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熹这首《春日》,被选入了启蒙读本《千家诗》而流传极广

 读书与思考2 2019-11-07

《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不仅是一位大哲,诗也写得颇有特色,明代诗论家许学夷称其诗“冲淡者遂为应物(即唐代诗人韦应物),宏大者即成子美(即唐代诗人杜甫)”。清初大学者王夫之尤对他那些清新活泼、情趣盎然的论学七绝赞不绝口。

这首诗由于被选入了启蒙读本《千家诗》而流传极广,但它的本来意思却一向失解。一般《千家诗》注本都认为这是游春踏青的纪实之作,“泗水滨”指的是孔林(即孔子及其后人的墓地)。其实这种解释是不确切的,因为朱熹所处的时代,洙泗之地早已沦陷于金,诗人根本不可能去那里游春“寻芳”。

朱熹另有一首论道绝句:“川源红绿一时新,暮雨朝睛更可人。书册埋头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这里的“寻春”与《春日》诗中“寻芳”的意思相同,其实都是“悟道”或“穷理”的形象说法。洙泗曾是孔子的讲学之地,“泗水滨”云云,乃是儒家文化或儒家学说的代称,而非实指地名。

朱熹在哲学上主张“万物一理”,认为独立自足的精神实体“理”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终极本体。但“理一分殊”,“理”外化为具体事物,各有自己不同的形态和规定性。故而要“穷理”,即认识世界的终极本体,必须由“格物”入手;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最后自然豁然贯通,“无往而不见这个理”。此诗便是以艺术的方法,化抽象为具象,来说明“格物穷理”的具体过程。

一、二句写徜徉于知识海洋,不断地“格物”的过程和乐趣:“理”虽是“一”,但这个“一”总是体现在“无边光景”,即具体可见、五彩纷呈的万事万物上不懈地去探索“无边光景”,自会时时有新的心得,这是“识得东风面”,即达到对“理”的理性认识的必经的途径。

三、四句写“寻芳”的收获:不断地从认识具体事物入手,最后必会达到一种“等闲”(犹言“轻易”,“无意中”)便可“识得东风面”的境界;“东风”会带来自然界的“万紫千红”,正犹如“一理”会外化、派生出千姿百态的具体事物。从普遍与特殊的关系说,一、二句说的是“理一分殊”,三、四句说的是“万物一理”;从认识过程来说,一、二句强调的是局部积累,三、四句强调的是豁然贯通。

从本义说,这其实是一首较为典型的“哲理诗”。但朱熹的高妙处在于,他懂得诗之为诗、艺术之为艺术的特点和规律,即便是纯然说理之作,也不使“理过其辞”,而是采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段。

“隐约其理”,将抽象的哲学道理寓于具体可感、生机勃勃的艺术意境之中,以至于使人读了但觉满眼春光,有如身临和风吹拂的春天的大自然,观赏到“万紫千红”的“无边光景”,不去、也不愿意去理会原诗所要说明的特定的“道”和“理”,只将它作为一般富有理趣的写景之作来体味,来欣赏。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两句诗,今天人们常从它所描写的大地春回将带来万紫千红局面的自然景象,联想到生活前景广阔、事业兴旺发达等社会人生内容,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原诗哲理蕴涵的丰厚和多边性。而它的被广泛传诵,播于人口,正是其艺术上摒去“理障”而出以自然清新风格获得巨大成功的有力表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