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宝传奇】敦煌文物:不要等到失去时才追悔莫及呀!

 昵称64114534 2019-11-05

播讲人:田洋

节目编辑:马诗佳、程涵 

小剧场配音:郭炜、张帆

不懂珍惜  追悔莫及

提起敦煌,想必大部分听众朋友的第一反应就是莫高窟精美的壁画和塑像,还有在藏经洞里发现的宝藏,不过同时,您可能还会想起这两个外国人的名字:斯坦因与伯希和。

正在藏经洞内阅读敦煌遗书的伯希和

当时敦煌藏经洞里的大部分精华都分别被这两人带回了伦敦和巴黎,这件事现在想起来依然让人十分痛心。可也有一种说法是:敦煌宝藏的流失是那个时代必然的结果,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外国人在莫高窟的场景

1908年,伯希和在江南一带拜访学者,当时一位中国学者听说了伯希和带走了敦煌的宝物后,竟然一点也不生气,只是把敦煌拥有丰富的宝藏这事儿当成了一桩“奇闻”。

那位问了,这是什么学者啊,怎么这么不识货?宝藏都让人带回家了,还能这么淡定?这还真不能全怪他,这也和当时的学术风气有关。咱们现在都知道敦煌文物珍贵、壁画精美,可当时的学者并不知道。

那个时候学术界盛行的是考据,也就是专门研究史料典籍,推敲文章字句,那些人完全没接受过任何考古学的训练,又没有伯希和、斯坦因那样的学术敏感。对他们来说,这些敦煌文物远不如四书五经有价值,总结成一桩“奇闻”也就不怎么奇怪了。

第二年五月,伯希和再次来到中国,期间多次拜访两江总督,还向他展示了随身携带的部分敦煌藏品。这位两江总督可是个识货的,他看了之后扼腕叹息,想从伯希和那里买回来一点,可惜被拒绝了。

随后这位两江总督调了官,经常往返于京津之间,还和北京的政学、收藏界人士来往密切,于是伯希和从敦煌带走了大量宝藏的消息很快就在京城传了个遍,所有人都知道这个老外还经常随身带着不少敦煌的文书,估计是为了随时研究方便一些吧,所以并没有将它们和其他文物一起寄回巴黎,而这几卷文书恰好很合清朝学者们的胃口。

于是,伯希和到达北京之后,慕名前来的拜访者络绎不绝,著名的考古学家罗振玉也在其中。

罗振玉

接着就发生了我们小剧场里那一幕,这次拜访对罗振玉而言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忧的是大部分文物已经被运到了法国,喜的则是伯希和告诉他的那个消息,敦煌的文物还有很多。

保护文物  义不容辞

离开了伯希和家以后,罗振玉立刻行动了起来,为了避免别人捷足先登,罗振玉利用他在政界和教育界的身份,立刻请学部给陕甘总督发了一封电报,请他将敦煌剩余的卷轴购买下来全部送到学部。这买了经书送过去不是什么大问题,可这钱怎么办呢?

考虑到甘肃贫穷的经济情况,为了筹措购买和运送的经费,罗振玉找到京师大学堂的总监督,建议由大学堂出钱购买,结果被一句“大学没有这个经费”挡了回来。

罗振玉只好说,大学没有这个钱,那可以从农科节省些经费购买,不然把他的薪水全部捐出来也可以。

不过您可别觉得罗振玉家底丰厚,他当时一个月的工资也只有四十块钱。就这样拼拼凑凑,学部终于有底气给甘肃发去消息,把千佛洞的经卷买了下来。

一个月后,甘肃发回消息说用了三千元,这个数字已经比学部想象的小多了。为了留住这批敦煌文书,学部主动承担了运送工作。

不过从敦煌到北京路途遥远,沿路上还有大量觊觎藏经洞宝藏的人,更何况政府这么大费周章地购买运送,更是从侧面印证了敦煌文书的价值。因此这一路上,地方官绅、军民盗取敦煌残卷的事件简直是数不胜数。

