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子铺:细石器文化南进的路标

 Kath2633 2019-11-07
年前故地重游,前往踏查离别三十年的四川广元中子铺遗址。一下飞机,就感觉一切都已经改变,如果没有广元市文物干部的陪同,也许我很难找到这个本来非常熟悉的遗址,这么多年过去了,嘉陵江变了,秦蜀古道变了,中子铺也变了。一个偏远的山中小镇,现在是高楼林立,厂房栉比,高速公路与高铁并行穿过,大大改变了模样(图一)。
 

图一 面前这座小山就是 30 年之后又见到的三脚蟾
 
在南北飘满雪花的大山之间,在楼宇环绕的峡谷,我们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找到了中子铺镇边的那座小山,那是中子铺遗址所在的地点。
 
1、小山上的大情怀
 
这座不高的小山,因为山脚耸立的楼群和山腰串行的高速路,显得比印象中的更加矮小了一些。这座山是一座独山,因为平面近三角形,山脚下又环绕着一条小河,就有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叫“三脚蟾”,很形象也很生动。
 
这条小河发源于不远的陕西境内的“龙洞潭”,也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潜溪河”,自东向西一路穿山而来,经号称西秦第一关七盘关入川,流经中子铺,在不远处注入嘉陵江。小河时而平缓,时而变作地下潜流,潜溪河的名字因此而来。小河穿过中子铺,留下一个难得见到的海拔650米上下的平坝,成为古人今人生息的乐土。
 
中子铺处于自陕入川的门户,是秦蜀交通的金牛古道的经行之地,也是历代军兵从汉中入蜀的必经之地。过往军营有时驻扎在山脚蟾周围上下,所以这座小山又有营盘梁之名。营盘梁独立于潜溪河谷底中心,不与其他山体交接,山高不过100米,海拔660米上下。山体表面积约13000余平方米,山势并不陡峭,南北均有缓坡可登临。
 
中子铺的得名,据传也很有故事。唐代安史之乱时玄宗李隆基避难入川,一天夜抵三脚蟾附近,月上中天,夜过子时,见红云缭绕,闻金桂飘香,天子大喜,乘兴口占《夜题中子》诗云:“中天玉蟾辉如银,子规夜半无啼声。彩云祥雾铺五里,金辇银靴走锦城。”连日奔波的他似乎是松了口气,感觉离成都不远了,其实还远着呢。坊间传说因这诗句首有“中”、“子”二字,于是那儿的驿站就有幸得名“中子”,将信将疑吧。
 
唐玄宗过后,过去了1234年(这个数很好记),1990年中子铺来了一支考古队,当然并不是为了考察唐皇行迹。我当时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考古队队长,得到由广元传来的信息,当地文物干部唐志工发现了一个细石器地点,我心头一震,不知信息的可靠性如何,但直觉是值得往广元走上一趟。
 
在前人构建的知识体系中,细石器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这样的词汇联系在一起,而广元一带属长江水系,属于大南方农耕文化区域,细石器怎么会出现在那里?虽然在广元文物管理所已经看到了唐志工采集到的细石器标本,虽然那千真万确就是非常典型的细石器,我还是觉得事出蹊跷。带着这莫大的疑惑,我急切地随着唐志工登上了三脚蟾。
 
这山环水绕的三脚蟾,独占河谷中心,如擎天柱一般耸立在那里。感觉高山远水,都不过是它的陪衬。山不树古木,却有一股灵气发散。崖不显巨石,却有一种傲气鼎立。登上山顶,未及观景,急于寻找觉得可能只会出现在梦中的那种古物。
 
山顶面积不大,但有一片相对平坦的田地,田地上还立着没有收获的庄稼。在这片庄稼地里,没有太费眼神,在黄土地上很快就见到了许多黑色小石块,就是它们!这是一种坚硬的黑色燧石,正是制作细石器的常规原料。很快眼前就出现了长得很标致的细石核和细石叶,一片两片,一块两块,一会儿就有了近百块。
 
很难得在田野获得这样的兴奋感,可以再加上无比、十分这样的修饰形容这兴奋感。不必疑惑,也不必纳闷,这里发现了细石器,千真万确!这个发现显然具有打破现有学术框架的节奏,我们需要花时间来接受它,理解它。
 
站在三脚蟾山顶,贪婪地看着这些小石块,我如获至宝。手捧着这些细石器,我想到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这些细石器是什么性质的遗存,它们为何出现在山顶?因为石核、石屑与石器集中共存,初步判断这是一处细石器制作场。但又为何要选择在这座山顶造器,却让人百思不解。
 
