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干咽燥、口苦口臭﹑眼屎多、痰多”,你的身体是堵了不是有“火”,越清“火”越糟…

 逸农农 2019-11-05

门诊上经常看到一些患者,因为经常上“火”,前来开一些清热泻火药泡茶喝,如栀子大黄黄芩等,还有部分前来就诊的患者,自诉因长期反复上火,不断找中医看无效,遂对中医中药丧失了信心,认为中医就是彻头彻尾的骗子。

 电视上中医专家们的讲座可谓是深入人心,教大家辩别寒热,经常吃西洋参黄芪养生,上火了服各种清火茶,用石膏冲开水服,各类滋阴清火剂的推广,一些商店通过广告大肆宣扬清热降火的好处,此观念已深入人心,“王老吉”“凉茶”等成了餐桌上的常客,小孩经常喝板蓝根颗粒菊花茶预防感冒, 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错呢?

      再比如常见之虚火上冲之病,西医称之牙龈肿痛、慢性咽炎、喉炎、口腔炎等,大部分医生一见此症,并不详辨阴阳,立即投以大剂清热解毒,滋阴降火之药,如六神丸、喉炎丸、上清丸、六味丸等,于是症状时好时坏、绵延不断,难于痊愈。就其原因,就是在阴阳的判定上出现偏差,中医治病来了首先要确辩阴阳,我们认为这些症状很多原因都是阳虚造成的,是虚火的表现,虚火又称假火,治虚火只能扶阳抑阴,而治实火才能清热解毒。临床中虚火较为普遍,实火百难见一。扶阳医学针对这种情况认为:“大凡阳虚之人,阴气自然必盛,阴气盛必上腾,即现牙疼、龈肿、口疮、舌烂、齿血、喉痛、大小便不利之病,不得妄以滋阴降火之法施之。若妄施之,是助阴以灭阳也,辨察不可不慎”(《医理真传》)。这里的“阴”即是寒,阴甚则寒,阳虚生寒。人活一口气,气就是火。实际上很多上火症不是说火大了,恰恰说明是火小了。此刻只需用辛温热药,或宣通或温补,虚火之症很快得解。

 患者“口干咽燥、口苦口臭”,一般多伴有食欲不振﹑脘腹胀闷﹑尿赤便秘等症,有的患者长期小便嗖黄,大便溏稀﹑粘腻或是干结,这种情况多会被认为属热症,自行购买一些清热泻火药口服,中医教材则认为属湿热之症,治宜清热化湿为主,但一般疗效都差强人意,因为在治疗中一般都认为患者属于阴虚,多用滋阴清热泻火药治疗。其实,治病疗效不高或误治加重是医者在阴阳的辨识上出了问题,明明是阳虚的病,偏偏当成阴虚治,于是阴愈盛则阳愈弱,病情反反复复,身体每况愈下。

                                     人体之气与天地之气一样,也是按照水升火降的原则运行。人体内的火脏是心,水脏是肾,心火下降,温暖肾水,肾水就会上升,中医称为肾水上承

      水升火降,气的运行顺畅,身体就健康,;水不升火不降,人就会生病。现在的很多人动不动就上火,原因就是气的运行违背了水升火降的规律。

      上火是什么?上火就是该下降的火不下降了。身体内本来应该有火,这就像天地间本来应该有太阳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火则生,无火则死。正因如此,中医里派生了一个火神派,当今医界又称扶阳学派,专门以补火为主。火的运动方向应该是向下的,如果火不下降了,总是在上面烧,那么人的头部和面部就会长痘长疮,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就是上火。

       在人体内,随着心火下降的有肺气、胃气和胆气;随着肾水上承的有脾气和肝气。肺气不下降了,肺就会有火,这时人就会喘逆咳嗽,小便不利,大便不畅,还会全身浮肿,胸闷、腹痛。胃气不降了,胃就会有火,这时人就会不思饮食,胃胀胃痛,嗳气吞酸,呃逆呕吐。胆气不降了,胆就会有火,这时人就会胆气郁结,患上胆囊炎、胆结石、胆囊息肉和胰腺炎等。

 我们通常认为“口干咽燥、口苦口臭﹑眼屎多、痰多”,多为身体三焦淤堵,脾肾的阳气不足,肝气郁滞,摄入太过,运化失职,多生湿浊痰浊,郁滞化热;同时或多或少有脘腹满闷,肢体困重,纳食呆滞的一些表现。脾虚了,吃的食物不能很好的运化代谢,不能转化成气血津精有用的物质,都转化成了不好的“垃圾”储留在体内,造成了脏腑经络的淤堵,时间久了,就会化燥化热,燥热会灼伤津液,湿浊不运不化则烦满,或挟宿食,中宫阻塞则津液不生,津液不生则口焦口干,所以一些患者舌苔白腻黄腻的同时,还会有很重的裂纹。这种情况如果用清热泻火药,会损伤胃阳脾阳,伤及根本,真正实火才能用,如果是身体气机不通道路不通引起的郁热,身体亏损引起的虚热,用之则贻害无穷。再者滋阴药滋腻更伤脾胃,脾胃为人体的枢纽,中焦不通,就会造成气机逆乱,升降不利,乃至百病丛生。

       所以,一个人上火了,要先看看他的身体内是哪一种气不下降了。百病生于气,用调气机的方法把该下降的气降下去,火自然就灭了。我们用纯辛温的热药通治一切“上火”症,解决的又快而又持久,就是实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