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闻大舅离世

 01一线 2019-11-06

惊闻大舅离世

/01一线 发表日期:2012-04-26

晚上在城里家中接到表弟从乡下打来的电话,告知大舅舅于公元二零一二年四月二十四日星期二下午四时二十六分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五周岁。乍听这个突如其来的声音,一下子把我惊愕住了,巨大的悲伤让我长时间无法继续通话。待我缓过气来,我询问了一下表弟对舅舅的后事安排。接着,我就立即电告了远在云南出差的弟弟和居住在城里的弟媳、以及乡下的哥哥们。电话过后,我整个晚上陷入悲痛与往事的回忆之中。

  我开始沉思起来,又特别想起了一九八二年我考取大学时,舅舅送给我的那件的确良白衬衫。心想,那个疼爱我们的爱笑的善良的大方的大舅就这样走了,永远的走了。舅舅晚年生活因为中风后遗症造成偏瘫,与疾病搏斗了近八年。他这一生辛劳工作供养全家,有子女及其后人满堂,但没有享过多少儿女清福。舅舅的离世,他是解脱了,可却把悲痛留给了后人。也许这是我们做小的欠他的,也许舅舅到了极乐世界就不会像在人间那样清苦了,他会过的很快乐。但愿舅舅一路走好,因省去了对亲人的挂念和担忧。同时,也愿我们活着的亲人们能学会照顾好自己。在我的心里,我会一直记住您的恩德,直到我也离开了。虽然没能赶上您还在人间时能见上最后一面,但当您走后,我们赶回来了,您看到了吗?可是您不会在像以前那样疼爱我们了。舅舅您一路走好,可我恨上苍没有承诺好人好报。庆幸的是,舅舅在临终前至少家人能够团聚。

  舅舅是我母亲四个弟弟中的老大,也是大家尊敬的能人。回想我舅舅离世的那一刻,我当时在单位上班,竟然没感觉到有异常反应。多少年来,舅舅由于身体偏胖,血压偏高而长期坚持服药,七年前由于患中风而陷入困境。从前,我们兄弟五个也只是在过年或逢有乡下操办好事的时候去看望一下大舅舅。后来,也想多去看看他老人家。去年上半年,我们去看望了一次,弟弟还亲自给他和母亲姑姑周家表叔量过血压。今年大年初二是我们看到大舅舅生前的最后一面,当时,大舅舅躺在床上休息,人很消瘦,我们有感难尽。据大表哥说,由于在预料之中,大舅舅去世的当天,子女们大多回到了家里。那天天气尚好,大表姐决意在给大舅舅擦洗一身,就在擦洗过程中,可能大舅舅感到舒适,就这样去了。在家的亲人们强压恸哭、痛苦,希望舅舅能够睁开眼睛看一看亲人,再听一听亲人的话语;可是大舅舅再也支持不住了,一时间,恸哭声响彻里屋。面对大舅舅的离去,为了尽点孝道,舅舅是先日与世长辞,次日上午,弟媳开车同我回乡下,和哥哥们一道去看望了大舅舅最后一面,并安抚舅母和他们的亲人们。舅舅在祠堂停歇了三天后回归佳城。