这小山顶并不适于长时间居住,也没有必要在此选址建村立寨,附近有更合适的地势可供选择。但是作为一种举行某种仪式的场所,这里却是一个绝佳选择。
 
我有一个大胆的推测,细石器的制作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手艺,成功比率是不一定的,古人很可能觉得除了主观技艺之外,借天地之灵气也是必然的,所以对制器场所会有选择和营造。而三脚蟾小山,也许就是理想中的一个选择。后来我在内蒙古戈壁滩发现大型细石器制作场也正是选择在高敞之处,道理应当是相通的,制作材料有选择,制作场地也有选择。
 
想到这里,我觉得当初的细石器制作者,一定感觉得到了这座小山赋予的力量。我也相信,这小山上曾经抒发过一种大情怀,那是细石器制作者的大情怀。我相信当时在山顶举行过某种祈祷仪式,虽然举行过的仪式细节无法了解清楚,但我相信这座山一定是作为圣山进入到了史前人的信仰中。
 
天地有灵,先人来过。当地政府筹划在中子铺建博物馆,建考古遗址公园,保护那一座三脚蟾,是完全必要的。山不在高,有古即灵,有古就一定要保护好(图二)。
 

图二-1 三脚蟾

图二-2 三脚蟾附近景观
 
2、初识细石器制作“高科技”
 
细石器是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出现在史前的,可能许多人觉得这说法过于夸张,石器时代会有什么“高科技”?又有什么需要用得上“高科技”?
 
我这里将高科技打上了引号,虽然只是一种比喻,但作为那个时代的产业,细石器的制作是可以称得上高科技的。在此当然用不着细述这个技术,有许多研究者有过研究和实践,可以体会到这是一个很难学好的技术。细石器我们常人没有人会打制,用心学习也未必能学会,也很难把握高成品率产出。
 
史前细石器生产已经作坊化,表明它是一种专业生产,由专业人员承担,不是谁都可以随手制作。
 
中子铺的细石器遗存,就表现有这样的作坊性质。专门的技术,专门的人员,专选的石材,特定的地点,这些要素具备了,一个作坊就建立起来了。
 
说这制作细石器是专业化生产,还因为它有流水作业性质,专业人员之间还有细化的分工。细石器加工的主要目的,是剥取长条形石叶用于制作骨柄刀刃。获取石叶,选材是第一道工序,然后是打制毛坯、修理脊线、剥制石叶。每一道工序都很重要,当然最后剥取石叶是最关键也是最见效的,工艺最难,高科技就表现在这一步。
 
在中子铺采集到的近千件细石器标本经过初步整理,我很快写成报告《四川广元中子铺细石器遗存》,发表在《考古》杂志1991年第4期。
 
初步认为中子铺细石器遗址属新石器时代偏早阶段,与细石器共存的陶器同陕西地区“前仰韶文化”中的陶器较为接近,如带柱状实足的三足器等。说明这类遗物可能与米仓山以北的新石器文化有关。但前仰韶文化中并不见有以细石器为主的遗存,所以中子铺的细石器不可能来源于陕西的前仰韶文化。
 
初步研究认为,中子铺细石器类型丰富,制作技术较为成熟,石核有楔形、柱形、锥形等,分圆体和扁体两大类。中子铺的细石器,不论石核、石叶和石器,形态较为固定,都有比较明确的用途,是独具特点的细石器文化遗存,它很可能代表了四川盆地及盆周地区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早期这一时期的文化面貌,建议命名为“中子铺文化”。
 
当然这初步认知仅是采集材料的研究结果,更全面的认识还有待发掘获得资料的深入研究。
 
当时还推断中子铺细石器中的锛状楔形石核、斜底柱状石核,少见或不见于国内其它地点,特征比较鲜明。更重要的是,中子铺细石器的发现,使我们开始推测秦岭、黄河以南,在长江流域也有丰富的细石器遗存,并且可以看出与华北存在一定区别,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它的起源与传播路线,是需要探索的重要问题(图三)。
 

图三-1中子采集细石叶

图三-2中子铺采集细石核

图三-3中子铺采集细石核
 
3、发掘确认细石器制作场遗址
 
为着对中子铺细石器遗存了解更全面,特别是要了解地层堆积,1990年4月和1991年10月,四川考古工作队在中子铺进行发掘。发掘面积1100平方米,发现了原生地层堆积,确认中子铺遗址为一处细石器制作场。发现一些灰坑和灶坑,没有见到居址遗迹。灶坑和灰坑中发现有与细石器共存的夹砂红褐陶片,表明这一批细石器的年代已属新石器时代。
 
