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 冬 | 秋未尽,冬已来

 Zhanjh1936 2019-11-07

/立 冬 /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

遍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作冬藏。

回温天气,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立冬却如约而至,没有晚也没有早。秋冬之交,迷离交错,寒风乍起,恍惚之间,才惊觉,呵——冬天来了啊。

水始冰,地始冻,

芳草化薪,蛰虫休眠,

万物始收藏。

橙橘登,山药乳,

西风作北风,秋冬气始交。

芦始荻,朝菌歇,

清霜冷絮,枯树吟独。

逐光暖行、庭前负暄,

今宵寒较昨夜多。

待月半、风孤,

拟约寒炉美酒叙旧诗,

闲话暖阳小火炉。

立冬,十月节。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为四季末尾,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传统上习惯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冬”字形状颇为奇特,《说文解字》中说:“冬,从仌从夂。四时尽也。”但这一说法并未全尽“冬”字的含义。

| 冬 = 终 |
其实早在甲骨文时期(见上图),人们用一段丝或一段绳子的两头都打上了结(两头的两个圆圈)的形象来表示“结束”的意思,于是诞生了汉字“冬”,是“终结”的意思。甲骨文时期的“冬”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专表季节的“冬”和专表终结的“终”两个字。
其实,说“立冬”是进入冬天的开始,并不严谨。科学地讲,我国在气象学意义上的“入冬”要在“立冬”后20日左右。所以“立冬”至“小雪”节令这段期间往往天气晴好,一些果树会开二次花,呈现出好似春三月的暖和天气,因谓之“小阳春”。白居易在 | 早 冬 |中就这样形容小阳春: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初候,水始冰|
立冬之日,水始冰。冰寒于水,冬寒水结,是为伏阴。
|二候,地始冻|
立冬之后五日,地始冻。冰壮曰“冻,霭霭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再五日雉入大水为蜃,与“雀入大水为蛤”相对应,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
《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