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了留住男人,她倾家荡产、吸毒、做三陪:付出所有的女人,究竟是怎么想的?

 轻风的起点 2019-11-07

苏珊·福沃德教授,在《Obsessive Love》一书里,讲过一个女人“执迷不悟”的故事。

女人是历史学家,工作上无可挑剔,是一个典型的成功女性。

两年前,女人撞破前夫出轨,绝望离婚。

离婚后,她遇上了一个一见钟情的男人。

“那是我人生最潦倒、灰暗、孤独的时刻。

他出现了,漂亮的金发,湛蓝的眼睛。

他温柔,体贴,甚至不介意我比他大八岁。我只想时时刻刻和他在一起。”

她以为,这是上帝派来,拯救她的天使。

相处一段时间后,女人发现,男人的经济状况存在很大问题。

他是个无业游民,而且连公寓的租金都付不起。

女人听着男人倒霉的遭遇,不仅没有及时止损,还邀请他到自己家居住。

“他可怜的样子,让我无法置之不理。”

同居后,女人再次发现一个可怕的问题——男人对她毫无性欲。

男人从来不主动靠近女人,每次性生活,都是女人强烈要求,撩拨,挑逗,男人才勉强配合。

这样的经历多了,女人忍无可忍,爆发质问。

男人再次展现他的可怜巴巴,哭诉经济压力太大,所以没法享受性生活。

女人看到男人的痛苦,神奇地原谅了他。

她开始疯狂地掏钱给男人,开始几百一千,后来几千上万,最后几乎把财产全盘托出。

“只要我帮他解决了财务危机,他就会变成我的完美情人——到时候,他的性冷淡也就不治而愈。”

她隐约感觉到,可能被欺骗,然而不知为何,始终无法离开。

甚至幻想着,搭上她的人生,去拯救这个可怜无能的男人。

生活里,我们经常看到,这类故事。

女人为了拯救男人,不断地突破底线。

开始是洗衣做饭,后来投入金钱,倾家荡产,甚至牺牲性命。

比如,酒井法子。

在事业最巅峰时期,她和丈夫公布恋情,甚至奉子成婚。

婚后,辛苦赚钱,供养丈夫玩乐和全家人的生活。

遭遇丈夫出轨、吸毒后,她不仅没有离婚,反而跟着丈夫吸毒。

她认为,和丈夫一起吸毒,成为共犯,就能让丈夫幡然醒悟,变回从前疼爱她的模样。

再比如,饭岛爱。

初恋是瘾君子,但她不仅没有离开,反而“下海”到酒店,做起三陪女。

最终初恋因为贩毒,坐了牢。

后来,她又遇到另一个男人。

她以为遇到真爱,结果却发现,男人居然是“牛郎”。

但,她还是没有离开。

为了供养男人,她重操旧业,做三陪,拍AV,没日没夜的工作。

为了留住男人,她甚至两次割腕自杀。

最后得了一身性病,年仅36岁,就病死在家中。

男人对她们来说,就是人生的主宰。

她们低下头,舔着男人的脚,为的,就是得到对方一丁点爱。

这类女人,都有同一个幻想:

她们认为,只要拯救伴侣,就能让对方变成她想要的样子。

为此,她们奉献自己的人生,不惜一切代价。

这种心理,叫做“救世主情结”。

拥有“救世主情结”的女人,都极度偏执。

面对出轨,她们联合伴侣,击退小三;

面对忽视,她们主动出击,强行连接;

面对家暴,她们假装没事,佯装幸福。

唯独一件事,她们不能接受,就是分手。

分手,意味着,她们牺牲一切建立的美好梦想,毁于一旦。

每个人在亲密关系中,多少都会浮现过,拯救对方的念头。

但,这种念头的强烈程度,正常人是1-3分,“救世主情结”的人是10-15分。

这种超乎常人的拯救欲,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 、分离失败。

拯救欲的产生,始于母婴关系的分离失败。

婴儿诞生时,凭借弱小的优势,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人第一样学会的,是索取。

随着年纪渐长,孩子就要开始学习,如何分离。

这时,一个健康、和睦、亲密的家庭,能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全的成人。

但,面对家庭的各种变故,比如:工作繁忙、关系恶劣、争吵离婚、各自建立新家庭,还有新成员的加入……

大部分父母,都无法保证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如此一来,孩子就会陷入分离焦虑,变得极度没有安全感。

二、边界不清。

原生家庭是没法选择的,每个人都只能接受,不管是多么糟糕的境遇。

但,长期压抑的不安全感,总会有爆发的一天。

所以,带着不安全感长大的孩子,就会把这份不安全感,继承到亲密关系中。

小时候不能留下父母,那么,在亲密关系中,就要拼尽全力,让对方留下来。

小时候不能拥有完美家庭,那么,长大后,家庭的完整和美满,就会成为一生的追求。

他将父母没给到的,全都寄托到伴侣身上。

三、移情投射。

心理学认为,一切关系,都是与自己的关系的投射。

可以发现,拯救者很容易被无能的人吸引。

背后的原因是,拯救者将自我需求,投射到伴侣身上。

他看到无助的人,就会心痒痒,忍不住去怜悯和帮助。

他以为看到的,是对方的无助,其实真正看到的,是自己内心的呐喊。

拯救者拯救的,不是伴侣,而是小时候被辜负的自己。

四、道德勒索。

拯救者的另一副面孔,是控制者。

拯救的行为,其实是为了在亲密关系中,抢占道德高地。

“我都为你牺牲这么多了,你难道不能为我做点什么吗?”

“我是爱情里的付出者,所以千错万错,都是对方的错。”

这是拯救者常有的念头。

他总是自顾自地牺牲,为的是对方能够满足他的要求。

然而,亲密关系中的“救世主情结”,只能带着两个人,奔向死亡。

亲密关系,就像一个天平。

要保持天平的平衡,需要的,是两个差不多的人。

所以,心理学常说,一段好的亲密关系,追求的,是共同进步。

如果,天平的一端,不断地增加砝码,另一端无法持续跟上,那么这段关系,就会失去平衡。

结局,只有两样:

要么,跟不上的一方,不堪重负,逃离;

要么,施压的一方,无法承受,毁灭。

对“救世主情结”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寻找新的寄托,而是回到内心,找到深处里,正在无助哭泣的内在小孩。

也就是,童年被辜负的你。

那个小孩,才是你真正需要拯救的人。

找到他,抱抱他,亲亲他,然后告诉他:

“对不起,这么多年,我都忘了保护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