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机器人能成为现代智能温室大棚的核心竞争力吗?

 智能温室 2019-11-05

现在的自动化温室的特点主要是针对 环境控制方面的自动化,针对生产环节方面的机械化和 自动化比较欠缺,设施农业的设备、技术更新换代缓慢, 自动化水平低,大部分劳动量还是靠人工来完成,劳动 强度大,劳动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导致设施农业高劳动 生产率和高土地利用率的效能无法充分发挥。虽然 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小型的温室农机具来进行温室生产, 但毕竟生产力有限,一户只能管理3个667m2 的温室大 棚,机械化水平低成为制约我国温室农业发展的瓶颈。 因此,温室的发展,特别是大型温室的发展需要进一步 的机械自动化。温室生产自动化程度越高,每户可管理 的温室就越多,可获得的经济效益就越高。

机器人是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机器,由计算机控制, 具有多传感器控制、网络交互等功能,用以取代或协助 人类工作的人造机器装置。机器人的研究自20世纪60 年代就已经开始,随着在关键技术方面不断取得的成 果,机器人逐步向智能化、实用化、多样化发展,产生了 应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农业机器人,其中包括开始应 用在温室生产当中的温室机器人。

温室的生产劳动过程大致包括:耕耘、整地、育苗、 施肥和灌溉、喷药、采摘、运输。为了提高温室劳动生产 力,增加可管理的温室数量,实现温室生产现代化和自 动化,机器人已经在温室生产的这些主要环节已有研究 和应用。在耕耘和整地方面,可以使用龙门式移动机器 人,在类似吊车的龙门支架上安装耕耘和整地等作业 机,就可以完成耕耘和整地工作。育苗方面,已经出现 了工厂化的育苗机器人,可以完成大规模苗盘播种时 的自动上土、精准播种、对靶喷药消毒杀菌3个环节,该 系统实现了快速流水线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 率,很适合大规模的温室生产。在封闭的温室中,为了 不让喷洒农药给劳动者身体带来伤害以及提高采摘果 实的效率,人们也研究喷药和采摘机器人,目前的 采摘机器人只是针对特定某些作物进行采摘,主要包括 草莓、黄瓜、番茄等,是一种草莓采摘机器 人。当作物需要搬运时,例如在温室搬运花卉,不仅可 连续地工作,而且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虽然在温室生产中已经有不少种类的机器人,但温 室生产过程是多样的,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生产过程和 方式,设计一种适应性强的机器人来满足不同的生产要 求,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现在的温室机器人的智能化 程度也还不够高,还没达到人类作业时的作业效果,比 如机器人的采摘技术;另外,机器人的价格也比较高,如 何降低成本,让人们能普遍使用,也是个问题。而且,要 想实现温室的“无人化”生产,需要各类的机器人,其中 包括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以及自动化生产线等。所 以,要在温室中普遍使用机器人还有一定的难度。

温室正在人们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已经成 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热点之一,而现在发展起来的机器人 技术正在掀起一场产业革命,温室生产过程中使用机器 人技术,实现“无人温室”,将会像“无人工厂”一样,大大 提高温室的生产效率,并且这也是未来温室自动化发展 的一个重要方向,事实上,荷兰的盆花温室具有高效的 自动化生产能力,已经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无 人 温 室”,这将促使多种作物“无人温室”的产生。

在温室自动化进程中,在机器人的时代里,研究人 员不仅要注重对影响作物生长环境自动化控制方面的 研究,而且需要关注适合温室内作业的小型自动化机械 的研究;现在已经逐渐成熟的机器人技术将会越来越多 地应用在温室中,并最终实现“无人温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