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响印度推迟签署RCEP的四个因素

 老王abcd 2019-11-07


「解读」影响印度推迟签署RCEP的四个因素

作者张洋系尼赫鲁大学博士生候选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学者,本文刊于11月6日观察者网。

2019年11月4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的第35届东盟峰会上,15个国家经过谈判后表示已经做好准备在明年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而印度总理莫迪决定推迟签署,直到“重要的问题”被解决。莫迪此言意指印度希望签署RCEP后,能受到针对进口激增带来冲击的适当保护。印方在峰会前透露的信息多是对廉价商品将冲击印度市场的担忧。与RCEP多个国家的贸易逆差也是印度的重要考虑因素。

印度总理莫迪推迟签署的决策主要受到四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莫迪的价值观。莫迪是虔诚的印度教徒,印度教思想中有“任何人都不应被忽略”的观念。在这种观念影响下,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商贩的利益,均被认为需要受到保护。莫迪此次在曼谷明确表示RCEP协议不能满足所有印度人的利益。莫迪所属的印度人民党(BJP)脱胎于国民志愿团(RSS),而RSS的经济分支国民觉醒组织(SJM)曾在全国发起使用本国商品的运动,甚至升级为抵制外国货的行为。

第二,莫迪的个人利益。为了利于统治,得到大部分民众的支持,莫迪不得不考虑各个方面的利益关切。 印度总理是宗教热衷者,宗教利益很可能被置于高于国家经济利益的地位。

第三,莫迪面对的国内政治环境。签署RCEP受到反对党、民间团体、贸易专家以及多个行业的质疑和反对。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称RCEP对印度来说是不合时宜的,会给农民、零售商以及中小企业带来无尽灾难。该党领导Jairam Ramesh则更加言辞激烈,称签署RCEP对印度来说是自我毁灭。莫迪政府的重大决策,如废币政策、商品和服务税(GST)实施等,多受到国大党的猛烈抨击,上番言论也不足惊叹。而莫迪的后盾包括国民觉醒组织(SJM)也反对签署RCEP,这股力量尤其对莫迪的执政基础构成影响。另外,印度的钢铁、汽车、乳制品以及纺织等行业也担心签署RCEP后,会受到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中国等国家相关产品的冲击。

第四,印度的经济开放历史经验。经济开放对印度的民族产业打击较大,曾导致印度脆弱的民族产业失去部分国内市场,而被淹没在全球化浪潮中。印度已与多数RCEP国家有着单独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并与多数国家的贸易处于逆差。此次峰会,印度寻求当进口超出一定界限、对一些进口产品增加关税的自动触发保护机制,并对市场准入、非关税壁垒有着重要关切,这些均没有得到理想的回应。

以上四个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印度现阶段对于签署RCEP的决策。由于改变导致印方推迟签署的这些因素成本很高,短期内难以实现,因此印方签署RCEP有可能在2020年再次被推迟。印方或可考虑首先开放部分沿海省份,先推动地方的商贸往来,尤其以友好省份机制为切入点,寻求更多经济合作。以地方推动出口,减小贸易逆差。

印度此次参加RCEP谈判之始,也有意消除外界对其不情愿参加RCEP的观念。在接受曼谷媒体采访时,莫迪称印度依然致力于RCEP谈判全面而平衡的结果,但是印度希望是双赢。另外,印度国内并不是没有支持签署RCEP的声音,印度工业联合会(CII)表示如果不加入RCEP,将不利于印度的出口及投资流动。总之,印度签署RCEP不是完全不可能,但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3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