员都能、都要自觉地在第一时间完成自己该做的任务。

记得有一个晚上,李志红老师突然想到一个观点,她跟我交流之后,我马上通知团队其他成员上网研讨。没有任何迟疑,所有成员都自觉地进入工作室。研讨完成后,已经到夜里12点了。

有合作的团队,真好!

而且,我们团队还要求,根据我们的备课内容提出合理化的真实的建议和意见。

所有研讨环节、都要针对教学设计本身提出修改建议,必须真刀实枪,不得流于形式、阿谀奉承。我们前前后后形成了5个教案,一次比一次好。

能够合作的团队,真好!

而且,对于主备人的录课,我们团队成员不仅要全程参加,在录课之前也有多次磨课、认真研讨,形成系统的听课评课笔记。

主动合作的团队,真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的效果明显好于前两次。

对于成绩,我比前两次自然更有信心。

信心没有旁落,我们今年是省一等奖。

很多感谢的措辞,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今年贝壳网的集体备课大赛,全省有8000多个团队、3万多名教师参赛,贝壳网平台已经成了全省优秀教师聚集地,可谓是群雄逐鹿。
    这样,备课大赛获特等奖就一年比一年难了!

我们团队还没有得到特等奖,说明我们的工作有不到位的地方。但是不能因为特等奖名额少,晋级难,我们就安于现状,满足当前。

所以,我不心甘,我们的团队也不满足。

听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各位?

明年,我们还会参赛的!

我们还要争取一个更好的成绩!

谢谢大家。

 2018年12月5日 于 中国 长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