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手下最牛的三员猛将, 常遇春排在第二, 第一是他

 闲情漫步123 2019-11-07

历来的开国帝王,无不手下猛将如云,但若细究起来,其实许多根本就不属于猛将范畴,而应属于统帅。比如朱元璋手下第一将的徐达,率军东征张士诚,扫平漠北,但他的身份其实是司令官,也可以说是元帅。

还比如朱文正,堪称铁闸,守孤城一战惊天下,却以防守见长,也不能称为猛将!因为真正的猛将,从来都是冲锋陷阵在先,攻城拔寨勇不可当,所以用这个标准衡量的话,那么在朱元璋手下猛将排行榜上,这三人则应排在前三位。

第三猛将:傅友德

傅友德比较传奇,是普通士兵成长起来的,参加了红巾军七年后,才以部将的身份随着李喜喜入关,却很快兵败。傅友德便投到了明玉珍手下,也是遭到轻视。傅友德一怒之下,投奔了陈友谅。

对陈友谅必须要多说两句,此人做事心狠手辣,信奉拳头解决一切,先杀上司徐寿辉,然后竟然称帝了。这让傅友德非常失望。在朱元璋攻打江州时,傅友德便归降了朱元璋。

由于他就是一普通将领,朱元璋也没太在意他。哪料他却说出了一句:“我可算遇到真正的明主了!”一句话引来了朱元璋的侧目,提升了傅友德。公元1363年,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开始了,这堪称是赤壁之战的翻版,朱元璋以弱胜强最关键的一招,就是用了火攻,且运气超好,还来了“东风”。

傅友德便是在这此大战中,尽显猛将本色。史载:德(傅友德)操轻舟荡其锋,身被数创,战益力,手杀数百人……但这仅仅是开始!一年后再战武昌城,傅友德亲率一百敢死队,攻下蛇山,被流箭射中脸颊,肋下,仍不退缩,直至拿下武昌……

洪武四年,又攻入四川,干掉了当年明玉珍所创建的大夏国,用这种方式,回报了当年明玉珍的轻慢,以至于朱元璋在《平西蜀文》中道:友德功为第一。

《明史》也赞傅友德是:身冒百死。自偏裨至大将,每战必先士卒……一句话便勾勒出了一代猛将的风采!

第二猛将:常遇春

大明开国诸将,论名将、猛将、哪怕是统帅,若没有常遇春在其中,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只有常遇春才配称朱元璋手下第一大将!只可惜本文是讨论猛将,所以常遇春只能屈居第二,理由会在后面说明。

常遇春,铁血大明的一个标志性名字,被定义为“永远的铁血先锋”,《明史》都把徐达和他并列为传,放在开国诸将中的第一篇。由此也可看出,常遇春该多牛逼。

且常遇春除了勇猛猛外,还有一项绝技,这就是射箭。最经典的战例,依然是跟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中发生,当时陈友谅手下,有位猛将叫张定边,见战局僵持不下,便率三艘战船,直扑朱元璋的旗舰。

这堪称是一次斩首行动,任何人都没料到。当反应过来后,朱元璋手下的战船立刻包围了这三艘敌船。哪知根本拦不住,张定边不但冲了出来,还连斩朱元璋手下三员大将。惊得朱元璋急忙要逃,可他的旗舰船身大,转身慢,在惊慌中给搁浅了。如今张定远马上就要来了,其他战船想救援,根本来不及了,就连朱元璋都已绝望了。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时,突然一箭飞来,正中张定远,虽没要了他性命,却使张定远失去了战斗力。张定远只得咬牙切齿地命令撤退,竟安然撤出。

这只箭是谁射的,正是常遇春。原来他的船就在朱元璋旗舰附近,当时所有人都懵了,救援朱元璋来不及了,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家来个擒贼先擒王。但常遇春却已是弯弓搭箭,一声大喝:“告知我,哪个是敌主将?”有人连忙告知。常遇春这才一箭命中张定远,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射伤敌主将,救了朱元璋。

何为猛将?陈友谅手下的张定远,三舰闯阵,连斩三将,差点活捉朱元璋,这已是猛的让人目瞪口呆了,但强中更有强中手,常遇春一喝一射完败之。

第一猛将:朱亮祖

常遇春这位大明铁血先锋,就已让人闻其名胆寒了,那么谁能战败常遇春,显然就能凭此一战,登上第一猛将的宝座。有这样的人物吗?有!此人便是朱亮祖,且还是在单挑情况下,打伤了常遇春!

那是公元1357年,朱元璋率军围攻宁国,《明史》载:亮祖突围战,常遇春被创而还,诸将莫敢前……即,朱亮祖突围,遇到了常遇春阻拦,二话没说两人就斗在一起。常遇春不但战败,还被人家打伤,吓得其他大将,再也不敢上前阻拦。

面对这样的猛将,朱元璋立刻动了爱才之心,随后亲自来到前线督战,最后终于擒获了朱亮祖。朱元璋问:“小子,现在你生死掌握在我手中,你想怎么办?”朱亮祖道:“关我屁事。你想杀就杀,想砍就砍呗。”朱元璋笑了,亲自解开绑绳,表示,我哪舍得杀你,跟我干吧。就这样,朱亮祖成了朱元璋的手下猛将!

但可惜,朱亮祖虽“勇悍善战而不知学”,即朱亮祖虽冲锋陷阵,悍勇冠三军,但他却即不看书,也不读报,最终在后来,触犯大明法规气得朱元璋,一通鞭子把他给“鞭死”了……也算是有始有终吧,连死法都堪称一个猛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