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开晚清的一场密谋:大太监安德海之死再谈

 关福 2019-11-07

若要论晚清有名的太监,李莲英和安德海当是数一数二。两人都伺候慈禧太后,都深得老佛爷宠幸从而权势遮天。

安德海的资历比李莲英高,李莲英的上位得益于安德海之死。在晚清,安德海之死是一项重要的历史事件,诸多野史对其进行演绎,这一事件还上了电视剧,比如《戏说慈禧》。那么,安德海之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安德海作为晚清一位名人,和张之洞、李鸿章等人不同,由于太监的身份,他并没有留下文集、日记之类的原始材料,甚至连记载此事件的《清实录》里面都没有安德海的名字,只是将其称为“安姓太监”。要探讨安德海之死需要从其他人物留下的“痕迹”入手。我们知道,安德海之死是一场政治事件,而政治斗争大多隐秘而不宣,所以对既有材料的解读需要更加细心。

正史与传闻中的安德海之死

野史和传闻中对安德海之死多有推演,尤其是对山东巡抚丁宝桢形象的美化。有的认为是丁宝桢“怒斩安德海”,有的还指出丁宝桢是不奉诏而执意将安德海就地正法……不管怎样,安德海之死,不畏权贵、清正刚直、敢下杀手的丁宝桢是主谋。丁宝桢杀掉安德海后立马朝野皆知,地方督抚中的曾国藩、李鸿章皆对丁宝桢大家夸赞,这只不过是对事件的评价。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冯祖贻先生考证出在安德海之死的事件过程叙述中美化丁宝桢的第一人当属王闿运。丁宝桢去死后,王闿运曾对丁杀安德海之事有描述:

有矫伪之乘徒,驰辇下而莫呵。惊朝至而夕擒,美执法之无邪。

大文学家王闿运用词比较隐晦,不直接点名安德海,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在王闿运眼中,安德海矫诏南下,一路上无人敢拦阻,却没想到到了山东却遭到了严于执法的丁宝桢查办从而丢了脑袋。

王闿运何许人也?他怎么知道这些事?丁宝桢在光绪二年由山东巡抚调任四川总督后,将在湖南的王闿运请到四川来执掌尊经书院,因此两人关系较好,属于互相欣赏。换句话说,安德海之死,王闿运并非直接参与者。野史见闻明显将事情简单化了,在安德海之死这一事上,丁宝桢的确是直接行动者,但仅仅一个山东巡抚就敢公然杀掉慈禧太后面前的大红人,这种直接挑衅老佛爷权威的事情恐怕久经官场的封疆大吏们不敢做得那么“耀眼”。

清朝的正史史料《清史稿》在丁宝桢的传记中,是这样记载丁宝桢诛杀安德海的:

(同治)八年,太监安德海私出山东,矫称采办御衣。(丁)宝桢奏闻,即饬属严拿,获之泰安,讯实具奏。得旨就地正法,并随从太监人役等斩绞如律。

这段记载信息量很大。

其一,丁宝桢有两次上奏。这就告诉我们,丁宝桢杀安德海并非自己擅作主张。
其二,就地正法一说。咸同战乱后,地方督抚权力膨胀,就地正法一例就是重要的体现。很多督抚在处理违法案件时多采用就地正法然后上报的方式,但丁宝桢并没有这样做,可能是碍于慈禧太后的权威,也可能是在等中央的意见,也可见丁宝桢的小心谨慎。
其三,“斩绞如律”这四个字明显告诉我们,丁宝桢杀掉安德海是按照大清律来的,大清律里规定了太监不可私自外出。
可见,丁宝桢并不是晚清典型的强势督抚,否则有法可依的情况下就将安德海直接就地正法了,所以野史传闻中的对安德海之死的记述夸大了丁宝桢的作用。

朝廷要除掉安德海

安德海作为老佛爷宠爱的太监,被亲切叫做“小安子”。在官品中,安德海只是六品,但我们知道,太监制度是皇权制度的衍生品,太监依附于皇权。有老佛爷撑腰,安德海的胆子越来越大,当他成为老佛爷“狗腿子”中的第一把交椅时,安德海更加肆无忌惮。同治年间,安德海得罪了恭亲王奕䜣和同治皇帝,从而给自己找来了杀身之祸。
咸丰十一年,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了辛酉政变,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按理说,这两人应该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但事实并非如此,最高权力只能掌握在一人手上,因此奕䜣变成了权力欲极大的慈禧太后的眼中钉,双方矛盾日以加深。作为老佛爷的第一宠臣,安德海“干预政事”如呼风唤雨,他在两人当中千方百计制造事端,悄悄给奕䜣使“盘外招”。

