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藏线上的“死亡路段”:通麦天险

 马兴鹏 2019-11-07

藏线上的“死亡路段”:通麦天险

位于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县东部和波密县的交界处排龙乡,是帕隆藏布河的名称来源。该乡有一段14公里天险,号称“通麦坟场”,也有的人统称为通麦天险”(有的人细分为通麦天险—排龙天险),是川藏线最险的一段路,虽然该段路只有14公里,但平均要走两个小时左右。

这里号称“亚洲第二大泥石流群”(甘肃省舟曲县号称亚洲第一大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地带),行走川藏南线,沿线的山体土质较为疏松,高山滚石难以预料,且附近遍布雪山河流,一遇风雨或冰雪融化,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加之路窄导致错车的空间极小,故通麦、排龙一线有“死亡路段”之称,走过这段路的人都说“川藏难,难于上西天”。

  

川藏线经过了通麦镇,从通麦大桥 开始的这段路,异乎寻常的艰难,比通麦镇之东的古乡沟险路还要险。一边是帕隆藏布江,一边是深渊、高山滚石、泥石流等。路窄导致错车的空间极小。帕隆藏布江紧贴路边或悬崖之下。那些悬崖上的石头总有摇摇欲坠的感觉,并且很多新鲜截面表明刚刚有石头脱落。旁边的疏松山体经常有落石掉下。

这是一段让司机谈“路”色变险路。据说,建成通车后,已经有发生了数千起车毁人亡的严重事故。例如,2003年7月21日,来自北京的骑行者经过通麦天险时被飞石砸中头部,不治身亡。2012年6月16日夜间,一辆依维柯中型车在经过通麦天险的老虎嘴 路段时,掉入帕隆臧布江中,10名乘客全部被江水冲走而遇难。

下行车辆行驶到拐弯处,如果和上行的车辆在此交汇,由于彼此看不到对方,下行车往往由于惯性,使车辆失去控制。最恐怖的后果就是径直冲下山崖,调入江中。安全驶过老虎嘴后,虽说路面还比较平整,但是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严防对面突然出现的车辆,这里又是两车迎面相撞的事故多发地带。

在不适合错车的路上强行错车,外侧车辆会发生坠崖的惨剧。

从进入通麦天险开始,就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仙人一般,既要保持车速提防山上滚落的飞石,又要观察路面宽窄和即将交汇的往来车辆。

有武警四支队年轻官兵们常年负责着修建维护着这条道路。

通麦镇是川藏线上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镇了,就是由于有川藏公路,才形成的小镇。镇上居民加商人一共只有十几家。通麦现官称塘麦,据说是1989年改的,但人们仍习惯称之为通麦。通麦位于西藏自治区波密县境内,是个气候宜人的地方,海拔只有1800多米,属峡谷地段,丰富的雨水常将谷地两侧的山石冲垮,

老虎嘴容易堵车,一般在上下午车流量集中的时候,排龙路很烂,炮弹坑多,整个通麦路上碎石多,白天跑起来灰蒙蒙的。

通麦天险最奇险的路段,是闻名川藏线的“肠梗阻”路段(国道318线102滑坡群和通麦至105道班段),全长3.4公里,至少要走半小时左右。如果遇到滑坡、水毁、塌方路段,道路被阻断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时间更是无法估计。

附录:排龙天险

从波密县走向排龙乡和鲁朗镇,紧接着通麦天险的是排龙天险,以险峻奇绝闻名于世,与通麦合称“死亡路段”。千仞绝壁,飞瀑直泻,驱车于此,等待大家的是恶劣路况的极限,险、窄、陡、泞一应俱全,并随时面临泥石流和塌方的险境,可谓险象环生。征服排龙天险,对于勇气以及驾驭能力都是一次非凡的考验。

当地人介绍,通麦天险(和排龙天险)就是一个大坟场。在这段14公里的死亡道路上,每天都有事故发生,每年都有很多车辆坠崖报废,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甚至有些人永远消失在这条帕隆藏布江中。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山体、路基构造,使这段路每年都被损毁。虽然年年都修,但终不能抵挡恶劣的自然条件对这段路的严重毁坏。

