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背后 8 仕乎隐乎两彷徨 诗矣酒矣各苦辛

 开朵花儿等着你 2019-11-05

题鹿门山

  沙禽近初识,浦树遥莫辨。

  渐到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木,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缆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这首诗题一作《登鹿门山怀古》,是孟浩然20岁时,游览鹿门山所作。诗中写了途中所见之远近景物;缅怀了曾隐居于此的先贤。总之是,登山怀古,流连忘返;傍晚归舟,意犹未尽。既有对“高风邈已远”的乡贤庞德公的企慕之情,也有对美景胜迹“探讨意未穷”的勃勃兴致。之所以把这首诗放在篇首,是因为,它,虽然是孟浩然年轻时候的作品,但诗人运笔洒脱自然,状山水景色生动逼真,怀古人情怀绵远悠长,传达出一种宁静淡雅的韵致,是孟浩然早期重要的作品,是诗人独特风格形成的标志。

  孟浩然,是我们南阳隔壁襄阳人。也算是半个老乡。他的一生,和大多数人一样,平平淡淡。没有特别的传奇故事,但也不是一点风雨涟漪都没有。小小的确幸不少,小小的挫折也挺多。但人家老孟的平平淡淡的人生,却不仅当时,就连后世,都名扬寰球,铁粉无数。这,又是大多数人所没有的。

  孟浩然的出身家庭,可能不差钱儿,但也不算大富 ,更说不上大贵。就是耕读传家这种地方士绅类型。他和弟弟,从小就是读书,习剑。和同类子弟没有多大区别,也没有什么神童之类的秉异传说。至于是不是从小就热爱祖国,胸怀天下,更不得而知。知道的一点就是,他青葱时代,恋爱过一次。但可能是门不当户不对,所以遭到了家人的反对。而且他老爹虽然自己没有做过官,却像大多数做爹的一样,非要把自己做不来的,寄希望于儿子,望子成龙的思想,根深蒂固。小子书没有读出名堂,龙门还没有跃过,却耽溺与风花雪月、男女感情,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但小孟正处于青春叛逆阶段,哪里听从。越是家人反对的,越是要坚持到底。所以干脆玩离家出走 ,到了几十里外的鹿门山。还不说,这鹿门山,不但风景优美,还有几处名胜古迹,读读书,写写诗,抒抒情,发发骚,还真不错。他有个发小,叫张子容。虽是个学霸兼乖乖娃的小神,但经不住他的连哄带骗,也跑来和他做了邻居。

  后来,他爹病危,叫他回来,但还是望子成龙不死心,说,儿子,你看看,我们家在这方圆也算不错。但就是没有当官的。钱再多,地再多,也还是土鳖一枚呀。爹快不行了,听爹一句劝,给咱们家弄个官帽子,我也瞑目了。声泪俱下,终于感动了小孟。何况小孟毕竟从小读圣贤书,孝悌的大义,光宗耀祖的理想,这一刻全都苏醒了。所以,重重的点了点头,答应了。再加上和他一起在鹿门山读书的发小张子容,这时候已经奔赴长安,取得了功名,做了官。对他也是个刺激。于是,就准备要发奋读书,立志做官。

  小孟一旦立下壮志,也是傲娇的不得了。学张子容进京高考?他不屑。他要走一条与别人不一样的路!当初,做官的路途,大概有四种,一是世袭,二是蒙荫,三是举荐,四是科举考试。前两种就不说了。后两种,各人看法不同。一般人就是参加考试。也有人种种原因,不屑于。自视高傲的人,像孟浩然、李白这类,就认为走举荐这条路更便捷,也更光彩。孟浩然就怀揣他的宏伟目标,踏上了漫游天下,遍干公卿,以求仕进的伟大征程。可惜的是,从714年,到726年,在这条路上蹒跚了十几年,也干谒了许多名流,期间也有过几次机会,但终于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仕进事业,一无所获。不过,意外的收获还是多多,一是认识了许多大咖名流,二是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三是写出了许多诗文,四是赚取了许多粉丝,流量。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粉丝,你猜猜是谁?就是谁也不服的李白!李白当时,刚刚仗剑出川,在湖北安陆一代做了女婿,公众号还没有名气,粉丝也不多。所以,对孟浩然这个大哥佩服的不得了,前后脚跟着他点赞,唱赞歌。比如他公开表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你会想得到,后来狂傲到能使“力士脱靴、 贵妃捧砚 、御手调羮”的李白,当初会是这样的油腻?

