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一路成年》,发现真实的梁家辉

 茂林之家 2019-11-07

拾遗物语

梁家辉是四座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得主,

是一个天生的千面影帝。

抛开演技好、戏路宽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不说,

当摘下“面具”、回归生活,

真实的他,又是什么样子?

1

《一路成年》一开播,

梁家辉就成了众矢之的。

玩“谁是卧底”,因为不懂游戏规则,

他大发脾气:“主持人骗我,不玩了!”

晚上吃饭,梁家辉突然站起来,

含泪向工作人员、村长鞠躬道歉:

“下午的时候,我太累了,以至于犯了个错误。”

很多吃瓜群众表示并不买账:

“虚伪、作!”

“就是想博取关注度!”

另一件事,是他教育女儿的方式。

两个女儿把纸板随意放在了灶台上,

梁家辉的脾气又来了:

“做事情之前要清楚每一步,不要想做就做,不要乱扔垃圾!”

看着不敢说话的两个女儿,

网友们又忍不住了:“对着摄像机这么说,太不尊重女儿了!”

道歉与教育,

把梁家辉“真实”的一面暴露无遗。

然而,这真的是所谓真实吗?

他真是一个为了关注度反复无常、不会教育女儿的人吗?

我们暂且不要先下结论,

我们先说一个36年前的故事。

2

1983年,李翰祥带着梁家辉,

拍摄了《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

次年,梁家辉摘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成为金像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演员。

然而,台湾当局却不乐意了。

台湾是香港电影当时最大的投资市场,

而彼时台湾与大陆关系微妙,

谁去大陆拍戏,

台湾见一个封一个。

很多香港导演不敢再找梁家辉拍戏,

也有些好心的导演劝他写一份“悔过书”,

或许还有挽回的余地。

梁家辉坚决不写:“我在自己的祖国拍电影,我悔过什么?”

没有道歉,梁家辉被彻底打入冷宫,

接近两年无戏可接。

他开始设计手工品、摆地摊、帮别人把风,

尝尽生活艰辛,但就是不道歉。

直到现在,梁家辉也没有为那次拍摄道歉,

相反,他越来越觉得香港人是“可悲的”:

“在被英国统治了一百多年后,

我们都丧失了对家国的认识和观念。”

事业被封杀,与台湾当局“为敌”,

梁家辉都没有道歉,

难道他真会为了自身关注度而在综艺里道歉吗?

不是的,他道歉,

是因为他清楚知道自己这次做错了,

自己真的给他人带去了委屈和伤害。

这才是真实的梁家辉:

明辨是非,敢作敢当。

3

1993年,梁家辉的家庭迎来新成员:

夫人江嘉年诞下一对双胞胎姐妹。

新生命并没给梁家辉带来太多喜悦,

那几年正是香港电影最黑暗的日子:

“黑社会用枪顶着我的脑袋让我拍戏,

威胁我说要绑架我的老婆女儿。

为了保护她们,我一年要拍10几部戏,

根本没时间照顾家庭。”

很快,女儿三岁了。

这天,梁家辉拍完戏回家,

想要拥抱两个女儿。

“她们却害怕地躲在了保姆身后,

用警惕的目光望着我,

那种陌生感,真让我有种想哭的冲动。”

从那刻起,梁家辉决定,

就算自己被枪顶着,也要陪伴女儿的成长。

幸运的是,当时香港就要回归了,

社会风气被整饬一番后,

电影演员也有了喘息的空当。

梁家辉先是推掉了一年多的戏,

专心接送女儿上下学。

接着,他打算退出娱乐圈,

和女儿共享家庭欢乐:

“我不希望她们在‘公众人物爸爸’的影响下长大,我希望她们就是她们,她们的爸爸也只是一个平凡人。

▲ 大女儿和男友的大胆照  

梁家辉最终没能退出娱乐圈,

但他的教育却始终围绕“让她们成为她们”在展开。

小女儿生活低调,梁家辉很放心。

而大女儿性格外向,经常在网上放些大胆的夜店及私人照,

媒体就趁机大肆渲染。

但梁家辉从来不说好或不好:

“我希望她自己去醒觉,自己做一件事之前,有没有先做好承担后果的准备。”

在这样的教育下,

女儿们的确实现了“她们就是她们”:

大女儿“醒觉”了,离开了夜店,

去做了珠宝设计,并做出不少作品;

小女儿做了音响混响,并开始为一些歌手做帮手。

回到《一路成年》里的梁家辉发飙,

他真是不顾及女儿的面子吗?

不是的,

他只不过是敲响了梁家的教育警钟:

乱扔垃圾之前,有没有做好处理垃圾的准备。

施教,是不需要分时间场合的。

这才是真实的梁家辉:

给子女以过好这一生的能力,而非给子女以面子。

▲ 年轻的梁家辉和江嘉年  

4

在参加《一路成年》之前,

梁家辉一家人开了个家庭会议。

会上,梁家辉让双胞胎姐妹想清楚三个问题:

“第一,你们要不要赚这个钱;

第二,你们能不能面对某一种状况;

第三,你们老妈子(江嘉年)能不能放心。”

第二个问题,自然就是上面说到的教育;

第三个问题,则充分表现了梁家辉对爱人的在乎。

梁家辉为什么这么在乎她?

