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过来人”自居到底是不是一个梗

 33桥 2019-11-05


“过来人”

自居

是不是一个梗

请输入标题     bcdef

我在某自媒体问答上发了个关于“过来人自居”的话题,回想挺有感触的,就稍作修改在这里发出来,和大家一起聊聊。

所谓的“过来人”是否就是“经验丰富”的人,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她走过的路确实比你吃过的盐还多:过来人的阅历=经验丰富的阅历。殊不知“经验论”并无“普世价值”。某个人的经验对于他来说适用,对其他人来说就是一个梗。比如说自媒体时下很流行,某人写了某明星被戴了绿帽的文章成了爆文,别人依葫芦画瓢也写诸如此类文章,但是却是得不到好的推荐。说这句话的目的是指要学会融会贯通,不能“刻舟求剑”,总以为“过来人”抛给你的一定是个绣球,也许对你来说是个坑呢。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验主义

死人?

人生

“经验主义害死人”这是普遍存在的观点。我反而觉得这个问题要辩证看待。如果照搬照抄,“拿来主义”是要害死人的。我想到的是“拿来主义”,缺少一种对事物的“体验感”,人生不就是一个“过场”吗,亲身感悟的事是不是让你有更深的体会。比如说当兵新兵连的经历,没当过兵的说了只是道听途说,当过兵说起来可能就是感慨万千了。所以说上面的话意思是过来人的话有可能在理,若是拿来就用,少了一种“体会”和“感悟”,人参果很好吃,吃过的人方知其中酸甜苦辣。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验论

物论

请输入标题     bcdef

但是经验主义是否一棍子打死,我看未必。婴孩不懂事,父母教育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是教育,是传授经验,能否说“经验主义害死人”吗?当然不能。这种经验是保护孩子,让孩子少受伤,如果让无法辨识好恶的孩子都自己去探索和体会,更甚还会出现不可预估的伤害。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辜负

华正茂

那么,“过来人”到底是哪来的底气去指点别人人生所谓的迷津。

请输入标题     bcdef

这是一种心理补偿方式?常常有这类人,尽管听者无意,但说者还是天南地北说个不停,更甚越说越开心。这个梗,估计说者是在寻找自己“乐点”,寻找曾经岁月烙下的遗憾,追思繁花散尽后过往之美。在说话中,她找到一钟心理补偿,找到了一个“点”,或许年轻时无法实现的愿望,或许是追忆当初的芳华。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这是一种炫耀方式?她在教育别人当中寻找了一种慰藉。有可能这种教育是对的,她要教育“后辈小生”应该那样做,话语中常会带“这个你都不懂啊”、“想当初”、“这个很简单的”、“我是过来人”……把经验当做了提升自己威望的好把玩,彰显自己的老姿态,卖弄她人生的智慧。

这是一种“普世哲理”?隔壁大妈指点人生,底气来自于她说的都是真理,都是适用面前的你。也许说的经验确实在理,也有一定的经验可以学习,我们唯一做的只是“听听”而已,听了后再融会贯通,自己再想“明白”。不过有趣的是,恶事、糗事、坏事所有人都不会拿来说事。

对于“过来人”的“指点迷津”我想是不能拒绝的。如果一味地认为“经验主义害死人”,那老师的解题思路是否就是“经验主义”,这倒是个有趣的梗了。照此推理,医生的话是“经验主义”,不能拿来。师傅的话是“经验主义”不能拿来。说上面的话意思是“经验主义”要看是不是适用在客观“专业”上了,如果是专业的,“经验主义”不会害死人,还能救人。如果“经验主义”是主观臆断的,比如谈恋爱必须“门当户对”!这是会害死多少有情人。

你不小了

请输入标题     bcdef

原创

图片/网络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