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丸说 | 如果你觉得它很无聊,那就过几年再看

 百合仔 2019-11-05

丸子带你看大片:

如果有人问我在我看过的电影里,哪部最能表达和暗示人内在的精神状态,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一部土耳其电影《三只猴子》。

但是这部电影我一直很纠结要不要写,要不要推荐,因为很多年前我看的时候觉得太无聊了,寡淡呆板的让我难以忍受,我想我这种感受应该可以代表大多数人了。

如今十年过去了,各位能看到这篇小专栏文章,就证明我现在认为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片了,还是决定要推荐一下,如果你也觉得无聊,那就再过几年再看。

《三只猴子》是土耳其导演努里·比格·锡兰执导,于2008年上映,荣获第61届嘎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电影的名字起的乍看让人摸不到头脑,起初名字是叫《白日梦》,几经更改之后叫《三只猴子》,出自于世界各地都普遍存在的很经典的宗教形象三不猿,即三个在一起的猴子,一只捂耳,一只掩嘴,一只蒙眼,喻意“不看、不听、不说”。这部电影风格冷峻,凝重,焦虑,压抑,气氛诡秘,专注于剖析人物的心理变化,直触灵魂深处,难以释怀。

锡兰导演的思维独特,表达沉稳,视听语言驾驭娴熟,声音处理细腻,镜头运用意味深长,无论是在长镜头还是特写镜头中,锡兰偏好将事物充满整个画面,以便于把表达的力度上升到最大,锡兰用他特有的试听元素营造出明显的宗教感,让《三只猴子》的每一帧画面都像画廊上悬挂的作品,安静却充满了力量。


电影讲述的是政客出了车祸,为了不影响竞选,用钱收买司机顶罪入狱,后来政客与司机的妻子产生了婚外情,被司机的儿子发现,却对父亲隐瞒了真相,司机后来察觉了却宁愿装作没听见电话铃声,面对政客也始终没有开口,司机的妻子为了不承担后果,始终装无辜,大家都采用了装聋作哑扮瞎自欺欺人的态度来自我保护,在心知肚明的压抑下,终于演变成了一场新的悲剧。

电影没有把戏剧化的矛盾冲突完全呈现在银幕前,而是用生活中的细节,沉稳巧妙的将其推到银幕之后,没有直白的表达,充分运用视听手段,体现出情感的疏远与隔离,给观众心里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给人一种沉寂的思索。

电影的结尾部分,是在追寻一种寓意,暗示一种不言而喻的轮回,影片首尾刻意形成了呼应关系,片头闷雷后一阵急雨,片头司机替政客顶罪,成为了受害者,片尾司机找到了比自己更可怜的单身青年为自己的儿子顶罪,成为了施罪者,闷雷后一阵急雨。

在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下,锡兰导演用一个家庭的问题影射出整个社会状态,最后通过一个大全景镜头结束,隐喻罪恶在黑云压境的自然背景下的延续,三个人,何去何从,不得而知,在即将来临的大雨中焦虑的人们似乎即将创造或看到另一场悲剧。

影片一开头就展现出明确的风格,抛开其他因素不淡,单纯站在视觉的角度,我们可以去体会影调的魅力,揣摩层次的重要,感受色彩的作用,希望大家用心用脑,观影愉快,请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