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与人文图典:蓝大将军出巡

 沪学 2019-11-06

今年三月,我参加两岸清明文化论坛去台湾,顺道也参访了台湾地区的一些寺庙,台湾宝岛,空间逼仄,地方不大,但寺庙众多,据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统计,大小寺庙在万数以上,平均每村有二座半以上。不同聚落、族群、阶层一般都有自己的守护神,而这个特点正是中国南方民间信仰的一个特点的延伸。按照美国人类学家雷德斐尔德将文化区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的说法,民间信仰属于小传统。小传统则位于社会的下层,基本信众为一般民众。长期以来,民间信仰的信众广泛分布于中国的乡村,绝大部分都是农民,故又被称之为“农民的信仰”。

这种小庙、宫观或祠堂是不同聚落、族群群体性祭祀或膜拜的主阵地,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信仰场所的混杂性,神灵体系庞杂,而且有很强的包容性,但凡我们走进一处庙宇,其中往往是儒、释、道诸神共处一室,“共同享用着人间的香火,关怀着人间的冷暖”。

其次,从物理场所而言,可以是巍峨的殿堂、壮观的屋舍,也可能是一棵树底下、一块石头旁、一个水源地头,抑或家里的灶头、墙脚跟,某个路口、桥墩。其他诸如在家里设神龛供奉神灵早晚祭拜,以及设祖先牌位和图像祭祀,在商业场所会设神龛供奉财神且日夜香火不绝,在汽车上会悬挂观音及伟人挂件或摆放弥勒等小型塑像以祈求出行平安,在手工业作坊会摆放祖师神位和神像以示敬重并加以祭祀,等等。总之,所有可能幻化出某种神秘性的地方都可能成为人们信仰的场所。

三是这种信仰的民俗性。信仰的沿袭和传承,民俗是其最基本的承载和表现形式。但凡民俗文化的所有特征和功能也都是民间信仰的反映,比如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群体性、规约性、重礼仪性、可传承与可变异性等。因此,民间信仰通常又被称为“信仰民俗”或“民俗信仰”。

四是民间信仰的功利性诉求。“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但凡遇到人事生活的许多关键节点,求财、求运、免灾,就要祈求神灵保佑,根源于中国人自古以来信奉的“实用理性”。李泽厚先生曾把实用理性哲学概括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一个基本特征,这种理性所关心的是当下现实社会中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具有极端重视实用的特点,凡事强调“实用”、“实际”和“实行”。这种重视现实实用的特点,简单来说,也就是一种功利主义。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一般的贩夫走卒为什么时常会选择不同的神灵或到不同的场所进行祭拜这种现象了,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庙宇香客云集,有的庙宇则要冷清的多。人们根据自己的不同理解、不同目的和实际需要,就会选择不同的神灵加以祭拜。对超自然神灵的敬拜和超自然力量的推崇,无疑也是因为感到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而幻化出某种外部力量作为命运的依托和精神归宿。

五是组织形态的草根性。草根性的民间信仰组织对信众也没有什么约束力可言,信众是否参与、以何种形式、何时参与信仰活动,完全取决于信众自我感知到的需要和传统的习惯,而决非制度性的力量和组织层面的安排。一些影响范围仅限于村落内部的村庙神灵崇拜及群体性活动的开展,然而,整个活动却是那么有序,信众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粮的出粮,有主意的出主意,做志工,做义工,各自发挥所长,为的是一个共同的目的——敬神,所以,这样的仪式活动也就能年复一年地得以维持下去了。

不妨以广东东源市东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畲族蓝大将军出巡节”为例——“蓝大将军”出巡节也称“驱邪节”,是东源县漳溪畲族乡蓝姓畲族独有的传统节日,是畲族纪念崇拜先祖,追忆历史,驱邪接福,祈求平安,传播知识,活跃文化生活的一个节日活动。

相传,蓝大将军名蓝光辉,是驸马王的二儿子,因其本领超群、才智过人、护国有功,被高辛帝封为“护国将军”,辅佐江山。蓝姓后裔为了纪念他,并达到驱邪兴脉,造福庇荫子孙后代的目的,定于每年农历四月初九为蓝大将军的吉旦日,并在所有蓝姓村寨立碑建庙。

东源县漳溪畲族乡的“蓝大将军神位”遗址建于明朝弘治年间,至今有五百多年历史,神庙建在村中的大帝岗山顶上。神碑用青石雕刻而成,碑文为“蓝大将军神位”六个仿宋体字。神位石碑前有二只石狗守放着,站在神位前可俯览全乡村寨大部分山村。

每年四月初九清晨,由主事(长者)率领十多名青壮年,扎红头巾、腰围红绸、手持各式兵器和猎枪,抬一座牙轿,一匹白马,带上三牲、供品、火锅、鞭炮、香烛,上山三跪九拜后,躬请“蓝大将军”神位上轿,回到村寨门于村寨前举行入寨仪式。

同时全村寨男女老幼身着节日盛装,齐聚鼓楼,当“蓝大将军”神位进村寨时,村民在长者的带领下跪拜迎接,锣鼓、鞭炮、大铳齐鸣,整个村寨烟雾缭绕,响声震天。

类似“蓝大将军出巡”的民俗活动,全中国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

2016年5月15日于沪上五角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