  求推荐而仕进这条路, 看来是太过于“修远”“漫漫”了,所以孟浩然有些气馁了。此路不通,那就放低姿态,退而求其次,乖乖去参加高考吧。想我老孟这时候已经名满天下,考试又是不糊名,大概率主考一看到我的名字,就会直接录取。不说状元及第,弄个前几名应该是稳稳当当。于是,孟浩然就踌躇满志的奔赴长安。

  这时候,孟浩然已经接近四十不惑之年了,但由于肩负老爹的遗志,和光宗耀祖的历史使命,所以,自我感觉一点也不沧桑和颓唐。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大比赶考之路。到了长安,果然呀,粉丝满京都。一下驴车,就有人赶着接待!其中最有名的粉丝,就是王维。王维比孟浩然小十二岁,但属于生在罗马的幸运儿,所以这时候已经是像模像样的一个京官了。王维是性情中人,与孟浩然神交已久,并不因为孟浩然是一介布衣,就在他面前装傲娇。相反,他毫不势利,孟粉本色一点也不掩饰,甚至把孟浩然接到家里住,还给他画像,要知道,王维还是丹青能手呢。

  但是.....但是,第二年,孟浩然参加了考试,结果却大跌眼镜:我,我怎么却名落孙山?老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金榜上下看来又看,就是没有孟浩然仨字!不气馁,不气馁,王维劝道,天下谁人不识君?大不了从头再来。

  孟浩然可能难过了一阵。但最终还是想开了。马勒戈壁,只要流量够大,咖色够艳,我就不信没有人找上门儿来提携老子!于是就抚平了心口的伤痛,在王维的主持下,一如既往的和粉丝们见面,咏诗,喝酒,拍照,画像。大量圈粉。你不说,还真效果满满。有一次,最高学府太学邀请了孟浩然演讲。顺便赋诗一首,立刻引起轰动,在座的无论是朝廷的达官贵人也好,还是太学的青年才俊也罢,都齐声叫好,愧不如人,都把毛笔扔掉,不敢显摆。可惜,这首诗现在能看到的,就剩下两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轰动效应有了,接下来就等机缘一到,释褐登阁,光宗耀祖,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但是,这世上的事,真的是变幻莫测,神化难虞啊。谁能知道,应该顺理成章,十拿九稳的事,却终究是镜花水月,竹篮打水!机缘,确实有了,可惜,孟浩然不但没有把握住,甚至还把自己往死地里坑!怎么回事呢?原来,我们记得,之前他漫游天下、遍干公卿的时候,曾经去拜会过被贬的宰相张説,还给张説上呈过诗作《岳阳楼》(可惜这首诗找不到)。张説也是爱惜人才之人。对他的印象不错,但自己正遭贬谪,当然也帮不上忙。鼓励的话,一定是不吝赐予的。这一次到长安,张説已经恢复宰辅职务。孟浩然搞这么些小动作,张説当然知道他的意图。于是,就向皇上推荐他。玄宗就问孟浩然,你有什么才艺,展示一下吧。孟浩然哪里见过这么庄严的场面呀,这可是皇上,对他一介布衣来说,就是高高在天的存在,所以,那个紧张,惶恐,只有长跪磕头、哆嗦的份儿了。慌急之下,就把他早先做的一首诗结结巴巴的诵读了出来:“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这首诗的大意就是,可惜我孟浩然没有才,连明主都抛弃了我,朋友们也疏远我,我还是不向朝廷上书了,回我南山的陋室,赏我的月,听我的松。总之是虽有无奈的感叹,更多的是满腹牢骚。