因为他太爱江嘉年了。

▲ 2012年的梁家辉和江嘉年  

2012年,有狗仔队拍到江嘉年在买菜。

照片发出来,网上一片哗然:

“这也太不合适了,心疼梁家辉。”

对于这种声音,梁家辉不能像面对女儿被曝光时那么淡定了,

他总会站出来:“我太太年轻时是个漂亮女孩,她在我心中越来越美了!”

这种美,从梁家辉见到江嘉年第一眼,就已无法再更改。

那时,因为失业而摆地摊的梁家辉接到个电视台的电话:

“你来我这儿做广播剧的录制工作吧。

他来到电视台,

看到了那个给他打电话的人:

“心好像被雷劈了一样,被她迷住了。”

那个人,就是江嘉年,

江嘉年看了《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后,很是为梁家辉鸣不平,

她决定给梁家辉重回影坛的机会。

回到家,梁家辉写道:

“她是个怎样的女人呢?

她是那种——

即便我穷困潦倒,但也能够让我感觉很放松的女人。”

当时江嘉年还有男友,

梁家辉开始了100多天的单相思。

“有一天,她男友不再来接她返工,我就知道机会来了。我马上买了两张电影票跑到她的工位约她。

他们约定7点半在电影院门口等,

江嘉年如约而至,

“回想起来,我当时好勇敢的。”

两人迅速坠入爱河,

半年后,《明报周刊》登出这样一则新闻:

“梁家辉娶了个人人喝彩的老婆。”

从报道上看,他们的婚礼,

肯定是轰轰烈烈的,

但实际情况却截然相反:

“我那几年没戏可接,

我用仅有的靠摆摊赚来的8000块港币,

给她买了只戒指,

租了一个小饭店的房间,

这就是我们的蜜月了。

我们请了几个要好的朋友,

让我妹和她妹证婚,

连结婚证都是我自己设计的,

比民政局的还好看。

我们不敢告诉父母,

我们没有婚礼,

没有家人的祝福,

我问爱人委不委屈,

她说:‘我相信你不会让我委屈的。’”

▲ 右图为补办的婚礼照片 

江嘉年用她的勇敢和死心塌地,

陪着梁家辉熬过了最难的日子。

90年代初,梁家辉又有戏可接了,

他不仅再度获得金像奖和金马奖的最佳男主角,

他还受邀去越南拍摄《情人》。

梁家辉带着江嘉年一起去了。

一天凌晨,有人突然闯入他们的住所,

用枪挟持梁家辉去菲律宾拍戏,

并把江嘉年囚禁起来。

面对黑社会,江嘉年却无比冷静:

“《情人》是一部备受中外关注的片子,

拍的好他的名气会大大提升。

你让他先拍完,再拍你们的,

对你们票房肯定是有益无害。”

黑社会认可了江嘉年的说法,

就把她放了,曾志伟受梁家辉之托照顾她。

菲律宾的戏拍完了,在过境回港的时候,

梁家辉给江嘉年打了一个电话,

“那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在公众场合放声大哭。”

从此以后,梁家辉跟江嘉年约定,

每十年换一次戒指,让感情总是新鲜的。

“她的前半生,愿意陪我吃苦,

还差点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她的后半生,辞去了工作,

把全部奉献给这个家。

她读书多,有文化,但是愿意嫁给我,

这样的女人不美,什么才美?”

这就是真实的梁家辉:

有情有义零绯闻,一生只爱一个人。

5

在《一路成年》中,

梁家辉跟徐锦江类似,

属于耍宝搞笑一类;

但这是不是他真实生活的写照呢?

不是的。他说:

“其实我本人比较害羞,没有这么外露。”

有多么不外露?

你肯定想不到,他在现实生活中,

活出了另一个身份——作家。

在还没拍摄《火烧圆明园》的时候,

他就开始捣鼓文化产业。

“我被香港有线(电视)辞退后,迫于生计,

创办了一本名为《La Bouche》(法语:银唇)的时装杂志。

整本杂志从采访、摄影、编辑、拉广告到督印,都由我一人包办,

最后只接到一个皮草广告,

创业就此宣告失败。

后来被封杀摆地摊,

香港《文汇报》的一个编辑路过跟他聊天,

聊到做杂志的经历,编辑突然说:

“要不你给我们供稿,我给你开个专栏。”

从此以后,《文汇报》上多了个名为“辉笔而就”的专栏,

里面的内容跟娱乐八卦丝毫不沾边:

“我读了什么书,看了什么漫画,

去哪儿旅行,如何生火煮菜……

写这些每日的耳闻目睹,很世俗吧?

