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怒、思、悲、恐”情志影响健康,中医来解

 我爱你文摘 2019-11-06

人在认识周围事物或与他人接触过程中,对任何人事、物都不是无动于衷,而总是表现出一定的情感,例如:喜爱与厌恶,高兴或悲伤,愉快或忧愁,振奋或恐惧,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雨后青山分外明。”人在高兴的时候,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感到称心如意,精神百倍;而在悲哀之时,会感到一切无望,心灰意冷,认为周围事物都死气沉沉,甚至伤心追泪或绝望。

“喜、怒、思、悲、恐”情志影响健康,中医来解

我国古代养生学家把人们复杂多变的情志早就归纳出来,称之为:喜、怒、忧、思、悲、恐、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七情六欲”中的“七情”

情的通达与脏腑功能的正常有着密切关联,中医认为每一个脏腑都对应于一种情志——“心主喜,肺主忧,脾主思,肝主怒,肾主恐”。

“七情”本来是人体正常的感情活动,若是这些情志的变化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将内心的情绪表露于外,对人体是有利的;相反,这些情志过于激动,就可以使人百病滋生。任何事物都有双重性,一旦情绪过激,比如突然、强烈、持久的情志剌激,超出了人体的承受范围,就会对相应的脏器造成影响,而产生相应的疾病,故过喜则伤心,大怒伤肝,思虑伤脾,悲泣伤肺,惊恐伤肾就是这个道理。

“喜、怒、思、悲、恐”情志影响健康,中医来解

情志不仅对人的胃肠影响关系密切,对人体的气血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医认为身体的五脏六腑又是相关联的,人体的五情六志对人体的五脏六腑都会产生影响,所以人体五情六志会导致人体的五脏六腑功能紊乱。

“喜、怒、思、悲、恐”情志影响健康,中医来解

“移情”之法治疗情志疾病

中医历来十分重视情志致病和对疾病的影响,历代医家主张:“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凡心之病当须用心药治才能见效。

而“移情”以情相胜法,正是中医学中独特的情志治疗护理方法。移情就是指将注意力转移,是以一种情抑制另一种情志,达到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的一种情志护理方法。

“悲可以治怒,以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恐可以治喜,怒可以治思,思可以治恐”运用好这些方法,将有效地提高情志疾病的治疗效果。

“喜、怒、思、悲、恐”情志影响健康,中医来解

现代医学认识情志病

现代医学也对对情志致病有清楚的认识。据调查,有50%—80%的疾病与精神因素有关。在遭遇强烈刺激,感情极具波动后,短时间内死亡的170例中,59%死于个人不幸与巨大损失消息传来之后;34%死于面临危险或威胁的处境;7%死于暴喜之时。国外有学者统计,情绪不好而致病占74%~76%;美国某医院对就诊病人统计,现65%的疾病与社会逆境有关。

“喜、怒、思、悲、恐”情志影响健康,中医来解

因此,养生要重视养情志,良好的心态,能促进六腑功能平衡。而相反的,不好的心态会破坏五脏六腑的平衡状态,导致出现各种症状。在治病养病的过程中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够促进疾病的康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