发掘共出土细石核、石叶、石锛、石片、刮削器等文物共1万余件,其中有细石器标本1400余件、可供观察的细石器标本500余件。
 
遗址的上层还发现了一些斧、锛、刀、凿、磨盘等磨制石器,和一些夹砂红褐陶、灰陶及少量泥质红陶片,陶片火候不高,陶质疏松,器表多饰绳纹。器形大致有罐、碗、圈足器、小三足器等,以平底器为多,具有新石器时代较早阶段文化的某些特征。
 
发掘证实,中子铺遗址包括了早、晚两期文化遗存,其中以细石器为代表的遗存是主要内涵,发掘确认这是一处细石器制作场遗址。
 
这是南方地区细石器文化考古空前的大发现,对它的认识,对它的意义所作的评价,我们放到后面讨论。
 
时光变换三十载,尽管觉得中子铺如此重要,我们却雪藏了它这么多年。没有及时整理报告的原因,也有些无奈何。我与搭档叶茂林在中子铺田野考古结束后,又被迫多次作时空穿越,从大西南转战大西北,承担了更加繁难的野外工作。如果不是广元动议筹建中子铺博物馆,在这旧事重提时我觉得自己已经淡忘了那座三脚蟾独山了。
 
在筹建博物馆的前期资料准备中,急切需要了解发掘成果。离开中子铺,与广元文物干部协商了一个应急办法,先写成一个大模样的发掘资料集,接着整理正式报告。所以这里公布的部分成果和初步讨论,都属个人认知,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最终要以正式报告为准。
 
4、一样的石头不一样的风格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高科技,细石器制作技术便是石器时代的高科技之一,这个是重复了一下前面的说法,也是表明这个说法还是值得重视的。
 
虽然细石器的原料就是一些小石头块,甚至可以说也是通用的原料,但一样的石头却会表现出不一样的风格,就看它落在什么人的手里。
 
中子铺细石器遗址出土细石器多以黑色燧石为原料,另有少量的石英岩。因为三脚蟾山体发现有这样的燧石块,我们有理由推测当初中子铺人是就地取材。或者说他们是发现了原料后,就地生产制作细石器,也是两便,到时只需运出成品即可,这样明显是降低了生产成本。
 
我最近经过翻检初步整理的发掘资料,又获得较为系统一些的认识,重点观察了细石核的形态,还真的觉得具有不一样的风格。
 
中子铺的细石核类型,可分为方体、类方体、扁方体、圆锥体和类楔形,以前三类方体形数量较多,也说明坯料多数应当是方体形。类楔形是不典型的楔形,核体也比较厚实,数量较少。圆锥形石核多数属废弃的终极石核,数量也不少(图四-1~5)。
 

图四-1方体石核

图四-2类方体石核

图四-3类楔形石核

图四-4扁方体石核

图四-5圆锥体石核
 
如果按照石核形态工序作动态分类,又可以分为坯料石核、初级石核、高级石核和终极石核四种。
 
在细石器制作场发现的坯料石核形态有方体、圆体和三角形几种,数量并不多,表明第一工序完成后大多数坯料进入到了下一制作初级石核工序。经过修理台面和底边,主要是打制一至多个侧脊,即成初级石核,遗址上真正的初级石核也没有发现,它们都已经进入剥片工序。经过多次剥离石叶,留下许多叶片长痕,但并没有完成全部可继续的剥片作业,这样的石核称作高级石核(图四-6)。
 

图四-6石核坯
 
遗址见到的高级石核数量较多,说明许多石核剥片中途中止,中止的原因可能有技术方面的,也有材质方面的,这样的石核还保留着比较接近坯料的原初形态。那些石叶剥离结束,而不便继续制作的石核,便是终级石核。终极石核一般以圆锥形多见,形态比较规则,模样比较中看。能留下好形态的终级石核,说明操作者技术比较熟练。遗址见到的终极石核数量可观,可见剥片成功产出率也还可以(图四-7)。
 

图四-7石核分级:
1 坯料 2 初级 3 高级 4 终级(2 图选 1)
 
中子铺遗址的石叶和石片的产生主要采用间接法,同时也采用直接法打片。在石器标本中拣选出一件疑似石锤,大小等同一般石核,应当是打制石叶的工具(图四-8)。
 

图四-8石锤
 
剥离的细石叶十分典型,一般两侧平行,背面有一至三条纵脊,形态有尖尾和平尾之分。但是大多为断裂状态,应当是有意打制出的形状,整齐的中段最适合作复合刀具上镶嵌的刀片。
 
细石器工具发现不多,以弧刃刮削器、条形尖刮器、直刃长刮削器以及石核式刮削器为主,也有少量尖状器,此外带刃的小石片也较多,有的带有明显的二次加工痕迹(图四-9、10)。
 

