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与人文图典:吃冷饮与卖棒冰

 沪学 2019-11-06

说起夏天“吃冷饮”,在那个朴实的年代,街头吃冷饮是一种享受,它与卖棒冰小贩一起,曾经构成烈日炎夏各地街市的一道风景线,也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民国时期乡间公路边卖冰棍的摊位

“冷饮”的内容绝不止于冰棍,在1920-1930年代的上海,夏天出现了一些新式饮料,如冰淇淋、酸梅汤之类,当然比较摩登的还有刨冰、“荷兰水”等,说起这个“荷兰水”,也就是汽水,大约清同治年间输入,初称之“荷兰水”。时髦一点的小贩将“荷兰水”装入一个带有自来水开关笼头的白色瓷质大容器里,容器上印有“荷兰水”三个大字。一般小贩则将自制的“荷兰水”装入带有盖子的瓦盆里。买喝这种饮料的人大多数是孩子或图个新鲜的年轻人。

上海是个消费城市,每到夏天,卖“荷兰水”的冷饮店吸引着在洋行里谋职的年轻人,在灼热的高温下,走进冷饮店吃杯刨冰、或者喝一杯汽水,暑气顿消,令人惬意;周末聚会,那个年代约上三五知己也是以“吃冷饮”为时髦的。

当然最为方便的还是街头的冷饮摊。气温飙升,热浪袭人,冷饮摊的生意就格外地好,外滩及洋场的马路上,无论是长衫还是短打,都会坐在冷饮摊前喝碗冷饮,小憩一番,那个时代还没有如此突出的卫生问题,掏几个铜板,便可用廉价而又摩登的方法畅饮一番,这一类街头饮冰处,往往是座上满客,生意丝毫不比冷饮店差。上海还有一些广东人开的凉茶铺,卖的是广东人爱喝的药茶。

机器制冰食品的出现,是冷饮产品的一个巨大飞跃,它适应了大众化的社会需求,最早出现在1927年,当时上海日产不过3000支,上海话叫“棒冰”,如赤豆棒冰、绿豆棒冰、盐水棒冰,品种很多,直到1950年代,这类棒冰只要几分钱一根,由于它的样子有圆的,有方的,还插上一个小木棍,便于人们拿在手里食用,上海话称木棍俗称“棒”,所以称之为“棒冰”是很形象的。正是棒冰之棒,北方民众称之为“棍”,称之为“冰棍儿”,这个“冰棍儿”也是很形象的名词。

1960年代上海虹口四川路桥上推车卖冰棒的小贩

1961年6月,上海市南市区商业部门在上钢三厂第二转炉车间附近新开设冷饮专柜,随时供应高温作业工人各种冷食。 新华社记者夏道陵摄

不要小看这个“冰棍儿”,它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其实是催生了一个行业——卖冰棍的小贩,成为夏季许多失业人士谋生的行当——起初,各地卖棒冰的都是身强力壮的大小伙子,背着棒冰箱子流动销售,到后来才渐渐出现老翁、老妪街头坐卖的摊位。棒冰箱上一般都盖了棉被,太阳不能直接晒着箱子,外边的热气也不容易传到箱子里去,冰棍就化得慢了。要是不用棉被捂着盖着,外边的热空气就会跑进冰棍箱子里,冰棍遇到热空气就会很快化掉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市场上棒冰是冷饮中最普通的食品,有赤豆的、绿豆的、桔子的、盐水的,后来上海又出现了“雪糕”和“冰砖”,北方话称为“冰糕”,到1980年代,三色杯、白雪中砖连同棒冰,成为光明冷饮中的“四大金刚”,年销售量占到80%。以后,品种越来越多,上海的冰砖做得地道,奶量很足,特别是光明牌冰砖,到现在,还有不少上了年纪的上海人对它依然有着很深的情结。 

散装冰砖横空出世,就是上海话所谓“加仑”,“紫雪糕”,口味从一开始的奶油发展出了草莓、巧克力等,最受小朋友喜欢的雪糕就是“娃娃雪糕”,还有“血糯米雪糕”,真材实料,好吃又营养,雪糕里的白富美了,“七个小矮人”的棒冰,顾名思义就是有七个小蘑菇形状的小棒冰,差不多各种颜色都有,而且超级便宜,还有“冷狗”、“曼登林”,直到1990年代出现麻子金刚、草莓夹心、光明火炬、冠世奇冰、鸳鸯雪糕、曼丽克、香芋杯……

直到1990年代后期,家庭冰箱的普及,它改变了人们吃冷饮的方式,一个又一个冷饮品牌逐渐消逝,给我们留下的只是记忆。

为了保存这份记忆,为大家奉上一组吃冷饮和卖冰棍小贩的剪影。

现在的冷饮,还能吃出小时候吃冰棍的感觉吗?

1970年代女青年边走边吃冷饮的情形

1970年代安徽阜阳骑车卖冰棍的小贩,那时小朋友很喜欢见到骑大杠洋车子卖冰棍的“帅哥”

1980年代美女端坐街头吃棒冰的老照片

1980年代,那个时候的棒冰是孩子们的最爱

再来一张母亲抱着孩子和女孩吃棒冰的老照片

题图:那个年代卖冰棍的小贩,深入乘风凉的最基层,这张照片很传神,可惜不知道拍摄者的名字。

    2016年7月21于沪上五角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