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核心素养时代,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学习力?

 人生拼图 2019-11-07
许兴亮
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
核心素养时代,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学习力成为教育聚焦的热点。近期,我参加了一场关于学习力的高峰论坛,聆听了专家们对学习力的解读和阐发,引发了我这一论题的深入思考:核心素养时代,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学习力?
“学习力”一词最早出自1965年美国系统动力学的奠基人——福瑞斯特教授写的《一种新型的公司设计》。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学习力逐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应运而生的一项前沿的管理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核心素养时代,学习力成为核心竞争力。谁能迅速提高自己的学习力,谁就能迸发出新的创造力,谁就能获得发展的主动权并获得竞争的领先优势。由此可见,作为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对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而言,学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问题的关键是,核心素养时代,我们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学习力?对此,日本有学者认为,学习力分为三个层次:实现力,即:一定时间内找到正确答案的能力,也就是应考力;思考力,即: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可以理解为审辨性思维能力;创造力,即:运用个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观照我们的中小学教学,过分重视了实现力即应考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思考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这是导致国内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我认为,核心素养时代,作为核心竞争力,学习力应当指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的综合表现。学习动力是指学习主体进行学习的原动力;学习毅力是指在学习中具有的持久力,包括学习精神、学习心理素质、学习自控力等;学习能力是指学习主体根据条件的变化,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其中,创造力是学习能力的最高境界。高中新课程方案中把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科三维目标的综合表现,我们可以这样界定:知识能力是学习能力目标,过程方法是学习毅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习动力目标,学习力是三者的综合表现,是学科育人的具体化。
因此,核心素养时代,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一是学习动力的培养,即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育人目标。学科教学中的“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教学过程中的“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中的“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社会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深处确立起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这是学习力培养的动力系统。
二学习毅力的培养,即落实过程方法的育人目标。苏轼在《晁错论》中提出:“古今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惟有坚韧不拔之志。”圣人孔子在《论语》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可见,学习毅力培养的重要。培养学习毅力,既要注重授人以渔的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专注力,培养其弘毅致远、坚韧不拔的学习意志。这是学习力培养的操作系统。
三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多方面的,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是由10种思维智能构成的,它们分别是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理解力、推理力、想象力、思考力、洞察力、内省力、创造力。前五种属于人的基础思维智能,后五种属于人的高级思维智能。基础思维智能可能帮助人们学习知识,但要运用知识、创造新知识则必须依赖高级思维智能。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重视的仅仅是基础思维的培养,而缺乏高级思维的培养,这是导致我们的学生不会思维、不能创新的根本原因。再从目标教学理论来看,掌握学习具有六个层次的目标: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因此,学习能力的培养,就要落实这六个层次的育人目标,尤其是强化“应用—分析—评价—创造”高阶思维的培养,这是核心素养时代深度学习的根本要求,也是学习力培养认知系统的必然选择。
总之,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应是核心素养时代学习力培养的基本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