   在与比大舅舅小一岁的吉安县永和镇周家表叔的言谈中,我得知了大舅舅过去的一些情况,串起我懂事起所经历的事情,我就决计要留下一点文字以对大舅舅的怀念。

  大舅舅肖礼樟,公元19364月生于吉安县凤凰乡孙家芫村,按农历说法,出生与离世正巧是同一天。2003年,大舅舅因高血压引起中风而影响自如活动,近几年坐着过日子。这些年多是舅母细心照料着他。舅舅的祖辈,我的老外公生有三男三女,长男肖义泮是我外公,迎娶我外婆张招生,生下了我母亲一人,外公中年离世,外婆改嫁不久也归西。次男是我二外公,生大舅舅和二舅舅,三男是我三外公,生三舅舅和四舅舅。老外公和三外公是私塾先生,外公和二外公是农民。因为爱家人多,又有三个姑姑,母亲童年生活还算幸福,父亲母亲的婚事也得益于他们的祖辈在周家的姻缘。母亲出阁前时常去几个姑姑家和外婆改嫁的地方走亲戚。生我大哥时,外婆还特意来看过我家,母亲就享受了这段母爱。按当时乡下习俗,大舅舅过继到我外公门下,大舅舅自然和我们走得亲近些。母亲长他12岁,于是他便成了我母亲的弟弟,母亲对大舅舅特别挂心和挚爱,大舅舅对母亲十分尊敬和恭顺。在我家有困难时,大舅舅和周家表叔多有接济,所以我们念念不忘这些亲人恩情,对他们的敬重和感激也是无法表达的。

  大舅舅慈祥厚德、善良乐助和任劳任怨,中等壮实身材,给人印象满面红光,喜欢笑,笑起来有点像弥勒佛。生前是吉安县副食品公司职工,先后工作在曲濑、永和和凤凰几个乡镇食品站。1985年为了小表弟顶替而提前退休。记得大舅舅在凤凰乡镇食品站工作时,我那时念大学三年级,暑假时,我还专程去看望了他老人家。大舅舅一手好厨艺,至今都忘不了吃过的味道。而大舅舅不但有一手好厨艺,还对接骨斗臼、民间奇方特有造诣,受他恩惠的不知有多少人,因而也颇为四方人称道和敬仰。

  对大舅舅产生清晰印象,是在我七八岁的时候。那时,舅舅很年轻,也很帅气,说话时底气很足,声音洪亮,不紧不慢,有板有眼的语气为其平添了一种长辈特有的风度。舅舅来我家,一般都是在其春节探家期间。因为工作在外地,他每次来都要给父亲母亲和我们这些外甥、外甥女带上几斤猪肉。每年父亲带我们去给三外婆和舅舅们拜年,大舅舅、大舅母都会争相“表现”,或炒好菜,或拿好酒,或在厨房“别出心裁”,都让我们大饱口福。记得在我上大学那年,办宴席时,大舅舅脱给我穿在身上的当时农村很少见的的确良短袖衬衫,看着我穿上这件衬衫,父亲母亲和当场的亲友们都笑了。大舅舅的这一举动,让我感到他的那颗心充满了对后辈的深深爱意。每当我在同学、熟人面前绘声绘色地描述这个场景时,他们都异常羡慕我有个好舅。大舅舅嘉言懿行,至今仍深深刻在我的记忆之中。

多年来,母亲告诉我们,大舅舅就是这样,在为人行事方面,无论与什么人交往,十分中规中矩,注意礼数,总是与人为善,特别热情大方。对老外公所宣扬、所主张的孔孟之道曾经非常信奉。大舅舅的言行举止也对我们产生了较好的影响,舅舅做人堪为我们的楷模。

每逢母亲或大舅舅生病,她(他)们姐弟相见,总是两手相执泪眼,关切的话语说了又说,反复地晓之以理,才依依挥手作别。

20041224日母亲辞世后的第一个年头,我与小弟专程去探望了大舅舅和大舅妈。这次探亲,给我们兄弟俩感受最深的是,大舅舅、大舅母及其全家人,对我们的到来,就像迎接久别的儿子和兄弟。舅舅也时常问起我们的工作情况,关心我们的仕途,舅舅教导说:“职务低些不要太在意,人生在世,官帽大小无所谓,重要的是,一定要把人做好。要立正位,行大道,堂堂正正,清清白白!一句话,人这一辈子不能苟存于世,更不能让他人戳咱脊梁骨!”其言其情,若细雨随风飘落,轻轻拨动我的心弦;又犹如巨石落入水塘,在我的心中激起层层涟漪……记得母亲生前曾多次跟我谈过大舅舅,每次谈起都是“你舅当年做人如何如何落落大方”,“你舅在工作上如何如何圆板”,“你舅对人如何如何关心”等等。母亲的意思我明白,是让我们把舅舅作为人生楷模。

