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雕“虫”小技的前世今生

 文化龙乡 2019-11-05

鸟虫篆——几近消失的神秘文字

雕“虫”小技的前世今生

公元9000年前,中国古人在龟甲、骨器、石器和陶器上刻写的符号,延续着“初造书契,以代结绳”的文明史,拉开了中华文明的大幕。

“鸟”作为远古人类崇拜的“神”, 古人借助鸟的神通,将鸟与文字结合,与天地交往,与神灵和祖先沟通,“祛邪纳福”,创造了中国的文字艺术——鸟虫篆。

雕“虫”小技的前世今生

雕虫小技——古代“雕龙”指写文章,“雕虫”指写书法。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虫”指的是虫书。虫书也叫鸟虫书。

出处:“雕虫小技”最初写作“雕虫篆刻”,出自西汉文学家扬雄的著作《法言》。有人问扬雄年少时是不是喜欢作赋,扬雄答曰:不错,但那只是童子雕虫篆刻般的技艺,成年就不作了。

扬雄贬低“雕虫篆刻”,不是因为它们学起来容易,而是因为它们最难学,但实际作用又很小。后来,人们便把“雕虫篆刻”说成是“雕虫小技”。

雕“虫”小技的前世今生

《隋书·李德林传》: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


《北史·李浑传》:“尝谓魏收曰: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


《与韩荆州书》李白: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


《法言》:雕虫小技,壮夫不为。

鸟虫篆起源于商周时期,是由图腾文、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一种特殊文字艺术。在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代盛行于吴、越、楚、蔡、徐、宋等南方诸国。

雕“虫”小技的前世今生

当时这种书体常以错金形式出现,高贵而华丽,富有装饰效果,变化莫测、辨识颇难。

雕“虫”小技的前世今生

在《说文解字》的自叙中,记述了秦代有八种书体,“自尔秦书有八体:

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

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雕“虫”小技的前世今生

鸟虫篆是秦代八种官方使用文字,汉代六种官方使用文字之一。

雕“虫”小技的前世今生

婕伃妾娋.汉代白玉印.汉成帝妃子赵飞燕遗物

魏晋以后,篆书不在使用,留在宫廷中使用,一直到清朝咸丰皇帝。随着清政府的败落,清宫廷也不再使用,几近消失,知道的也不多了。

它从原始的符号刻划中生根,从商鼎周彝的图腾中走出,从夏商的甲骨中脱变,演绎为青铜时代的辉煌,秦汉时期的时尚,经过唐宋元明清的淬化,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标识之一。

雕“虫”小技的前世今生

郭沫若认为鸟虫书是“于审美意识之下所施之文饰也,其效用与花纹同。中国以文字为艺术品之习尚,当自此始”(《周代彝铭进化观》)。

雕“虫”小技的前世今生

鸟虫篆.方介堪刻.饶宗颐印

近代鸟虫篆的发展。鸟虫篆印,三个世纪以来,少人问津,少人实践。直到近代方介堪才高举大旗。他上世纪二十年代寓居海上,曾勾摹秦汉篆文十万。遂志于打开鸟虫篆入印的通衢,且又得到大画家张大千、谢稚柳倾力倾心参与和支持。

茶后饭余,三位大师对鸟虫篆浓妆艳饰作细致入微的探讨、整饬、深化。美术家与篆刻家的才情叩撞,启以智慧,积以时日,精益求精,美轮美奂,方氏的鸟虫篆印形成雅妍、鲜灵、精严、宁静的独特风格,开三百年来未有之新天。

篆刻人韩天衡的八点总结,希望同好可以领悟一二。

雕“虫”小技的前世今生

鸟虫篆是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不仅仅是美丽,更蕴涵着中国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

“让古文字活起来”,我们为此而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