1910年11月,这批敦煌文书终于到达北京,由学部交给京师图书馆。文书一共有18箱,可路途上流失了多少呢?那就谁都不知道了。

有了这次的前车之鉴,图书馆也有了防盗防丢失的措施,他们专门请来了一位学者对比较完整的经卷做了编号和目录,在1912年完成了一本《敦煌石室经卷总目》。

而这个京师图书馆就是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因为有了这些经卷和这本目录,国家图书馆也成为了四大收藏敦煌文献的机构之一。

也许是政府大量购买敦煌文书的举动激发了国人的保护意识,几年之后,当甘肃省政府教育厅听说又有人从莫高窟买走了大量经卷的时候,立刻给敦煌的知县下令,让他赶紧把藏文的经卷运过来,交给省图书馆保存。

不仅政府下令,当地军队也在身体力行地保护莫高窟。就比如说当时率部驻扎在敦煌的肃州巡防官员周炳南,他听说有三百多个白俄罗斯人住在敦煌千佛洞,这些人在洞窟里烧火做饭,肆意熏黑壁画、破坏佛像雕塑,周炳南一面向县政府汇报,建议立刻把这些人迁出,另一方面也开始逐个检查各个洞窟,还编写了号码,派兵巡查保护。

当1925年美国考古学家华尔纳第二次带领考察队前往敦煌盗取壁画的时候,同样遭到了周炳南和当地群众的强烈反对。

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远渡重洋,接受新的思想、学说和科研方法,中国出现了许多与敦煌学有关的书籍和机构,有一本叫做《敦煌劫余录》的书就是当时学术作品中的代表。

这本书的序言,把敦煌文物的流失称作中国学术的伤心史,不仅呼唤和激发起了国人保护敦煌文物的意识,也向全世界表达了中国的愤怒和不满。

四十年代的“敦煌热”

敦煌莫高窟逐渐引起了国人的关注和保护,那么在这之后,敦煌的命运有没有迎来转折呢?

敦煌莫高窟外观

1941年的中秋节,莫高窟突然迎来了一位客人,这个人就是当时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

于右任

当时兰新公路建好通车,去敦煌就方便多了,于右任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出发前往敦煌,在莫高窟受到了画家张大千的接待和陪同参观。

两人面对精美绝伦的壁画、雕塑赞叹不已,可一想到莫高窟没有人修缮管理、日渐荒凉的现状又心急得不得了。当晚,张大千在莫高窟的临时住所亲自下厨,款待于右任等人。

两人对月饮酒,好好谈了谈莫高窟的价值和保护问题。张大千建议把莫高窟收归国有,建立起相关的机构管理保护,再进行整理、发掘和研究,宣扬敦煌的文物艺术。于右任当即表示赞同,还提议成立一所敦煌艺术学院。

敦煌之行结束后,于右任沿着河西走廊继续考察,一路上还不忘对莫高窟进行宣传。他的这个举动在新闻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引来了好几家报纸争相报道。

有了舆论支持,于右任回到重庆后立即提交了建立敦煌艺术研究院的正式提案,也很快得到通过。三年之后,万事俱备,敦煌艺术研究所正式成立,对于莫高窟来说,一个崭新的时代就此到来。

于右任对敦煌的贡献还不止一个研究所,在他的提议下,教育部派出了一个考察团来到莫高窟对壁画进行临摹,获得了大量宝贵的一手资料。

1940 年,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成立全体团员合影

考察团的四个成员都是受过中国和西方高等美术教育的,他们如实地再现了壁画在当时的陈旧色彩和残破原貌,为那些通过图片进行研究的学者们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考察团在莫高窟的工作持续了一年半,除了临摹壁画,他们还仔细测量了每个洞窟的位置、高低、大小,做出了清晰的编号,画出了一副全长五米多的莫高窟全景写生图。

您可别忘了,那个时代可没有什么先进的测量工具,考察团们为了测量数据爬上爬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这项工作给做完了。