但即便是世俗,都需要火候。”

专栏每日更新,

一篇文章500到800字,

稿费不到200块港币,

“虽然不多,但起码水电费不用愁。”

有时候灵感来了,

他一天可以写好几篇,

“最多的时候,一天写15张稿。”

就这样写啊写,

哪怕在香港电影最黑暗的日子里,

他也没有间断。

就这样写啊写,

他竟相继出版了《我对你说》《寻常笔墨》《戏言杂记》等三本散文集。

就这样写啊写,

他写了整整21年。

停笔不写,

一是因为负责对接的编辑走了,

二是他患上了严重的老花眼,“影响到了读书写作”。

他说:“写作让我明白一件事,不必是大人物,也有能力令身边一切变得不一样,变得更美好。”

这就是真实的梁家辉:

除了演戏,人生还有更多天地。

6

演技,几乎成了梁家辉的代名词,

在《一路成年》中,他上一秒还在说话,

下一秒就把头一低,神还原了《垂帘听政》里的咸丰。

人们都说他是“千面影帝”,

说他一个人就能饰演《水浒传》108将,

而四座金像奖更是把这个说法形象化。

为什么梁家辉演技这么好?

处女作《垂帘听政》获奖,

说明他极具天赋;

而更重要的,是他的“写作分析”能力,

电影《黑金》可以很好展现这一点。

▲ 《黑金》 

在《黑金》里,

梁家辉饰演黑帮老大周朝先。

他拿到剧本后迅速看完,

接着花大力气找来台湾政坛报道、黑社会八卦杂志等书刊,

“足有1米多高。”

所有东西看完后,

他对比着杂志和剧本,

开始着手写人物传记:

“这个人物吃什么?穿什么?

讲话语气是怎么样?

开会的时候会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出现?

他老婆以前是一个舞女,

他为什么会娶这个老婆?

为什么他现在已经是黑社会大哥了,

还带着同一个女人……”

他把这些问题列出来后,

然后逐一在下面解答,

利用脑子里的腹稿,

将小传合理化、逻辑化、丰富化。

小传写完后,他拿给导演看,导演傻了:

“十万字!比我的剧本还长!”

在表演中,梁家辉就对比着分析出来的人物性情、喜好、想法等,

做到任何一个细节,都入木三分。

这部戏上映后,

一个刘德华的粉丝说:

“眼中只有周朝先!”

特别是他那句:

“我话讲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更是成为香港电影史上最经典的影像之一。

而这,仅是他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的电影,

在获奖电影《黑社会》中,

他更将角色大D现实化,

将其联想成香港最大悍匪张子强,

接着掏出纸笔,

又开始了“长篇小说”的写作。

他说:“好的表演,一定是‘多一些计算,少一些即兴’。”

这就是真实的梁家辉:

所有表演都只是外在的流露,

经历和积累才是一分高下的内核。

7

梁家辉“不为人知”的事还有很多,

比如在菲律宾拍戏的时候,

赶上了波斯湾战争,

他直接被拉入军队拍戏,

经历比电影还传奇。

梁家辉16岁的时候,弟弟死于癌症,

郭富城的二哥郭富根被枪杀后,

梁家辉成了郭富城的亲“二哥”。

可以说,抛去梁家辉影视角色的表皮,

你随便挖掘他生活中的一个点,

都会挖出让你动容的细节。

在电影中,你看到的角色形象不是真的,

在综艺里,你看到他的火爆脾气也不是真的,

只有这些细节建立起来的立体形象——

现实生活中的梁家辉,才是真的。

梁家辉用精湛演技,

为我们奉献了一次次精彩的表演。

他用“暴躁”的脾气,

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个有趣的槽点。

他用一只笔,

为我们展现了生活与艺术的双重影像。

他更用自己这一生,让我们明白:

原来我们每个人,

都可以活得更完美、更精彩;

原来我们不喜欢的每个人,

都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闪光点。

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

请用心去发现,而不是用双眼去看,

这不是为了对不喜欢的人产生好感,

而是为了让诸多误解,可以释然。

8

2005年12月,

梁家辉成为第一个抵达南极的香港艺人,

当时媒体争相报道,轰动一时。

去南极之前,梁家辉的心也如同媒体报道一般激动:

“我希望能够完成一个神话,而不是一次长恨歌。”

然而等他登上南极的一座雪山之后,

他却背对着大家发了45分钟的呆,

“那一刻,我没有开心或兴奋,只有悔恨,

悔恨自己霸占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如果是作为科研考察是可以去的,

而我这种普通人,

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好奇心而去到南极,

这就是一种破坏。”

去南极之前,他的目标还有北极和珠峰;

然而回来后,这些想法烟消云散。

他说:“人生最不该有风景占尽的念头,那是一己私欲的伤害。”

这就是真实的梁家辉:

自省,真诚,知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