图四-9刮器

图四-10刮器
 
以细石器为主要内涵的中子铺文化,其经济生活形态并不十分明朗,由于中子铺遗址只是一个细石器制作场,没有留下更多的证据用以复原当时的经济形态,但它不具有典型农耕文化特点则是可以肯定的。中子铺文化居民与北方和西藏地区细石器文化居民一样,推测也是以采集狩猎作为主要经济生活手段。
 
中子铺文化的年代据碳十四测定的数据,在公元前4800年~4000年之间,即距今6800年~6000年,推测上限可早到距今7000年前,是四川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5、细石器传统从何而来
 
中子铺是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发现的内涵最为丰富的一处细石器遗址,有自己的特点,将它下层为代表的遗存命名为中子铺文化很有必要。内涵与中子铺相同的细石器地点在潜溪河一线还有几处,但规模型的遗址目前还没有发现,估计在川北附近盆地边缘一带还会有一些分布。在一些较晚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现过典型细石器圆锥体石核,其渊源应是中子铺文化。
 
中子铺文化的发现和确立,为研究中国南部的细石器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研究者一般认为中国细石器工艺的起源是以华北为中心,然后往西、西南、华南传播,南方的细石器传统与华北同一①。事实上包括中子铺文化在内的南部地区的细石器遗存,与华北系统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如石核类型基本不见华北地区的典型船底形石核,楔形石核也不多见,这些都表明细石器的剥片技术存在明显差异。由此可以认为南北细石器工艺并不完全出自同一系统,南方细石器可能也有自己的起源,或者说产生了较大变异。
 
中子铺文化的细石器与华南地区比较,要分辨异同还有一定困难,华南材料不很丰富。有些研究者将中子铺细石器与西藏地区出土的细石器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认为藏北细石器属华北系统,藏南细石器和中子铺细石器都属华南系统,华南系统的特点是软锤技术运用普遍,而这恰恰在华北不见使用②。从这个角度说,南方细石器与华北的差异是明显存在的,两地之间可能没有明确的直接发展关系。
 
对于史前环境与生业形态的考古研究,石兴邦先生在1990年发表《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与生态环境的考察》一文,对历史环境作了动态考察。他深入探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三个经济文化类型的生态环境带,即北部与西部的采猎经济文化带,黄河长江中下游农业经济文化带,沿海捕捞经济文化带。认为气候变化不仅影响生态环境,也影响到人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气候由寒转暖的全新世早期,生态体现了采猎向农业发展的过渡特点,人类向低地向平原转移营建聚落,推动高级采集经济的发展,最后导致农业的出现。“在两大经济文化类型生态环境带之间的接壤地区,形成混合经济文化类型并随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形成文化的变体。这些文化变体的中介类型,正在自然环境和接壤地区成为历史上文化交流的巨大纽带。”环境与文化的动态考察,对考古材料的理解又更入了一步。
 
对中国细石器文化考古特别关注的石兴邦先生,在学界习惯于将细石器仅作为一项石器制作技术传统研究的时候,他主要根据山西夏县下川细石器遗址的发现进行研究,2002年发表《中国的“细石器革命”及有关问题》,认为中国细石器革命完成于20000年前,发生在中国腹地的山林原野之间,它的传播发展导致种植农业的出现,之后为北部沙漠草原地带不适宜农业文化的采集狩猎文化部族保留。“中国细石器革命具有世界性意义,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华北部分细石器族群追奔逐北的动物群向东北亚和西北美陆续迁移,促进了大亚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和建立,使蒙古人种开始向美洲开发和移植。”有了这样的认识,中国细石器文化研究因之有了更开阔的视野。石先生进一步指出,“仰韶和前仰韶时代的农业文化是从下川文化晚期的高级采集文化发展而来”。在高级采集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孕育了农业文化的萌芽,这就是采集农业的出现,细石器的制作正当此用。这样看来,细石器技术的出现,主要与采集农业有关,而非只是与狩猎活动有关,这一点我们许多人在认识上还没有及时更正过来。
 
中子铺细石器遗址出现在大南方,出现在四川盆地边缘,也可能与采集农业有关,也与狩猎活动有关,这与遗址附近的山地谷地环境也非常吻合。中子铺细石器制作场的发现,也为我们探讨细石器工艺传统的南传,提示了一个明确的路标。这个发现一定不会孤立存在,近年来在长江三峡以南也发现了细石器存在的重要线索,进一步指示了细石器文化南进的方向。
 
注释:
①贾兰坡:《中国细石器的特征和它的传统、起源与分布》,《贾兰坡旧石器时代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
②汤惠生:《略论青藏高原的旧石器和细石器》,《考古》1999年第5期。

图文来源:器晤公众号(并在《南方文物》2019年01期上发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