通麦大桥

通麦大桥是川藏公路318国道的咽喉工程。大桥设计为双塔双跨悬索桥,跨越帕隆藏布江的支流易贡藏布,全长258米,主跨为210米,高31.5米。

原来这里有一座永久性的钢筋水泥浇筑的大桥,2000年4月9日西藏易贡湖周围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特别是易贡湖水溃坝暴泄后,通麦大桥及附近的一些公路被冲毁,川藏南线交通完全中断,墨脱、波密、林芝三县90多个乡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

之后修建的通麦大桥是一座临时保通性工程该桥的建成使中断的318国道又得以畅通。

在此期间通麦大桥驻有部队,大桥两头都有全副武装的士兵看守,每次只限一部车过桥梁,车辆过桥时,可以明显感觉铁索桥在颤抖。

但是,2013年8月2日23时30分,通麦大桥垮塌造成一货车坠河,至少4人坠江失踪。失踪人员生还希望非常渺茫,其中包括徒步川藏一男一女两名驴友。作为川藏线的咽喉重地,大桥的垮塌,将使西藏大动脉 川藏线再次中断,要等一个月以后才能通车。

目前这一路段正在进行道路改建工程,以后从波密去林芝会有五座隧道避开排龙天险,而通麦天险将由一座钢筋水泥斜拉桥跨越。

没走过318,就不知道川藏路的艰难;没走过318,更不知道中国最美的风情走廊。

交通信息

自驾:

八一镇-巴宜区城-色季拉山盘山公路-色季拉山口-鲁朗林海观景台-鲁朗旅游村-鲁朗镇-拉月藤网吊桥-排龙天险-一线瀑布-通麦大桥-通麦天险。

整治改建

通麦天险,这个“肠梗阻”的改建工程于2012年底全面开工,包括新建通麦特大桥、排龙沟特大桥和数座隧道。原来二十来公里的烂路减到5公里多,取而代之的是穿山的隧道和跨河的大桥。

2016年3月、4月新闻《川藏公路“通麦天险”解除“肠梗阻”》、 《川藏线通麦天险的“死亡路段”已不复存在!》、《[好消息]来西藏你还在为通麦“卡脖子”路段担忧吗?从今天起NO!》报道:4月13日,以“五隧两桥”为主的川藏公路通麦段整治改建工程正式通车,标志着国道318川藏公路西藏境内路段黑色化全部完成,川藏公路西藏境内举世闻名的通麦“卡脖子”路段成为历史。天堑变通途,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小伙伴们快送上掌声!

帕隆藏布江上云雾缭绕、翠绿满山,业已建成的迫龙(排龙、帕隆)沟特大桥飞跨有世界第三大峡谷之称的迫龙藏布大峡谷,格外宏伟。汹涌的易贡藏布上,通麦悬索吊桥、汽车保通便桥和新建的256米单跨单塔悬索桥,三桥并列,成为西藏公路交通发展的见证。

当天,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主席洛桑江村宣布:川藏公路通麦段整治改建工程全面完工,正式通车。标志着国道318川藏公路西藏境内路段黑色化全部完成,川藏公路西藏境内举世闻名的通麦“卡脖子”路段成为历史。

川藏公路通麦段处于“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极易发生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故有“天险”之称。由于受频繁的地质灾害影响,川藏公路通麦段沿线交通经常受阻,严重制约川藏大通道的正常通行,威胁过往车辆及人身安全。通麦段整治改建工程列为自治区“十二五”重点项目,总投资近15亿元。

川藏公路通麦段整治改建工程:分为102滑坡群整治改建工程和通麦至105道班整治改建工程,全长约24公里。102隧道、飞石崖隧道、小老虎嘴隧道、帕隆1号隧道、帕隆2号隧道和通麦特大桥、迫龙特大桥“五隧两桥”穿山跨河,取代了原有危险难行路段,成为川藏公路新的地标性景观。整个通过时间由过去的2个多小时缩短到20分钟,更加安全便捷。

是不是完全没有风险了?不是,这一带属于西藏易贡国家地质公园的南部地带,处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叉地带,地质复杂而活跃,容易有不稳定地质现象的出现。整治改建只是大大减少了路线的危险级别,没有取消不确定的地质风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