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万大军却不敌朱元璋20万,陈友谅为何会落得身死名灭的结局

 花开无田 2019-11-06

引言:

至正十一年(1351年),当元王朝的统治之下苛政横行,民怨四起,又恰逢黄河决堤,一场预谋已久的起义拉开了元亡的序幕。在修筑黄河决口之时独眼石人出世,正所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韩山童、刘福通随即揭竿而起,一时间郭子兴、徐增寿等人纷纷响应,起义军也成燎原之势。

但是起义的早并不代表就会成为最后的成功者,在经过了十多年的攻伐、反元之后,真正能够撼动时局的便只有三支力量:一方便是占据江南富庶之地、盐贩子起身的张士诚;另一方便是占据湖北、湖南等地,鱼贩子起身的陈友谅;以及乞丐出身夹在张士诚、陈友谅之间的朱元璋。

朱元璋剧照

而这三方之中,张士诚最富,陈友谅最强,朱元璋则最为弱小。可就是最为弱小的一方,朱元璋却以20万大军,最终在鄱阳湖一战战胜了号为60万的陈友谅,这也为朱元璋最终肃清强敌,建立大明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为何实力明显占优的陈友谅,最后会落得一个身死名灭的结局呢?

至正二十三年的情况

此时的元朝内部争权夺利,实力锐减,自然也无暇南顾。而张士诚、朱元璋、陈友谅三方谁会成为打破这种平衡,来实现破立之局面的首人呢?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率先令大将吕珍攻伐驻守在安丰一带的刘福通部。刘福通部势力大为锐减,只得乞求朱元璋救援。尽管谋臣刘伯温提出反对救援刘福通部,但是朱元璋还是决意亲自统帅,以徐达、常遇春为辅前往安丰。

陈友谅剧照

而事实也正如刘伯温所言,所谓兵者,诡道也。就在他兵发安丰之时,陈友谅随即率领大军兵指朱元璋所占据的江西等地。此时的朱元璋也便陷入了两难的窘境,首尾不得顾,后方空虚。可是好在陈友谅却“鬼神神差”的认定了洪都(今南昌)。尽管手下大将张定边等人,都曾劝谏他分兵两路,一路继续围困洪都,一路则直逼朱元璋的大本营应天。可惜的是陈友谅拒不纳谏,这里面或许有陈友谅在杀害徐增寿后对将领的不信任,亦或者因为此时的洪都城内有诈降自己,致使自己龙湾惨败的康茂才之故,但是结局终究是先输一步。

鄱阳湖之战

而几十万大军围困仅有万人防守的洪都,却成就的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以及邓愈,尽管惨烈,但洪都之战朱文正到底是守住了,也为朱元璋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就在朱元璋解了张士诚的攻势,常遇春取得了“以兵横击其阵,三战三胜”“珍兵大败,俘获士马无算” “珍与君弼皆败走”的战果之后,朱元璋终于有了兵力与陈友谅决一死战。

开战

六月戊戌(二七)朱元璋命令徐达、常遇春放弃围攻庐州,会师应天府(南京)。七月癸酉(六)朱元璋自应天发兵,自将二十万攻打陈友谅在南昌的军队。逆江西上。丙戌(二十)陈友谅解南昌围,顺赣江入鄱阳湖。

朱元璋灭陈友谅路线

而当时陈友谅的汉军号六十万,水军规模之大,史书称“望之如山”。至于朱元璋部则多为小船,但恰恰就是这样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却让朱元璋获得了胜利。而就在陈友谅选择与朱元璋在鄱阳湖决战的开始,朱元璋便已经下令部将驻守鄱阳湖与长焦的交接出湖口、南湖嘴。

鄱阳湖之战

而在双方交战之中,陈友谅起始是占据了绝对优势的。更有名将张定边单船直抵朱元璋,意欲生擒之举,也幸赖常遇春有百步穿杨之箭法,才让张定边的预谋难以得逞。而就在双方交战的同时,陈友谅则犯下了弥天大错,一如曹操在赤壁之战之中一般将战船铁索相连,而节东风的桥段,也一样的发生在了鄱阳湖大战之中。而借助东南风,陈友谅大军损失惨重,双方开始战略对峙,而此时的朱元璋既把持了北方的陈友谅后撤路口,又在南部鄱阳湖有大量水军,更在陆路打下兴国、蕲州。合围之势已成,陈友谅也就此成为瓮中之鳖。

灭陈友谅之后的局势图

可以说,鄱阳湖之战的惨败陈友谅有骄兵必败的原因,更有缺少对鄱阳湖地理地形特征所做出的的随机应变,而自己纵横十数载,最终也只落得一个“战至泾江口中流矢卒。汉兵遂溃”的结局。

小结

鄱阳湖一战,不仅仅是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战,更是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水战。而在这场实力悬殊的对决之中,20万与60万也成了写在历史中的数字,指挥官朱元璋、陈友谅也就在这样一种对时势的洞察中高下立见。至于张士诚,此战完结之后,宿命也早已定矣。一句“天日照尔不照我”,更像是笑话一般成为了大明王朝创建的注脚。

参考资料:《明史·卷一百二十三·列传第十一》,清,张廷玉等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