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人算计了怎么办?读懂这招处世潜规则,助你早日走出人生低谷|鬼谷子

 鬼谷道 2022-09-03 发布于江苏

▼ 

作者:鬼谷信()

鬼谷道创始人|鬼谷子智囊团|民间手艺人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有时候,职场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单纯的白莲花往往活不到第二集。

因为职场总是充满了矛盾,阿信曾经戏言,职场有三大矛盾,个人跟同事的矛盾,个人跟市场的矛盾,个人跟老板的矛盾。
 
或许你可以不待见同事,不了解市场,但是如果不熟悉老板,那么失败就只是时间问题。
 
有时候,职场就是一场暗战,如果不熟悉游戏规则,这场战役就注定输了。当我们一脚踏进残酷的战争中时,就已经跟谎言、虚伪、陷阱、算计等等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便你不算计别人,也有人会算计你。

做人没点心机怎么行?

一 
公元前311年,山东人孟轲结束了周游列国的生活,看着苍茫大地,居然没有一处施展自己才华的地方,最终断了当官的念想,一路向东回到了他的家乡,隐居了起来,效仿起了他的偶像孔丘,一心治学,过上了“虚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生活,最终他成了儒家“亚圣”。如果他还是坚持要在政坛上有所作为,或许不仅会失败,更会是华夏文明的巨大损失。

有时候,退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后退更不意味着就是失败。
 
同样是这一年,楚怀王又被一个后生给骗了,那小子居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于是乎,他愤怒的发动了“楚秦之战”。这个后生或许是孟子最羡慕嫉妒恨的男人,孟子甚至评价这家伙跟“小三(妾妇)”一样,颇像后世诸葛亮送女人衣服给司马懿,有嘲笑激将之嫌。
 
不过,这个后生并没有理会孟轲,因为他很忙,根本没空搭理那些闲言碎语。看着秦军势如破竹般攻入召陵,楚军毫无招架之力都没有,他看着南方笑了:
 
“楚相,你当年欺负我,现在我张仪兑现了诺言,这份大礼,请君手下。”
 
可是,志得意满的他或许忘记了老子说过的一句话: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人生如浮萍,起起伏伏,跌跌撞撞,造化弄人。
 
张仪的人生有三个贵人,一个是恩师鬼谷子,一个是同学苏秦,另一个就是大秦帝国的当家人嬴驷。西克巴蜀,北收义渠,南攻熊楚,在张仪的辅佐下,他一举奠定了后来大秦帝国的基业。
 
然后呢?没有然后了,年仅四十六岁的他便带着遗憾和满足离开了这个世界。
 
张仪哭笑不得,自己费尽心机,步步为营获得的所有都将一切成空。因为后台倒了,而新老板秦武王不喜欢自己。
 
“我太难了,这些年来,我对外施展纵横之术,诈楚欺韩,说尽天下诸侯,九死一生。对内还要防着樗里疾、陈轸、甘茂背后放冷箭。金钱、地位、荣耀,这一切都是我争来的,而一切马上都将与我无关,甚至我的性命。”
 
张仪不是瞎想。他的那些好同事们怎么可能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除掉他的机会呢?在各位同事的热心“关怀”下,纷纷进谗,
 
所以,秦武王非常不喜欢张仪。史料记载:左右恶张仪,曰:“仪事先王不忠”。如果仅仅如此还不足以撼动张仪的地位,屋漏偏逢连夜雨,盟国齐国使者到了,丢了一句话:
 
“有张仪没朋友,有朋友没张仪,齐国与张仪势不两立。”
 
秦武王嬴荡盘算了一下,自己刚上位,根基不稳,还需要东方的齐国帮忙,哪能因为一个高管,影响了自己的地位呢?老板最擅长丢卒保帅的。
 
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张仪,危险了。
 
这就好比,在你为公司拼命的工作,给老板赚了一大笔钱。可正当你以为自己能升职加薪的时候,老板却格外热情的给你送来了一张开除信。
 
而那些同事们看到了你的下场,露出了久违的热情洋溢的笑容,不仅是因为你的离开,更是因为你的一切劳动果实,都将由他们收入囊中。
 
 
张仪遭受了人生最大的危机,而这个危机更会被世人嘲笑挖苦。后世的吃瓜群众们弹冠相庆,一口一个:
 
“张仪报应啊,鬼谷子的徒弟们都不得好死,呸……活该。”
 
只有没经过职场斗争的人,才会这么说吧。按理说,这时候孟子应该奋笔疾书,慷慨陈词:张仪活该。

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保持了沉默。因为他经历过职场浮沉,知道人心险恶。或许他会在某个夜晚向西远望:虽说同行是冤家,至少你曾经荣耀过,至少你能够纵横天下,至少你实现了你的梦想,相信你会主宰你的命运。(注:润之先生批注,孟子是纵横家。)
 
孟轲是学术界的张仪,张仪是纵横界的孟轲。一个正面,一个反面。
 
孟轲是懂张仪的,张仪不会坐以待毙。

既然你们向我开战了,那么我迎战就是了。楚怀王、屈原都整不死我。嬴荡,就凭你一个小孩子跟我玩心计,太嫩,你还不够格?
 
