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背后的差异,是父母的差异

 盛夏书香 2019-11-05

这是盛夏书香的第14篇文章

现在的物质条件好了,我们养孩子的目标也不再是吃饱穿暖,还要给他更好的教育。

孩子小的时候接受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的差异来源于父母的差异,我们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才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可能。

给孩子一个更好的起点

孩子小的时候,请一定带着他来到城市,和你生活在一起。

也许为了生存不得不把孩子留老家,但是留守儿童真的很可怜,教育资源比较匮乏,医疗相对落后,而且孩子的心理也会受到极大的创伤。

相比之下,城市的医疗教育条件比农村优越;父母和孩子待在一起,对孩子的幼小心灵也是很有好处的。

大家不要觉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真正的教育是在三岁前,而不是长大以后。

良好的家庭氛围很重要

如果婚姻不幸福,或者家庭压力太大,真的很容易迁怒孩子。

我曾在超市里看到,一位母亲狠狠的打了他的孩子,不过是三四岁而已。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一般情况下,母亲付出的是最多的,可是,孩子真的有那么烦吗?

没有,烦的是生活带给你的情绪与压力,孩子正好撞到了你情绪的那个爆发点, 所以,很不幸你吼了他。

类似的父母,事后应该都特别后悔吧,关键是一定要找出影响自己心情的原因,并给与解决,才能更好的和孩子相处。

成为孩子的榜样

我一直认为,父母以身作则,孩子终会潜移默化,他会成长为你的样子。

我每天都会做一个俯卧撑,孩子看到我手撑着地面的时候,他立马会把手上的玩具一扔,赶紧趴下来跟着我一起行动。

所以我特别感动,孩子的模仿能力是真强啊!如果说孩子是复印件,那我一定要争取做个好一点的原件。

不要忘记看书,书本也许很枯燥,但好书一点都不枯燥,它可以让你从不同的视角来看问题。只有我们多了解一点孩子的内心,才会在育儿的过程中少走一点弯路。育儿没有捷径,只有多学习。

不做控制型父母

我对控制型父母的理解就是,孩子没有按照你的意愿做事,比如再有100米就到家了,可是孩子非要在台阶上来回的蹦个不停。

这时候你就会发牢骚,这有什么好玩的,不就是个楼梯吗,赶紧回去!

对孩子来说,一片树叶,一个小石头,他都能高兴很久,而父母却很不以为然。

我们通常都是用自己以为对孩子好的方式对待他们,没有问过他心理到底是怎么想的。人家学钢琴,你也让他跟着学,可是却没有问过他们喜不喜欢。

父母通常会说,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管教的最终目的是下次孩子碰到同样的事情的时候,他自己能够意识到他不对,然后不去做,而不是害怕父母而不去做。

我们要给孩子分析,让他有自己的判断,教孩子做一个讲理的孩子,而不是听话的乖孩子。

我们都可以问问自己,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希望他按照你的布置过一生还是希望他按照他自己的方式过一生?

棍棒底下真的出孝子吗?

棍棒教育曾误导了多少父母,害了多少孩子,似乎都觉得不打不成器!

对于孩子来说,不管是身体上的痛,还是心理上的伤,都是不可磨灭的。

你打了他,他看起来也许真的懂事了,其实他只是学会了服从,因为他更害怕挨打,但是他心里肯定是离你越来越远了。

所以无条件停止你的吼叫与打骂,这些都不是好现象,而且会遗传。

无条件的爱

相信自己的孩子,不管发生什么事,你都是他温暖的港湾。

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他和别人不一样。不把自己没能完成的愿望投射在孩子身上。

我家孩子,就是喜欢各种锅,铲。每次我做饭他就站在凳子上,和我一起,因此家人给他买了一套移动小厨房,他每天可以摸索好久,但依然对厨房的炊具更感兴趣。

然后孩子爸问我,他以后不会当大厨炒菜吧?我说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很不容易,我们要做的是守护。

就算是以后炒菜,那也是他喜欢的事情,一个人一生中每天都可以做他喜欢的事情,这不是很好吗?而且职业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高质量陪伴

上班再累,回家了也要溜娃,可以陪他看会书,做一做手工或者散散步,而不是把他丢给电子产品。

周末带他去公园,感受大自然的美轮美奂。

孩子不能一直长期待在狭小的带养空间里,孩子大脑的发育,神经网络的连接,需要大量室外的多元,丰富的感官刺激。

现在的父母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真正的起跑线就是父母自己,高质量陪伴是最重要的事。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真的是太重要了。

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不做控制型父母。孩子小的时候就是一只蜗牛,我们要慢下来。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好习惯,我们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