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1世纪流行一种病——失眠,中医如何认识和治疗?

 逸农农 2019-11-05

失眠是什么?

失眠几乎是现今这个时代的一个流行病,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生活节奏过快,人们普遍都感觉压力较大。特别是年轻失眠的患者也多,总觉心绪难宁,无法安睡,白天无精打采,晚上精神又亢奋;生活没有规律性,或上夜班,或夜生活丰富,或通宵上网打游戏,或心事过重,所以失眠的发生率非常普遍。现代医学认为,某些精神心理疾病和人格障碍都会引起失眠。有些患者因生活中一个小事件所诱发,逐步发展成顽固性失眠。很多失眠患者同时存在多种慢性基础病,所以更缠绵难愈。

失眠对身体的危害是比较大的,而且一般不为大家所重视。睡眠不足会带来思维能力下降、免疫功能失调等身心伤害,而良好的睡眠能消除全身疲劳,可以让身体得到休整,促使身体的自我修补,增强免疫和抵抗力,甚至有美容、延缓衰老的功效。所以有“睡眠是养生第一大补”和“睡眠是天然的补药”之说。

 

如何治疗失眠?

西医治疗失眠通常会选用一些镇静助眠药和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长期服用,有的还需要配合心理疏导,这些药物抑制大脑兴奋中枢,长期服用还会有依赖性和成瘾性,那么我们中医是如何认识和治疗失眠的呢?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不得眠,重度失眠表现为彻夜不眠,而轻度失眠表现为入睡难、早醒多梦或睡眠不深;中医脏腑辩证认为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有思虑过度造成的心脾两虚、心肾阳虚、营血不足、肝郁气滞、痰热内扰、胃气不和等几大方面。

在治疗方面,运用六经辨证的方法“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针对患者临床上出现失眠伴随的各种症候,来确定何经为病,进而明确该病症的病因病机,审症求因辨证施治,确立相应疗法列处方药。相较于安眠药,中医疗法主要是通过调节脏腑气血的功能来改善睡眠状况的,亦有针灸治疗法和导引调节等手法,中医调理或者针刺如果对症的话,治疗失眠效果亦立竿见影,最主要的是可以从根源上得以解决,所以中医治失眠,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一、中药调理失眠 

《黄帝内经》曰:“肠胃大,则卫气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清,则欲暝,故多卧矣。其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瞑焉”。

意为肠胃体积较大,肥胖湿重之人,因卫气在内腑停留时间过久,就会有多眠嗜睡倦卧现象,反之,肠胃体积小,体型较瘦者,卫气在体表时间较长,则少眠。因所有健脾胃的药都有增强卫气的作用,中焦脾胃畅通,上焦下焦气机得以交通,心肾得以相交,有利于阳气向下潜藏,所以临证中,我常用桂枝建中法和理中法结合六经辩证,加入引经药治疗失眠,疗效非常不错。

此外气血衰少营卫运行不利也是睡眠失常的一个因素,如《灵枢·营卫生会》曰:“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暝。”

   这段话是讲,人老了,气血衰弱,肌肉枯槁,气道干涩,元气不足,白天就不够精神,昏昏欲睡,到了晚上精气也不足,睡不着。

   中医认为,人的体表有气运行,像人体外围的卫士,名卫气,卫气是固摄阳气的,它在人体体表不断地运化行走。白天卫气行在人体的阳分里,晚上则行到阴分里,就是行于阴经。阳气只要一入阴经,人就想睡觉。卫气在阴经中行走完,出离阴经的一瞬间,人就会醒来。

   综上说明,失眠常见原因在于气血精气衰弱,宜补益脾肾,调和营卫,补益气血,养血安神。当然,桂枝法是调和营卫的最好的一个治法。桂枝汤作用在脾胃上,既可疏解风寒,又可调理脾胃;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心脾健旺,气血也会充足,则睡眠自然好转。