同治四年,奕䜣被慈禧太后拿掉了议政王这一职位。奕䜣不得不下定决心除掉安德海以对老佛爷还以颜色。安德海不仅开罪了恭亲王,办事有恃无恐的他还得罪了小皇帝同治。

我们知道,西宫太后慈禧与东宫太后慈安两人性格不一样,慈禧太后贪慕权力,性格急躁,对皇子严厉(对同治,对光绪都是这样的),而慈安太后比较宽和,慈祥。生性顽皮的小同治经常遭到老佛爷的严厉批评,这中间的监督者兼告密者当属安德海,他连同治皇帝向慈安太后诉苦的事情都敢向老佛爷禀告,除掉安德海,也成了同治皇帝的愿望。

对此情况,丁宝桢是知情的。安德海还没有出京时,丁宝桢便对友人有言
“惟太监安德海稍稍用事。往岁恭亲王去“议政”权,颇为所中。近日士大夫渐有凑其门者,奈何?有间,复言曰:吾闻安德海将往广东,必过山东境,过则执而杀之。

但谨慎处事的丁宝桢在抓住安德海过后,还是向朝廷递了折子请示如何办理。然而,安德海再怎么狂妄也没有料到这个时候慈禧太后生病了。朝廷掌权的就是慈安太后、同治皇帝、军机大臣奕䜣。

对于丁宝桢的上奏,朝廷的态度可以参见:《清穆宗实录》卷二百六十四,同治八年八月癸卯条:
丁宝桢奏太监在外招摇煽惑一折……览奏深堪诧异,该太监擅自远出并有种种不法情事,若不从严惩办,何以肃宫禁而儆效尤。着马新贻、张之万、丁日昌、丁宝桢、迅速派委干员于所属地方将六品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拏,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无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饰。如该太监闻风折回直境即着曾国藩饬属一体严拏正法。傥有疏,惟该督抚等是问。其随从人等有迹近匪类者并着严拏分别惩办。无庸再行请旨,将此由六百里各密谕知之。
由上可见,朝廷除掉安德海的心情是多么迫切。朝廷要求两江总督马新贻、山东巡抚丁宝桢等等迅速抓住安德海,不用审讯直接砍头。又担心安德海跑回来,让直隶总督曾国藩擒拿安德海也当即正法。

化被动为主动的慈禧太后

人头落地的安德海对慈禧太后来说,既是一场打击,也是一个考验——天下谁人不知安德海是老佛爷的宠臣?安德海之死,这是明显打脸慈禧太后的行为,让慈禧太后瞬间变得被动。但慈禧太后不可能清算杀安德海之人。

其一、安德海已经死了,慈禧太后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宠臣,但宫中太监何其多,再提拔一个称心如意的自然不是难事(后来李莲英上位了)。

其二、丁宝桢杀了安德海过后,朝野一片赞扬声,这是舆论的风向,慈禧太后不可能不考虑。
其三、杀安德海的势力集团牵涉到地方督抚和朝中太后、皇帝、军机大臣,慈禧太后孤掌难鸣。
其四、安德海有罪在先,丁宝桢处理安德海有理有据,有法可依,还维护了严禁内臣干政的祖制,挑不出毛病。
其五、安德海骄横跋扈,得罪的人不少,慈禧太后袒护一个死人不划算。

对于慈禧太后来说,老谋深算的她却化被动为主动——立马将安德海随行人员该杀的杀掉,该流放的流放。不仅如此,还照例将安德海之死事件中所涉奏折和上谕编入宫中则例,以示劝惩后来人。此举甚为高明,宣告了慈禧太后自己维护法律的形象。安德海是慈禧太后一手捧起来,但她将自己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还落下好名声,真是一名官场老手。

李莲英画像

慈禧太后也不是吃醋的,她知道安德海死了对自己的实力并不利,对手相反还没什么损失,但要除掉阻碍,不能一蹴而就。在处理完安德海之死后,老佛爷悄悄继续着自己独揽政权的行为。同治皇帝亲政后,慈禧太后依然专权,还逼死了同治皇帝的皇后阿鲁特氏。光绪七年,慈安太后不明不白地死了,传闻慈禧太后有意害死慈安。最能体现慈禧太后反攻倒算的要数对奕䜣的打击,奕䜣在光绪十年被老佛爷赶出了军机处。

唯独对丁宝桢,慈禧太后反而大加赏识。究其缘由,不外乎有二。
其一,丁宝桢只是地方督抚,而且还不是李鸿章那种强势的军功大吏,他对老佛爷独揽政权不构成直接威胁;其二,丁宝桢的确有才干。丁宝桢不仅在镇压捻军上出力甚多,还在山东巡抚任上官声较好,最能体现丁宝桢能力的当属四川总督任上,丁宝桢在四川一任十年,修都江堰,兴办积谷运动,治理盐政,为朝廷带来了数百万两白花花的银子。

安德海之死出于朝廷与地方之手,归根到底,他不过是慈禧太后的一颗棋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