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梵志诗 我们从小开始学唐诗,在我们眼里唐诗就是李杜王孟元白们的诗,上学了考试也是考他们的诗,今天我们学习写诗也是以这些人的作品为主。 不过唐朝是个开放和包容的时代,那时无论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都能写诗,有高雅有通俗,有古体有近体,甚至还有流传甚广的白话诗,这种通俗的诗拿到今天来看,估计大多数人会认为是打油诗。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写打油诗的奇才,他的诗在当时几乎达到了“凡饮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地步。这个人的名字叫做:王梵志。 一、生平简介据说王梵志生活于隋末唐初,家境颇丰,自幼读书。因战乱家道中衰,一时穷困潦倒,年过50半路出家,最后活了80多岁,留下了不少独具一格的通俗却富有禅机的诗篇。 后来的胡适等人推算王梵志应该生活在590年到660年左右,比初唐四杰要早生40余年,与唐太宗李世民是同时期的人。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二、诗作选登王梵志流传下来的诗大约有336首之多,这些诗作和李杜们比起来几乎都像是打油诗。他的诗大多写生活琐事,具有禅理式的机趣,选几首大家看看:
三、、后人评价唐朝《云溪友议》对王梵志曾有记载,记录了他的十几首诗,并评价到:
这段话的意思是,对于文化不高的人,就用王梵志的诗来开导他,王诗言语虽然鄙陋,但是“其理归真”,可见对王梵志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宋朝的黄庭坚则恭维王梵志:"是大修行人也"。 现代著名学者郑振铎曾经举了“吾有十亩田”和“城外土馒头”两首诗并作评点:
是不是感觉王梵志有一点像民国的哪个人?老街味道觉得很像那个推广白话文的胡适。胡适也是最早研究王梵志的学者之一,胡适的《白话文学史》里说道:
胡适还认为王梵志的诗不是一人所作:“不免后人附入的诗”。 ▲胡适的白话文学史 四、后世的影响王梵志的诗对于后世的佛寺禅门诗人影响最大,唐代著名的诗僧寒山、拾得、皎然等人的风格,秉承王梵志衣钵,写下了许多梵志体诗歌。而著名的大诗人王维、顾况、白居易等,也或多或少受到他的影响。皎然在其著作《诗式》中盛誉梵志诗"外示惊俗之貌,内藏达人之度"。 王维诗《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注云"梵志体":
与王梵志的诗相比,这些大诗人的作品还是文雅得多。 范成大化用王梵志"千年调"、"铁门限"和"土馒头"诗句,写下"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的警句,还被曹雪芹写入了《红楼梦》。 五、神秘消失在唐朝就有关于王梵志的记载,他的诗在唐宋非常流行,很多唐宋诗话都录有其作品。但是王梵志在唐朝正史无传记,《宋书·艺文志》也只收录了王诗一卷,明清以后其作品渐渐失传,康熙年间的《全唐诗》里也没有他的诗作。于是很多人怀疑是否真的有这个人,听起来他的生平很像济公这种半人半仙的故事。 在千百多年以后,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那个叫王圆禄的道士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藏经洞,揭开了敦煌文物宝藏的神秘面纱。在这些文献里竟然有一篇祭文,清楚证明了王梵志确有其人,而且有大量王梵志的诗作被发现。胡适在他的文章里记录了他第一次见到王梵志残卷的情景:
王梵志的敦煌残卷诗今天还在法国的图书馆,不知道是幸事还是不幸。 @老街味道 2018-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