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是隋朝和唐朝的诗人,您知道第一首格律诗是谁写的吗?

 老街味道 2019-11-06

格律诗最早开始于从齐梁时期的永明体,到了唐朝达到顶峰,连科举考试都是考的五言的排律,唐朝的诗人把格律诗做到了诗歌艺术的顶峰,至今无法超越。但是您知道吗?第一首完全合律的诗并不是唐朝诗人写的,也不是隋朝人写的,那么这个神奇的诗人是谁呢?

老街先从格律诗必须满足的条件说起。

大家知道旧体诗分近体诗和古体诗,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它的几个规则非常严格:对仗,平仄,粘连,押韵缺一不可。但是这几个规则并不是同时出现的,我来一个个讲起。

1.对仗 , 最早出现的是对仗:

先秦: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如: 与天地兮同寿, 与日月兮齐光。《九歌(屈原)》。汉: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

南北朝:开始了大量的使用对仗,下面这首诗全部对仗,非常象后来的排律,区别在于没有平仄和粘连。

大谢的名作《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沈。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狥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2.平仄,梁陈时沈约等人找到声韵的规则

此时明确了平上去入,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格律诗,但是那是还没有意识到粘连的规则。平仄的确立,改变了对仗的要求,平仄相对成了格律诗对仗的基本条件,下面这一首是还没有粘连的诗作“

《铜雀妓》何逊

秋风木叶落。萧瑟管弦清。望陵歌对酒。向帐舞空城。寂寂檐宇旷。飘飘帷幔轻。曲终相顾起。日暮松柏声。

3.押韵规则 这是第三项确定的规则

我在以前的一个悟空回答里《古人读前人的诗会感到不押韵吗?》,专门讲解了古人押韵的问题,有兴趣的可以找找看。简单说,南朝结束以后,隋朝制订了第一本韵书,唐朝修订后成了考试韵书,那么在南北朝可以部分混押的韵,在唐朝的律诗不被允许了,科考非常的严格,落韵出局不客气。

4.粘连,最后隆重出场

南朝的诗没有粘连的要求,直到初盛唐,仍旧有诗人的作品不粘连 ,失粘的诗被称为折腰体,但是科举考试中属于落韵。下面这一首您肯定忘不掉,大网红出场: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5、成熟期

七律到了杜甫手里达到了高峰,但是格律的完全形成,应算到老杜爷爷杜审言那个时代,杜审言,宋之问,沈佺期他们一起奠定律诗的基础 ,后人就是按照他们当时的做诗方法,一直到今天。所以规则的形成是在唐朝,艺术高峰也在唐朝。

《登襄阳城》 杜审言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结语 但是第一首格律诗是他写的

谜底揭开:就是与何逊并成为“阴何”的阴铿,阴何对于唐朝的诗人影响巨大,杜甫的《解闷》诗之七中说道:"熟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辛弃疾《西江月·和赵晋臣敷数文赋秋水瀑泉》词:"诗在阴何侧畔,字居罗赵前头。”阴铿的这首诗是合乎唐朝科考的排律,对仗,平仄,粘连,押韵无一处错误。记住这首诗,这是大多数诗人都不知道知识哟:

《新成安乐宫》

新宫实壮哉,云里望楼台。迢递翔鹍仰,连翩贺燕来。重櫩寒雾宿,丹井夏莲开。砌石披新锦,梁花画早梅。欲知安乐盛,歌管杂尘埃。

可见在南北朝后期的诗人,经过不断的探索,已经掌握了格律诗的规则,只是还没有总结出来。在《唐诗三百首》里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初唐和盛唐,依然有不少不完全合律的格律诗(学习旧体诗 看1篇短文花3分钟避免10年弯路)。但是最终经过几代诗人的继承与发展,格律诗最终成为唐朝科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步步背推向了高峰。

@老街味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