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音机 录音机

 南山乔松 2019-11-05

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的理论在正常情况下是那样(递进)的,但是人们在温饱没有解决或者没有完全解决的情况下从物质财富的追求直接跳跃到精神财富的需求,比如典型的就是父辈人对唱戏的追求。

如果你看过《霸王别姬》《梅兰芳》等电影,不知你是否能理解以前人对唱戏的狂热。原因就是以前娱乐实在太少。

听父辈人说,在解放后大跃进和文革一穷二白的时期,露天电影还非常稀奇,好在国家搞样板戏四处演出(当然也有地方戏演出),他们就经常到四乡八路几乎一场不漏地去看戏。听说,父亲年轻时就是因为经常带母亲到处看戏从而把母亲到了手。

我不可能经历过这个时代。但是我经常在后来的电影里看到关于大上海旧社会资本家和太太利用唱片机播放《天涯歌女》的镜头,这使我想起了小时候村里有家人家唯一的一台唱片机

在那个精神追求几乎一片空白的时代,拥有一台唱片机是很荣耀的!

虽然唱片很少,只有《刘三姐》《济公戏嫦娥》《成吉思汗》三张。重复重复再重复地听,以致于我基本都可以把这三张唱片的词都背下来。也许别人已经听厌烦了,但是我还是百听不厌。

它带给了我对声音的好奇与精神享受的启蒙。

2

文革时,村村都安了个喇叭随时收听国家政策与风向,后来慢慢就有了收音机。

干农活缺力气工分不高但是喜欢追求时新玩意的父亲倾尽家里所有却买了个收音机。就是这个收音机,伴随了我的整个童年。

收音机的节目中给我印象最深、最吸引我的是评书。其实当时不只是我,大家都喜欢评书,评书绝对是老少皆宜,童叟无欺!

每天午饭后照例就是评书时间。中午12点到下午1点之间,约40分钟。下午5-6点重播,但因此时正是盛夏(我放暑假)干农活的好时间,因此只能听中午时间的评书。

每当此时,吃过午饭的父亲仰躺在躺椅上,右手摇着蒲扇,闭目养神,优哉游哉地听评书。我也搬只小凳子坐在收音机旁,闭上眼睛进入半个多小时无人打扰的自己的快乐世界。

随着单田芳抑扬顿挫略带沙哑磁性非常有特点的声音和他描绘出的多姿多彩又立体的世界,我脑中浮现出无数画面。

3

早期讲评书最多的是单田芳袁阔成(而田连元都是后来的事了)印象最深的曲目是《隋唐英雄传》和《白眉大侠》。

单田芳老师的评书最吸引人,他连马蹄声得得得…踏踏踏…轻重缓急都模仿得惟妙惟肖,(隋唐英雄)人物的出场/装扮/坐骑以及说话的声音特点让人印象很深,一招一式说得惊险极了。

尤其是他播讲的《隋唐英雄传》,里面的人物与比武,对于喜欢打仗(小时候打仗电影看多了的后遗症)的我这个小朋友来说,实在是听得过瘾!

听得津津有味时,最怕单田芳那句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往往半个多小时的评书听完时还意犹未尽。

听完评书后就是和小伙伴比,比谁知道的故事多。每当对方不如我而给小朋友们依葫芦画瓢讲故事时,我颇有点沾沾自喜。

大家最津津乐道的是隋唐英雄排名。我至今都能记住他们的排名:第1名李元霸,第2名宇文成都,第3名裴元庆,4-10名是4雄阔海、5伍云召、6伍天锡、7罗成、8杨林、9魏文通、10尚师徒,第11名新文礼,第12名王伯当,尉迟恭和秦叔宝并列第13名,第17名单雄信。

因为当时没有网络、没有电脑与智能手机、没有百度,我们婺源沙城李这个小乡村没有书店更没有图书馆查阅,所以我常常因为听了评书获得了多过一些小朋友的有限知识而洋洋得意。

除了评书,每当见到别人有关于隋唐英雄故事的小人书,我就用几颗糖或一样把戏(即玩具)千方百计地弄来看。

这些,也许就是我最早的小说或故事启蒙。

4

那段时间,每当出去干活快到中午时,我的心就飞到了家里的收音机旁。常常因为干活误点听不到评书而心疼不已。

有段时间,父亲的收音机坏了。父亲急死了,我也急死了。父亲因为少了个精神寄托而急,我因为听不到评书而急。

开始,父亲着急的时候就边骂边拍打收音机,结果收音机被拍打拍打反而好了,真是出人意料之外又让人喜出望外。后来,这招不灵了只能拿去修,好像花去了2-3元巨款(橡皮2分钱一块的时代)才修好。