童年,在老舅舅、外婆舅舅、两个老姑姑、三个姑姑和母亲结拜的两、三个大姨家走亲戚,我们度过了人生最为难忘的亲情如饴的快乐时光,我们每天都沐浴和沉浸在爱的春风里。人们都说血浓于水,我想,血脉的作用和功能可能有许多,但最主要的作用和功能是联结与融通。也可以说,血脉是一种天然的融合剂。每次,在我们即将离开亲人的依依惜别之际,三外婆、舅舅、舅母和表哥(弟)、表姐(妹)们都会纷纷出来为我们送行。就是后来我们长大了,舅舅、舅母也会亲自出来送我们很远一段,目送我们离去,每当我下意识地回头一望,发现外婆、舅舅、舅母和表哥(弟)、表姐(妹)们亲人们仍站在村口或路旁望着我们,大舅舅礼数多,见我转身,又频频挥手示意,此情此景,我的眼眶禁不住阵阵发酸。

想起舅舅、舅母及其全家对父亲、母亲及我们大家的浓浓情意和深深思念,我不禁萌发了创作的冲动,于是,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舅舅生前没有给他多少关爱,西城临行前,我们给他敬献花圈,以表哀思。

  四外甥于2012426日大舅舅出殡之日晚上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罗余作,男,汉族,1965年11月出生,江西吉安永和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网络与信息管理师,吉安市制造业信息化指导专家,中国知名专家学者。1982年考入江西工业大学(今南昌大学)学习。1986年8月参加工作,长期从事设备技术、网络与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实践。现任某央企信息部门主任。

职场上主要擅长机械自动化、电子信息化、管理标准化和企业文化等专业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有十多项科技和创新成果、技术改造项目成果、技术改正重大成果荣获省部级和市级表彰,主要作品有专业论著、科技论文、讲义(课件)、调研(技术)报告、案例、QC成果、科技创新成果。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交流会议和网络媒体上发表论文50余篇。

业余爱好旅游、体育、写作、摄影。主要作品有文学杂文、小说、评论、散文、游记、诗词、格言(语录)、评论、新闻及摄影。在报刊媒体发表新文学作品300余篇。在《中国作家文库》等各类书籍、报刊和文学网发表作品500余篇。其中50多篇作品应邀参赛获奖,曾荣获“中国当代实力派作家”、“中国诗词家”和“当代百强才子”等荣誉的称号。个人辞条已编入《走进大家》、《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百度百科》、《世界名人录》等大型文献。目前参与全国科监委行业发展战略委员会、全国品牌委行业调查委员会、全国高科技创新品牌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中国作家(交流)协会等十多个学会团体活动。

作者自述:我的业余只想静守自己的内心,做岁月里的宁静人。平时业余喜欢随笔写点人生经历和感悟文字,用以调理白天强于工科的头脑。记得在我40岁生日那天,一位朋友给我发过一条短信:“你,一口气在人生的跑道上跑了N圈。今天,又到了起跑点。累了吧?休息一下吧。明天你又将开始新的一圈。而我,将一如既往的站在跑道边为你呐喊助威。”我回复朋友说:人生是一场自我完善的修行,所有的经历,无论悲喜,都为塑造更完美的自己,待那时,即使青春不再,年华已逝,也终究会遇见最美的自己。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旅行,降生人世,我们就坐上了生命的时光列车。如果按生命83年计,我们的人生时光也就只有3万天。可是,仔细想想,我们会发现,这些日子,我们没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豪迈之行。感念之余,我回顾了过去,检讨了自己。认定了两点体会:一是要把人生奉献给那些永恒不变的事物,因为生命的伟大用途,是要把它花费在比本身寿命更为长久的事物上面。二是要决心为年岁增添生命,因为思想得最多,感受到最高尚的东西,做出最佳行为的人,生活得最丰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