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班学生收到世界名校Offer | 这位斜杠老师不一般

 新父母在线 2019-11-07

生活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有的人总是被现实局限,展不开手脚,难能抵达心中的远方,而有的人,却在不断挑战着不可能,不断创造着未知。

他,一位从事教育的英语老师,就是个不断创造可能,不断挑战自我的人!他所带的班级,今年全班25名学生均收到了世界50强大学的Offer!

可能你会认为他是一位有着广而深人生阅历的中年教师,经验丰富,博学多才,谈吐幽默,语出不凡……然而,他却是一位90后,一位多才的斜杠青年!

小编特地去采访了这位90后老师——永强,言谈交流之际,才真正体会了何谓“青年才俊”!

目标降低一次,就会越来越低

大学任学生会主席;业余打球打出“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水平;雅思成绩达8分;英国交流访学;本科以优秀毕业生荣誉毕业;顺利在沿海地区找到工作,成为一名高中英语老师;几年内,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学老师……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的他,对很多人来说,简直就是商界的马云!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它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当小编问及“求学和求职,以及就业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挫折,或者是一帆风顺的?”

他笑着回答:“好像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什么困难”。思忖了一小会,突然说到:“有挫折,有挫折的!大二有一次英语竞赛,我信心满满,结果只拿了二等奖!”

果然优秀的人就是不一样,唯一的挫折就是竞赛没有拿到一等奖,只拿了二等奖!

当然,这只是个调侃。他斐然的成绩不是没有缘由的。

目标决定着人的层次,一个有远大目标的人,会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最好,他的层次因而会越来越高。

效率比方法有用,选择比努力重要

于老师来自山东潍坊,是一名免费师范生,在外国语学院学习英语。

按照大多数人的发展情况,他应该是规规矩矩学习好英语专业知识,掌握好教师教育技能,本科毕业就回山东省当一名高中英语老师,然而他却是不本分的那个!

从大一入学开始,他就积极参加各种组织、活动、比赛等等。

他自谦地说,“我并没有多么刻苦地埋头苦学,如何夜以继日地努力,我觉得学习还是要悠闲!”与其说这是种自谦,不如说是一种技巧!

有时候,效率比方法有效,选择比努力重要!

他的事情有很多,学习,社团活动,学生干部工作,兼职,运动队训练等等,但他一样都没落下,都做得很好。

虽然大学学习成绩不是最好的那个,但也在拔尖的行列。除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等等,他从大二开始就在校外做兼职实习,积累了很多教学经验。

其实,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但为什么他却各方面都能兼顾,还做得很好?于老师两个字道出了实质:效率

玩的时候就玩,学习就是学习,办公就是办公,即使每天只学习一个小时,但只要保证这一个小时是集中注意力的,认认真真的,就很完美了!

于老师可以做到这一秒专心背单词,下一秒就可以结束学习,专心打球。但能有条不紊地做好事情,除了效率、自律外,还有选择!

很多人,不论学生还是工作者,目标不明确,焦虑迷茫,都是因为没有做好选择,身在曹营心在汉。

对他来说,他的职业目标就是从事教育类工作,这是他的主业。所以在学好专业知识外,在培训机构兼职当老师对未来求职很有帮助,所以在大二时就去培训机构练手。

“第一次去,什么经验也没有。连续三个月,他们每天都在挑我的毛病,说你哪哪不好,上课哪句话有问题,哪个手势太刻意等等,很考验心理承受能力。幸亏我坚持下来了,对我有很大帮助”于老师说道。

人总要有些追求,寻找更多的自我价值嘛!

“要做一件事,就把它做好”这是于老师的座右铭,也是他的教育理念。

能让全班同学都拿到世界名校的offer,可见他对教育教学的态度:要做就做到极致!

生活中林林总总的东西太多了,不需要将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但能在众多事物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并坚持做下去,将爱好发展为特长,甚至技能,也是一种智慧!

既然选择做一件事,就把它做好。

孩子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父母的陪伴

“孩子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父母的支持陪伴”这是于老师教学中的最大感悟。

身为一名免费师范生,于老师的未来就在老家山东。但在父母的支持鼓励下,大四那年,他违约了,交了很多违约金,去了广东东莞的一所高中教书。

对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来说,父母的这种支持令于老师很是感动,无论如何,父母都支持他的选择。

“我爸说,不管薪酬待遇怎么样,只要我每天早上醒来,拍一拍自己脑门,觉得不后悔,那就放手去做”于老师欣慰地说道,“趁着年轻,多尝试总是有好处的。”

我们有太多父母,总是放不开孩子,总想让孩子待在自己身边,这样反而害了孩子。

孩子长大了,他会有他自己的人生与生活,如果父母总是将他限制在自己身边,孩子的拳脚施展不开,就很难找到自己的未来。孩子大了,父母退位,适当给予支持与鼓励,就足够了!

带国际班的于老师对这点深有体会。

他所带的国际班,班里的孩子从高一就开始学习国外课程,高中三年都是为出国做准备。班里的孩子家庭条件都是很优越的,他们什么也不缺,但缺爱。

“那些孩子缺爱,也不缺爱。”

这些孩子家庭条件都很好,一个月生活费都是上万多的,什么也不缺,他们挺幸福的。

但他们的父母都很忙,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所以这些学生相比于普通高中的孩子,沾染上了一些不属于他们年龄段的风气、习惯。其中一部分早熟、孤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很重要。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而过程中父母的进退、抉择,都与孩子息息相关,其中的微妙之处,还需父母自身的学习反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