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 Photoshop 中的拾色器怎么用吗?

 风儿视觉 2019-11-06

在 Photoshop 中,拾色器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真正懂的功用的却是少之又少。

如果下面的几个问题的都能答出,就说明你对拾色器的功用已经非常熟悉了,下面的内容你也就不需要继续看下去了。

  • 拾色器中RGB为什么用0-255的数值来表示颜色的明暗?

  • 为什么要用百分比来调节CMYK颜色?

  • CMY明明就可以跟RGB一样混色,为什么还要区分开,为什么还加了“K”值?

  • 为什么“H”可以有0-359的数值可选?

  • 拾色器左下方的“只有web颜色”有啥用?

看到这里也就说明上面有些问题你回答不出来,那么希望下面的解答可以令你满意。

图 1

上图的就是Photoshop中的拾色器,右下部分运用的就是国际四大标准色彩模型,也称为色彩空间,分别对应:

  • HSB(色相/饱和度/明度)色彩模型

  • Lab(亮度/颜色)色彩模型

  • RGB(红色/绿色/蓝色)色彩模型

  • CMYK(青色/洋红/黄色/黑色)色彩模型

色彩模型其实就是对我们人眼所能看到的各种颜色定的一个可参照的标准,上面四种是国际上主流的色彩模型,其中RGB和CMYK颜色模型用的是最多的。

在Photoshop中,这些色彩模式并不等于色彩模型,这是因为色彩模型只是一种色标,我们接触的很多东西都有运用到这种色标,如常见的电视机、电脑显示器、手机显示屏等等通过放射光线来实现色彩的呈现,且基本上运用的都是RGB色彩模型,而像打印设备、扫描设备等通过油墨来呈现色彩的基本上运用的都是CMYK色彩模型,有极个别地区是不参照这些标准的。

这里就稍微介绍一下,下面进入正题。


1)拾色器中RGB为什么用0-255的数值来表示颜色的明暗?

图 2

这里不得不说下显示器的原理。显示器里面有很多发光二极管来放射白光,然后前面会使用RGB的特殊色膜,显示器里面的芯片能够控制这些发光二极管的亮光强弱,以此来实现彩色图像。

如果只有黑色的膜,那么屏幕就只能显示灰度图像,灰度图像就是从黑到白的过渡图像,这之间的过渡标准就是由0(黑色)-255(白色)的数值,也称为色级。

黑到红、黑道绿、黑到蓝有色级,白到红、白到绿、白到蓝也有色级,不过黑到红(或绿蓝)调节的颜色的明暗,白到红(或绿蓝)调节的是颜色的浓淡,正好对应上图左边的色块,灰度图像是从0°坐标轴垂直水平的调节,不存在位移,位移后就相当于换了一种颜色。

图 3

0-255都属于数字信息,显示器芯片就是通过控制数值的大小来控制亮光的强弱。

然后你点击图像查看属性能看到它的位深度(如上图)。因为我查看的是RGB彩色图像,RGB每种原色都有8位深度,所以你看到的就是24位深度,而灰度图像只有8位深度,转换为二进制就是2^8次方,即256。

2)为什么要用百分比来调节CMYK颜色?& CMY明明就可以跟RGB一样混色,为什么还要区分开,为什么还加了“K”值?

图 4

这三个问题我一起回答。

上面我也说过,CMYK模式运用的范围是打印、扫描设备,而打印设备都是采用油墨来呈现色彩,油墨这种东西是不能反射满值的亮光的,所以打印纯红色的纸张出来,显示的却是稍灰一点红色,在Photoshop中用百分比可以更好的控制某种原色油墨的用量。

其实CMY是RGB的二次相加色,即红+蓝=洋红,红+绿=黄,蓝+绿=青,而这些颜色是可以用油墨反射出来的,通过合适的配比也能表达出很多颜色,但没有RGB的多。

由于CMY都是跟RGB一样的灰度图,按理说255满值的亮度混合就是白色,但用油墨的100%用量混合就是深灰色,就像你画画用的颜料越多混合的颜色也就越深一样,所以Photoshop中加入了黑色的专色来完成100%的黑。

3)为什么“H”可以有0-359的数值可选?

图 5

当然是对应360°的色相环了,即0-359。

4)拾色器左下方的“只有web颜色”有啥用?

即应用程序和网页端的标准色,一共有216种,相比RGB的256种少了40种。

这样做是因为不同平台的原因,平台就是我们用的电脑里面预装的系统,如苹果电脑有苹果公司自己的系统,联想、戴尔啥的用的大部分是微软的系统,而系统的不同,里面的编码信息也会有很大差异。

像苹果系统与微软系统的256种RGB色彩就有40种颜色是不一样的,而那些软件开发商和网页开发商当然不可能同时为了两个不同平台运营两个软件或网页,这会大大增加运营成本,所以就这样诞生了216种各种平台都兼容的“web安全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