因为收音机是耗电池(最早的那种大电池)的,购买电池是一笔大开销,母亲心疼不已。但是父亲宁可顾着收音机而非更实用的电筒,做这样的决定是不容易的。

这个收音机在我们家用了很多年头。

后来,村里有人买了那种小巧的收音机叫随身听,这样出去干农活时就算误点也可以听得到评书了。这很是让我羡慕了一番,可我们家里还是那个老旧的大收音机。

每当摘茶时,我就经常看到村里的瘪进篮子里就放着这样一个随身听,评书摘茶两不误。当时这样的随身听不多,瘪进+随身听成为村里一道风景。

我心里想,他真有办法,日子过得真潇洒惬意啊。没有想到,他后来成为了我的三姐夫。

5

时代在前进,后来迎来了改革开放,打工潮席卷全国。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在收音机坚挺了很长时间后,开始迈入录音机时代。

在那个电视机没有普及而录音机横行霸道的时代,年青人(男性)最时尚的装扮是:卷发狮子头,墨镜,花衬衫而且只扣中间1-2粒扣子敞胸露怀(以前是男的敞胸露脐,现在变成女的了),喇叭裤,高邦帆布鞋。

女生的时尚装扮是:大波浪卷发,墨镜,大耳环,上穿红色衬衫,喇叭裤,亮晶晶的凉鞋。说这是十足的港味。

一群时尚男女围着个双卡录音机跳着的士高(后来有霹雳舞),这叫时尚中的时尚。

录音机用的是磁带,大家比单卡还是双卡(,就是放磁带的卡槽),比谁家的音量大,比声音能传出多远。

大家还能记得燕舞牌录音机的广告语燕舞,燕舞,天边归来一片情吗。

除了老人还在用收音机,对于年青人,虽然录音机有收音机功能,但是他们对此功能不屑一顾,从来不用。

每当春节前后,有录音机的人家把音量开得最大,村里到处传出恭喜恭喜发大财邓丽君李玲玉龙飘飘凤飞飞高胜美的歌声。大家沉浸在一片吵吵闹闹嘈杂的声音中怡然自得。

逐渐地,录音机被商家用来招徕顾客。从最初邓丽君的《甜蜜蜜》到后来满大街郑智化的《水手》,人们买东西是哪里录音机响热闹就往哪里钻。目前,在乡下或者城市里素质不高的店主还在用此招招徕来客呢。

我也很想家里拥有一台录音机而不得。

6

收音机坚挺了很长时间,录音机也坚挺了很长时间。

直到我上大学,为了学英语口语才买了个随身听-小型收放机(收音机和单放机二合一)。那时,评书已经演变成了读书,就是现在各类读书会或诵读会的雏形。

《白鹿原》《穆斯林的葬礼》就是大学里每晚10点听收音机里读的(因此后来有了个十点读书)。当时,一向保守的天津一反常态破天荒地推出《悄悄话》(男女性爱话题),在全国来说是很轰动很火的,我们寝室里几乎全员收听。

现在很多卫视都没有湖南卫视放得开,天津卫视更是被甩开了N条街。湖南卫视火就是从《玫瑰之约》开始的,而江苏卫视火就是从《非诚勿扰》开始的,大家难道没有看出点端倪吗?!

直到大学毕业工作以后我才买了一个爱华(索尼,松下,爱华,都是大牌)双卡收录机(收音机,录音机,单放机三合一),然后开始囤积磁带,好像要把过去那些年没有听的歌补回来似的。

母亲不识字,看不懂也听不懂戏/电影/电视/录像等,但是即使如此也不影响她的欣赏,当她听到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时说很好听。

美好的东西,不管你是谁,都能打动你。

7

唱片机是最初的启蒙,就像初恋情人一样令人难忘;收音机再次给予启蒙,在有限的认知中开启了一个新的世界;录音机让人触摸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并伴随了工作时那些艰难的岁月。

现在是网络碎片化时间即时信息时代,再也不可能再现《花芯》《吻别》《心太软》等连续7-8周霸占流行歌曲排行榜的盛况。现在都是雇佣水军造假人为刷票,还有刷了中国刷到北美去的,真好笑!

但是信息的爆炸并没有让现在的人精神上更上一层楼,反而有信仰缺失道德沦丧之感,不得不令人深思。

PS:如果你经历了收音机录音机时代,那你一定经历了露天电影、黑白电视和录像时代,有兴趣者可以阅读01电影时光02电视时光03录像时光,点击蓝字可直接阅读。祝大家2019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