敦煌艺术研究所工作人员勘察洞窟

不久之后,在重庆举办了一次敦煌艺术展览,一开始只设立了一间展室,没想到场面火爆异常,参观者实在太多,导致展览都不能正常进行。

这场“敦煌热”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一年之后,重庆又举办了一场张大千临摹的敦煌壁画展,慕名而来的人更是数不胜数。据说当时的售票处前排的长龙,有时候甚至排出去一里地。

壁画保护、修复技术走向全国

新中国成立之后,这所敦煌艺术研究院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并且把修复壁画作为首要工作,这可是咱们国家最早从事石窟壁画等文物保护的专门机构。这个研究所经过几次改组,成为了现在的敦煌研究院。

那个时代,高端科技依旧不太多,当时莫高窟的主要照明工具还是煤油灯,但由于油烟可能会熏坏壁画,负责临摹壁画的美术组们每次进洞窟工作就只能用汽灯补充光线,可汽是灯又不怎么稳定,经常得自己上手修一修。

莫高窟第85窟壁画修复现场

甚至到了最后,美术组的老师们个个都练成了汽灯维修专家。就是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临摹出了大量精美的壁画,这些临摹作品被拿到国外进行展览,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

莫高窟的关注度是够高了,不过它需要的可不仅仅是关注度,而是迫在眉睫的保护和修复。

这里我还得插一句和您解释一下,壁画可不是直接拿了笔就往墙上画的,大部分都得先在墙上涂一层粗砂、粘土和稻杆混合成的底,再涂一层粘土和一层细泥,最后还得再刷上一层粉,经过这层层工序才能开始绘画。而出问题的就是这些涂层!在经年累月的风吹日晒中,不仅壁画的颜色发生了褪色和改变,里面的涂层也开始破碎、剥落,这就是莫高窟壁画面临的一大难题。

敦煌壁画

当时工作者们采用了在边沿加固、用泥浆粘贴和用铆钉加固的办法,保护了大量濒临脱落的壁画。经过几十年的检验证明:这种保护方法确实有效,可也并不完美。

之后文化部又请来了国外一位从事了三十多年壁画修复事业的文物保护专家来到敦煌,介绍了国外壁画修复的工作方法和材料,还用带来的黏合剂在莫高窟做了现场实验。

第85窟壁画修复现场脱盐实验

专家的方法就是,先将黏合剂溶在水中,再用医用注射针管把水溶液注入到濒临剥落的壁画裂隙之中,最后用纱布棉球压平,让壁画粘牢。

修复前

修复后

在这一方法的启发下,敦煌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们经过反复试验,逐步改进出了更加适用于莫高窟的修复针管和修复工艺。

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项修复技艺也没有停滞不前。直到最近几十年,文物保护人员还针对不同壁画的不同情况,开发出了几种不同的措施对症下药。有了这项壁画保护技术,他们能挽救的可不仅仅是莫高窟,而是全国所有的壁画了。

不过您也别觉得对壁画的保护就是把快要脱落的地方用胶水粘上就完了,敦煌壁画还有一个要命的问题,也同样出在涂层上。

这个涂层在潮湿的环境中会产生大量氯化钠,也就是盐,这些盐在潮湿的环境中会逐渐溶解,它有个学名,叫“壁画酥碱病害”,可以说,它就是壁画的癌症,轻的会造成壁画脱落,严重的则会导致涂层全部碎成疏松的泥土,想要修复起来几乎不可能。

为了给壁画治病,研究者们通过几年的科技攻关,终于攻克了给古代壁画脱盐的技术难题,救好了全国各地不少和敦煌一样得了“癌症”的壁画。

从被任意盗取到政府出力挽救,从一两人的奔走呼号,到如今举全国之力保护修复,正是几代人的坚持和努力,才让尘封了几百年的敦煌莫高窟重获新生。听完咱的这期节目,当您有机会看到敦煌壁画的时候,心里会不会多一份感慨呢?

编辑:谢佳漫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收听往期更多节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