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是江南第一才女,13岁入青楼,20岁遇良人,晚年做一事感动中国

 山地之仔 2019-11-07

”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民国四大公子之一的张伯驹看到潘素后有感而发,遂写出了如此美妙的诗篇,由此,潘素有了“江南第一次才女”的名头。


1915年,潘素出生在苏州的一个书香门第,父母对她视之如宝,小时候的潘素也习得了很多的才艺,可惜的是,随着母亲的去世,父亲的再娶,她的日子也不好过了起来,13岁时,她被卖入了青楼。

我们都知道,青楼对于旧社会的女人而言,那真的是“人间地狱”进去后,很少会有人出来,潘素不一样,她自从来到这里以后,一直隐忍等待,而她的才艺,也将她推到了头牌,就这样,才艺双绝的潘素就此出名,张伯驹慕名而来,两人有了一段倾城之恋,当时潘素20岁。


嫁给张伯驹以后,潘素的人生发生了新的改变,她热爱绘画,张伯驹就通过自己的人脉和手段,为潘素请来多位名画家,亲自教授潘素绘画,有了张伯驹的刻意栽培,潘素的绘画能力与日俱增,连张大千都给予了至高的评价“神韵高古,直逼唐人,谓为杨升可也,非五代以后所能望其项背”

建国后,潘素的绘画水平已经是炉火纯青的地步,她的作品被当成礼物送给了很多的外国政要,而她与张伯驹的结合更是成为了文坛的一大乐事。晚年时,张伯驹与潘素商议后决定,将他们毕生所收藏的珍品全部都无偿的贡献给国家,这其中有很多的稀世珍宝,像是陆机的《平复贴》杜牧的《张好好诗》等。


《平复帖》当时存于清政府恭亲王府内,张伯驹打听到后,夫妻两人以4万银元的高价买入,之后有商人出30万银元购买,被潘素严词拒绝,张伯驹之后被囚禁,两人也坚决不卖国宝,经过四处奔波,潘素到处借贷,才将张伯驹给救了出来。

50年后,两位老人看开,将他们所珍存的国宝全部无偿贡献给了国家,此事一出,感动了很多的国人,他们皆被夫妻两人的大无私的精神所震撼,无不为之称赞。


当时的文化部部长茅盾得知后,还特地为两人写下《褒奖状》表彰两人的爱国之举,之后,他们携手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日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