《战国策齐二·张仪事秦惠王》中记载了张仪逃出生天的故事,大概意思是张仪主动辞职,承诺嬴荡去帮助秦国去分化东方诸侯,离间齐魏关系,当鹬蚌相争时,秦国趁虚而入,渔翁得利。
 
这是个好机会,稳赚不亏的买卖,所以嬴荡答应了。不过他还是天真了,张仪的必杀绝技是什么?是骗,是忽悠。

等张仪到了魏国,嬴荡方才恍然大悟道:你个糟老头子,我信你个鬼。于是,张仪逃出生天。对于他,活着就是胜利。

张仪的这招叫止损,说白了就是为了避免形成更大的亏损,进而断臂求生减少损失。
 
可是人言可畏,人们永远关心故事,而不关心真相。如,人们经常把鬼谷子的弟子苏秦,张仪不得善终挂在嘴上,但其实,张仪因为秦惠王突然去世,导致失势,最终离开了秦国,叶落归根,回到了家乡魏国,并且出任魏国宰相,一年后得到了善终。

从结果看,张仪的“止损”是成功的。
 
 
故事结束了吗?并没有,张仪从秦国的离开,几乎是现代职场人士的必然状态,在企业里,不做事被冷落是正常的,可是做了事却也要被冷落,甚至被辞退。
 
业绩做的不好被冷落是正常的,可是业绩做的太好却也被冷落。
 
看起来,仿佛非常不合情理。但是不合理的背后必然有个合理的原因。自古以来,像张仪这样的能人不在少数,能善终的却是少数,比如伍子胥、文种、吕不韦、韩信、刘伯温……
 
老实说,像张仪这样能活下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可还是逃脱不了被嘲笑的命运,难逃“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
 
为什么这些人都遇到共同的命运呢?究其原因只有一句话:他们是外人。
 
你知道张仪被辞退后,谁接手他工作的吗?庶出的皇族里疾,秦惠王的亲弟弟。他的副手是甘茂。甘茂是张仪和樗里疾引荐的,作为张仪曾经的助手,他最了解张仪。当然了,相对于张仪,甘茂更愿意跟樗里疾走近些,毕竟他是皇亲国戚,是老板的自家人。
 
可即便如此,甘茂也是外人,他的命运跟张仪如出一辙,利用完就放弃了,委屈的死在了魏国,而顶替他的向寿,依旧是秦王的亲戚。
 
肥水不流外人田。你看,跟你现在的企业是不是一样?你辛辛苦苦的工作,最后因为自己是外人,导致自己的劳动成果让皇亲国戚们不劳而获。
 
这种爱用自己人的风格合理吗?
 
李斯认为不合理,比如他在《谏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意思是说,泰山不拒泥沙,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
 
自古英雄不问出处,用人又何必要论出处呢?只要是人才又何必要分亲疏呢?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自家的亲戚都是人才。
 
那么李斯的结局如何呢?他以为自己为大秦帝国做了那么多,甚至老板都是自己一手扶植的,这总算是自己人了吧。
 
结果还是被秦二世当成外人给杀了,眼睛眨都不眨。
 
咱们是个讲人情、讲关系,更是讲血缘的国度,很多企业用人背后的底层逻辑是血缘。实际上,儒家孔孟的仁爱也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爱,即,爱父母就要比爱邻居多些。
 
因此,老板爱自家人,喜欢用皇亲国戚,实在是“仁爱”最直接的表达啊。
 
所以,只要你在这个文化背景里,你就很难逃脱这种宿命的。
 
 
张仪这辈子一定是要感谢他的授业恩师鬼谷子的。因为鬼谷子不仅教生活的技能,还传授了他生存的智慧。
 
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活着,哪怕是苟且卑微的活着。只有活着才能感受阳光明媚,才能领略山川合流,才能体验人情冷暖。才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生存,才是第一法则。
 
对于生存,鬼谷子教了我们一招处世潜规则: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这句话值得所有职场人士铭记于心,这是张仪全身而退的智慧结晶,更是送给职场人士第一大箴言。
 
鬼谷子告诉我们,如果能接到老板的征召,就要迎合诏命全心全意的侍奉老板。如果老板的心里容不下自己,就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危险,那么说话做事就要像圆环一样灵活转换,要有点心机,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时候主动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毕竟在职场暗战中,活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