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意、物:王阳明认识论的展开

 昵称64114534 2019-11-06

心物关系即道器、理气关系,是对存在的认知与沉思。从儒学的发展来看,先秦儒学对于天道的谈论较少,孔子本人罕言性与天道。到了孟子,儒学开始心性化、内在化,所以孟子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讲“天”,“尽心知性知天”。宋明时期,道器以及理气关系受到重视。周敦颐做太极图,以“无极”这一形上的超验存在作为宇宙模式与世界图景的终极根源,并由此发展出一套自太极、阴阳、五行、男女到万物生生的宇宙论模式。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周敦颐的宇宙论图式,

在他那里,太极仍为万化之根,同时又如“月印万川”一般散于万物之中,“万物之中,各有一太极”,此即其“理一分殊”思想。朱熹于太极—万物的宇宙论衍化模式之外,又从理气相即的逻辑关系上以理为形式、以气为质料对万物之存在作了进一步说明,“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上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在宋儒所建构的宇宙论图式中,二重向度以及超验性是其主要特征。这种二重性即表现在理与气、太极与存在、形上与形下、心与物对立中的二元论向度,这种二元分际是以逻辑的分辨考察为依据的。而且,宋儒所建构的世界模式指向一种超验的、逻辑意义上纯理性的存在,从而缺乏一个实践的主体,并无关乎人的认知与实践活动。所以对这种逻辑来说,始终存在一个理论难题,即如何让二重世界统一于人的具体认知与实践活动之中。

王阳明注意到了这种理论的局限,所以他对超验的形上本体的预设表现出极少的兴趣,不再着力建构某种形上的宇宙模式,而是以人与存在的关系为出发点,直接将存有世界与人的主体意识即“心”及“良知”相连接。“依阳明来看,人不能在自身的存在之外去追问超验的对象,而只能联系人的存在来澄明世界的意义,在人自身存在与世界的关系中,而不是在这种关系之外来考察世界。”王阳明的哲学建构以人心为根本,以人之“良知”与“本心”作为其认识论与修养理论建构的基础与根据。在王阳明那里,心与良知是同一的,心即良知,心的那一点灵明即是良知,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在世界的存有问题上,王阳明认为,一切都是心之所发用的结果,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一切都在良知之中。不可否认,王阳明对客观世界显然是有所忽略。但是,作为修养论的致良知学说真的与认识论无所关涉吗?王阳明的思想真的是一种反智主义吗?其实并非如此,王阳明的心体作为本体并不仅仅囿于主体意识,它自始便关联着广义的存在,心可以外在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