  皇上一听,脸上就下不来了,你个孟浩然,自己不思进取也就罢了,怎么还给朕泼脏水儿呢?朕哪里抛弃你了,朕压根儿就没有见过你。罢了,还是回去你南山吧。

就这样 前面的一切造势、作秀、圈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了!现在看来,这实在怪不得别人。你孟浩然,既然有吃体制饭的幻想,你就要老老实实歌功颂德好了,发什么牢骚呀。这下好了,微博封号,公众号封号,只差没有把你人封号了。我想,当时可能老孟一定悔恨得把自己老脸都扇肿了吧。

  729年,孟浩然辞别了王维等,黯然悄然颓然嗒然 离开了长安, 踽踽回到了襄阳老家。临别,他写给了王维一首诗,就叫《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这时候他什么心情呢?我们仔细品味,有悲叹,有无奈,有惜别的依依,也有孤苦的寂寂。你注意了没有,他还有不甘和牢骚呀!你看,“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这句子的画风是不是似曾相识?对了,不就是那“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翻版吗?看来,这位老兄,是不可救药了,并不明白吃一堑长一智的人生道理。“牢骚”二字使他吃了大亏,他还没有记性。

  回到了老家,既然心有不甘,那就还有几分希望。所以,休息一段时间,就有整装出发,继续走遍干公卿的老路吧。西北不顺,那就东南好了。所以,这一次,他游历的是吴越江浙一带,但几年过去,钱花了不少,景看了不少,酒喝了不少,诗也做了不少,就是,终极目标,做官,还是没有着落。无可奈何,又二次北上。但这一次,却没有了上次的风光,悄悄的去,终究又悄悄的回,没有带走西天一片云彩。

  734年,已经四十五岁的孟浩然,有一次悄然回到了襄阳。怎么办?他自己也迷茫了,襄江还是那个襄江,鹿门还是那个鹿门,而我,孟浩然,却不是那个孟浩然了!看着悠悠青山,看着滔滔流水,孟浩然内心,一点也平静不下来。诗,怎么写?酒,怎么喝?真是“欲吟唯有两行泪,借酒浇愁愁更愁”!他老爹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交代儿子的几句话,成了孟浩然一辈子的沉重的负担,叫他一直在仕与隐之间纠结,徘徊,彷徨!

  诗酒年华,这就是孟浩然的所谓诗酒年华!

  735年,韩朝宗出任襄阳刺史。他明白这个诗酒朋友的内心的不甘和苦痛。就想帮帮他。劝孟浩然说,老孟,这样吧。刚好朝廷下达了推选人才的文件。我先回洛阳,替你打点一下。你随后就来,我们一起看看有没有机会。孟浩然抬起他醉意朦胧的眼神,笑了笑。谢谢大人一片好意。韩朝宗前脚离开襄阳,孟浩然就继续喝酒。结果,一醉几天不醒。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大概这时候的孟浩然,已经酒精中毒,而且也有点心灰意冷。

  孟浩然一生的最后几年,已经酒病交加,虽仍不甘,也只有随波逐流。就这样,拖着病体,坚持出去走走,会会诗友。兴致来时,吟吟诗,喝喝酒。任凭岁月,消磨了残生。期间,张九龄曾经召为幕府,但也没有坚持几个月。据说,在他最后的日子里,王昌龄来看望他,结果王还没等离开,他就背疮发作,永远闭上了他红肿的眼睛。这时候,是740年。同在这一年去世的,还有张九龄。

  孟浩然已经离开这世界一千多年了。但是,他盛唐山水田园诗第一人的称号,应该永远存在。他的诗,也会继续流传下去。你听,孟浩然从襄江泽畔一路吟诵着他的《夜归鹿门歌》施施而来: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