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竞争,无序竞争,什么时候中国农业可以停止相互伤害?

 繁星1 2019-11-06

看多了农业,你会发现投资农业最需要考虑的要素就是——竞争。具有较强差异化门槛的生意可以做,竞争激烈的尤其是海量农户来跟你竞争的行业,坚决不要进!

刚从一个20多万亩脐橙产区回来!当地企业跟我说,他们的橙子销售不用愁~因为旁边的知名大产区,近几年因为某病大量砍树,使得产量锐减;于是大量收购商上门采购,然后贴成那个产区对外销售。

所以,当地赚的是原料钱,收购商赚的是大产区的名气钱。(这样的例子,或许比比皆是)

回来一了解,不得了,其中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地雷。那个大产区虽然砍了树,但是基本上就是砍了多少,又种下去多少,某病受重视之后,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而接下来的三年,该地的新树苗将纷纷结果,又将掀起一股的产量高潮。

而我去的原料小产区呢,还在大量扩张基地。

一张无形的大坑,徐徐挖空,等待投资者掉落!

农产品虽然特殊,但依旧是个消费品,基本满足供求理论!供小于求了,价格自然上涨,供大于求了,价格自然下跌。

只不过跟工业品不同的是,农产品的需求是弹性的,供应却是缺乏弹性的,因为种下去的果树,不像工厂,减少工人工时就可以减产,而是到了盛果期的时候,几何数地增加产量;加之生鲜存不住的特点,没有“蓄水池”,供需不平衡会更剧烈。

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供一旦过于求,价格会断崖式地下跌。

果贱伤农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同一个产区内,以及不同产区之间的恶性、无序竞争

更可怕的是,哪怕大家都知道这个情况,也似乎没有一个人或者单位,能够控制,协调这种矛盾。

2020年前,大量扶贫政策输入乡村,其中很多的钱,变成了农民手中的树苗、鱼苗、鸡苗!通过扶持产业来扶贫,这个路径无可厚非,但是我想提醒各位农业企业家的是,在出口受阻,国内消费疲软的环境下,资金往往都是在供给侧投入的,推动的是大量新产能,而需求没有变多,甚至可能减少了。

供给侧的资金输入相对简单粗暴,而推动需求端的资金往往难执行。

有些地方,可能不适合种苹果,但依然种下了苹果苗,有些地方不适合搞草莓,但依然投下很多设施温棚。那么果子出来之后,如果是好果子还能卖个好价,但如果不是呢?

前几年企业团购生意不好做,因为很多大企业都拿这个钱去扶贫了(购买扶贫地区的农产品);虽然买回来的农产品,有好有坏,但确确实实拉动了贫困地区的产品销售。但是让人担忧的是,扶贫工作结束了之后怎么办呢?

通过扶贫政策,增加出来的产能,又该往哪去?

在政府层面——

今年的新农堂,奔波于很多地方产区做服务,对口合作了很多政府,比如合江荔枝,昭通苹果,会理石榴等等。我觉得特别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政府,开始重视对市场和需求端的投入,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对生产投入。

鼓励农户种植,是扩大产能,引入龙头农业企业是提高产地产业化水平,尤其是符合新兴市场的产品标准,引入外部合作伙伴,购买市场服务,提升农事节庆办会质量,是扩大市场对该产区的需求,从而达到新的供需平衡。

市场是公平的,很多以前不为人知的产区,通过一年又一年的运作,积累,我看到很多新产区形成的新的溢价能力和定价权,而不是仅仅给其他知名产区贴牌供原料而已。

给大家看一张在“微信指数”里,各大苹果产区近30天的提及率截图,你会发现一些新兴产区的市场运作的必要性。

在企业层面——

因为农业,受政策的影响实在太大,而小散的农户又实在太多,所以大多数农业企业都只能随波逐流,而不能具备实力去力挽狂澜。(部分养殖型大企业有可能可以)

那么掌握第一手信息,看准行业脉搏以及新产品的竞争度,实在太重要了。所以我常常说,做农业要赚钱,选择比努力重要。选择一个什么产品,或者以什么角度切入农业创业,基本就决定了能不能赚钱的大框架。

明明是个坑,你不要往里跳啊!

第一,   如果你要投入生产,一定要避开近几年即将产能暴增的产品;要选择差异化品种,最好是技术门槛或准入门槛高的产品。

第二,   可以不投入生产,而是投入到产业配套,比如仓储、加工、供应链。就是做普通散户不能做的事,即使产能过剩,你也有话语权;

第三,   放弃幻想,不要恋战!没有一个农产品,能让你一辈子赚大钱的。

更多有用的信息,希望大家来现场互换,11月2日开幕的2019年第六届A20,大家都会来。一年来一次,少走很多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