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生说钱”之21:大历元宝、建中通宝是到底是谁铸造的?

 李平东方明珠 2019-11-06

“大历元宝”、“建中通宝”这两种唐朝的年号钱,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由谁铸造的?从宋朝开始就没有人能说的清楚了。因此,成为了钱币学术界的一个不解之谜。


这主要是因为两点:一是这两种钱币在内陆从来没有被发现过,所有的实物几乎都出土于新疆的库车地区;二是它们铸造的非常粗糙,根本就不像是官方铸造的钱币。而私铸一般都是仿铸旧钱,不可能去另外铸造一种新钱。


那这两种钱币到底是在什么背景之下由谁铸造的呢?

下面就给大家讲讲,我是如何开展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研究,解开这一千年不解之谜的。


大历元宝

 

建中通宝


我最初接触到大历元宝、建中通宝钱币,是在新疆钱币学会工作期间。记得大约是在1989年年初的一天,有位会员带着这两种钱币,到办公室请董庆煊先生鉴定。等来人走后董老告诉我,这两种钱币很奇怪,只在新疆有发现,虽然用的是唐代年号,但是制作风格、工艺以及选用的铜料又都和开元通宝钱完全不同,很象是私铸。已经有人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是又无从解释,他要我关注这一课题。

带着董老的嘱托,我开始查阅有关大历元宝、建中通宝钱币的文献资料。


在新疆工作期间,虽然我已经开始关注大历元宝、建中通宝钱币,但是真正的研究则是1992年2月,我被借调到北京参与筹备中国钱币博物馆以后开始的,这与一次重要的征集活动有关。


记得那是我刚到北京不久的4、5月间的一天上午,戴志强馆长要我陪他去中国历史博物馆,就是现在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帮助鉴定一批来自新疆的大历元宝、建中通宝钱币。


这批钱币据说来自新疆库车附近的新和县,除大历元宝、建中通宝之外,还有只铸有一个“中”字和“元”字的“中”字钱和“元”字钱,共有200多枚。这批大历元宝、建中通宝大小基本一致,直径约23毫米,重约2克,钱文隶书,旋读,背面没有文字;“元”字钱、“中”字钱的尺寸还要稍微小一点,也轻薄一些,铸工也更为粗劣。


“中”字钱



元”字钱


我仔细从型制、字体、锈色等方面一一鉴别后,确定为真品无疑。最后这批钱币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家文物管理局以及中国钱币博物馆三家收购。


当我第一次见到这一批200多枚的大历元宝、建中通宝钱币时非常震惊,听说这批钱币是在新疆库车附近的新和县出土时更是兴奋异常。我隐约地感觉到这次出土是一次重大的发现,在解开大历元宝、建中通宝钱币来源之谜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当1993年5月我组织“中国钱币学会丝绸之路(新疆段)历史货币考察”途经库车时,专门就这一问题作了详细的调查。

 

据新和县文管所的同志介绍,这批大历元宝、建中通宝钱币是1992年的初春时节,由当地村民在一处叫通古斯巴什的唐代古城遗址中寻宝时挖出来的,具体数量不详,很快都散失了。后来在文管所同志的带领下,我们在距县城西南约40多公里处的一片荒漠中,找到了这座叫通古斯巴什的古城。


通古斯巴什古称


古城四周沙丘群立,芦苇、红柳丛生,四面城墙虽已遭受严重破坏,但是仍高达3至4米不等,城垛、马面等防御设施依然清晰可辨。关于这座古城,1928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参加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时,曾来此作过考古发掘并有详细的记载。黄文弼先生的考察报告中记载,有本地居民在城中曾经拾到一张残纸,上面写有唐朝的大历年号,由此可以证明这是一座唐代的古城。


我们发现城中有多处近年新被挖掘的痕迹,其中,位于城东北部靠近当年黄文弼曾经挖掘过的垃圾堆一带,有一处深约1.5米的洞坑。 文管所同志告诉我们,这就是此次出土大历元宝、建中通宝钱币的地方。


根据后来我们又从别处了解到的情况,综合分析以后知道,这批钱币出土于1992年3月中旬,总数约有3000余枚,其中主要是大历元宝、建中通宝。另外,还伴随有少量的开元通宝、乾元重宝以及“中”字钱和“元”字钱等。


这是一次关于大历元宝、建中通宝钱币的重要发现,可惜的是除极少一部分钱币被国家文物部门征集之外,大部分的实物都已散失。更可惜的是这么重要的一次出土,竟然完全是在破坏文物的非法活动中进行的。破坏了出土的文化层,没能留下其它有价值的资料。但是,仅就出土这件事而言,仍然有两点重要的启示:

一是证明了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等钱币与新疆库车地区有密切的关系;

二是说明“元”字钱、“中”字钱和大历元宝、建中通宝有直接的关系,应该是由它们派生而来。

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我开始了有关大历元宝、建中通宝钱币的研究。

 

根据实地考察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并参考有关的文献记载,我在完成了以中国钱币学会名义组织的这次“丝绸之路(新疆段)历史货币考察活动之后,执笔完成了《考察报告》,刊登于《中国钱币》1994年第3期。报告中我简单介绍了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的发现情况,推测它们很可能是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西域守军铸造的,并表示随后将写专文考证此事。


《考察报告》发表后,我收到北京大学历史系荣新江教授的来信,他说《中国钱币》杂志刊发的《考察报告》披露的大历元宝、建中通宝发现情况的报道,引起了他的导师,国际知名的唐史、西域史专家张广达教授的关注。张教授身在美国,给荣新江来信想联系我了解有关大历、建中钱币的研究进展情况。我应邀去荣新江教授家作了交流,并将已经完稿的论文《大历元宝、建中通宝铸地考——兼论上元元年(760)后唐对西域的坚守》送荣教授征求意见。


通过实地考察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我认为: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等钱币历年出土发现完全都集中于新疆库车地区,特别是1992年3月中旬一次出土即多达3000余枚的事实,充分证明它们是在新疆库车地区铸造的,流通使用也应该限于库车及其附近地区。因此,我大胆地推测它们就是由唐安西都护府在当地铸造发行的,主要供驻军使用,应该属于军用货币。认为这和天宝十四载(755)中原发生安史之乱后,唐朝调集驻守在西北的精锐部队东归平乱,吐蕃乘机攻占了河西、陇右,切断了西域守军和唐朝中央政府的联系这一历史背景有关,并据此论述了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守军对西域的坚守及有效管理。最后,根据对历年来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等钱币出土地点的分析,探讨了吐蕃攻取西域的路线。


文章发表在《中国钱币》杂志1996年第3期,后来被收入《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三辑,并被日本东洋铸造货币研究所翻译为日文,全文转载于《方泉处》季刊1997年第19号

安西守军为什么要铸造大历元宝、建中通宝钱币呢?留给下个专题来讲。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