《灵枢·邪客》又云:“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骄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暝。”所以外邪客于机体,使脏腑气机紊乱,卫气不得入阴,阴阳失和,亦可导致失眠。常见的“太阳病”,也就是风寒外邪长期携带的患者,阳气在上升的过程中“卡”住了,导致升发受阻,如患者怕冷、无汗、头痛、颈项僵疼、背疼或腰腿疼,治宜开表祛邪,邪去正复,失眠自然也可痊愈。

   《内经素问》中还指出:“胃不和则卧不安”,引申其含义,因痰湿、食滞内扰而出现胃气不和,以致失眠的情况均属此类。治宜二陈汤、半夏秫米汤或保和丸方等。

另外《素问·刺热论》云:“肝热病者……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指出了肝受邪而不能寐的情形。盖因肝藏魂,肝被邪热所扰,气机不发,则魂不入肝,反张于外,神不安居,故不寐。此即肝经郁热或气滞而导致的失眠。经方常用逍遥散加减治疗。

对于顽固性失眠,除了上述原因外,我们认为,患者心神失养,心肾不足,脾肾亏虚是根本原因,待病情好转后,应以振奋心肾之阳,大温脾肾为根本之法,使良好的睡眠状态逐渐得以巩固。

   由此可见,古人对失眠的病因病机有了充分的认识,从经络气血运行失衡,到脏腑寒热气机失和,都会导致人睡眠规律被打乱,出现失眠状态。对失眠症总的治疗法则,在《内经》中提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和“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治疗的基本原则即为调和阴阳,使气血营卫调和。

 

二、针灸治疗失眠

关于治失眠,刘力红卢氏在《内针——和平的使者》里有这样一段话:仍以失眠为例,这是当今十分常见的证,现在的《中医内科》教材将它分成若干型,而从内针的角度,它是一个问题,就是阳不能入阴!阳不入阴怎么办?从阴引阳就能解决!你可以从厥阴去引阳,比如刺太冲、剌内关、剌大陵、劳宫;你也可以从少阴去引阳,比如刺通里、神门、刺涌泉;还可以从太阴去引阳,比如剌鱼际、剌太白、公孙,若是三阴同刺,一个三阴交足矣!从失眠的辨治,我们似能品出一些中医的味来。我们说哪一个是治失眠的穴呢?似乎没有!可穴穴又都能治失眠!唐初的许胤宗言:“医者意也,在人思虑。放在针道是再适合不过。

   内针治疗失眠,讲究的是“随证治之”,同样遵循的是六经辩证,病邪在哪条经络,就刺哪条经,针刺疗法同样可以疏通经脉,调和阴阳气血。内针的疗效显著,所以,黄帝内针治疗失眠值得向大家推荐!

三、通过导引调节睡眠

导引是非常有益于身心健康又不花钱躺在床上就可以完成的养生调病的好方法。大家可以学习后坚持练习。坚持就有回报,用心就有突破。导引的方法很简单,睡前或睡醒时(每天一次或两次),将双手十指微弯曲,置于躯干前正中线上(通常放在膻中穴或神阙穴),轻轻闭上眼睛,然后用心去感受全身各个部位的变化(痒、痛、麻、木、酸、胀、痛等)即可,做到勿希勿惧,接受它、观照它。持续时间建议每次大于30分钟。详细方法可以观看刘力红老师讲导引的视频,好好了解方法与原理,然后坚持练习就好了。导引同时涵盖了腹式呼吸,有句话叫”腹式呼吸,寿与天齐“,可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导引首先可以改善睡眠,其次改善的是脾胃 ,舒缓情绪压力,提升我们的觉知力,更多关注我们身体的变化,调动自身的能力去疗愈我们的身体。

  奇妙的导引,自我调养好方法!在此也希望大家多关注学习。

  

失眠的调养

  《内经》中不仅提出了失眠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也提出了调养法则。人体中日常活动要顺应营卫之气的运行,白日要加强劳作以助振奋阳气,使阳气从阴出阳;日暮后则要“暮而收拒,无扰筋骨”,则有助于在夜间阳气内敛,卫气顺时入营。同时也要加强精神调摄,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调节自身情绪,保持良好心态才能有良好的睡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