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场盛传和田玉青海料佩戴几年会发灰?和玉大叔揭露发灰真相!

 和玉大叔 2019-11-07

曾经挑选过和田玉手镯的朋友一定会知道手镯中青海料相对来说价格最便宜,青海料做镯子是有先天优势的,毕竟它是一种相对比较清透,更加接近玻璃质感的和田玉,打成镯子以后内部的结构也比较清晰,光线下晶莹透亮,缺陷是青海料过于水透导致颜色很容易发青,又常常带有水线,油润感也比较差,新疆地产和田玉除了贵,品质上比青海料确实有优势。

昨天和玉大叔在挑货的时候,偶遇一位爱玉多年的大姐,见她神秘兮兮的大叔分享:你看我戴的这个和田玉镯,就是好多年前买的青海料,当时不懂呀,真的没有新疆的料子好,大叔接着追问大姐的真实体验,被告知佩戴几年以后,感觉镯子明显就发不好看了,难道青海料“黑化肥发灰会挥发,灰化肥挥发会发黑”的传闻是真的?

是不是商家隐瞒的了什么,当真青海料无论有多白,到最后都会发吗?和玉大叔仔细的观察了一下那枚镯子,东西的确是真的,不过肉眼观察确实颜色有一些雾蒙蒙的感觉,似乎不像柜台上摆放的那些同类玉镯那么光鲜亮丽,这里面究竟有什么隐秘呢?和玉大叔就来和各位分析分析。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主要白玉举例,青海料白玉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那就是透,让你感觉又像水晶,又像玻璃又像翡翠,又像玉髓。再次翻出地矿知识复习一遍,为什么青海料会显得透亮?主要因为含有一种独有的矿物成分——硅灰石,硅灰石是一种单链硅酸盐矿物,自身的颜色就是白色偏灰的,当这种成分掺杂在透闪石当中,相互结合形成一种特殊微晶交织结构,青海料相比其他产地的折射率差值较小,光线漫反射也会降低,说的通俗一点,我们拿一把小米撒到黄豆当中。混杂均匀倒进玻璃罐子观察,杂粮之间缝隙自然就少了很多,光线打进去的时候,损失也少,当然就透亮啦!

会不会是含有硅灰石导致时间长了,颜色就会变灰呢?这当然不可能,青海料与新疆的本地的和田玉成矿因素基本相同用科学说话(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去展现它们的粉晶谱线,结论也基本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如果青海料会发灰的话,那么新疆地产的料子也一样会发灰。

为什么青海料时间长了的确没有新疆的料子那么好看?和玉大叔也思考过,认为主要还是“成也硅灰石,败也硅灰石”,青海料毕竟清透,在盘玩的过程中无论你如何细心保养,手上的油脂覆盖在玉件表面形成氧化膜,长此以往一定会改变料子表面光线的漫反射效果,既然透明的效果减弱了,从视觉上自然感觉是有点灰扑扑的。再加上青海料的料子本身感很强,一旦稍微有些脏,减弱效果比较明显,这也是导致看上去发重要心理因素之一。

作为新疆本土和田玉行业从业者来说,和玉大叔讲真并不是特别愿意揭穿这个真相,毕竟卖本地料的商家更希望大伙觉着青海料本身就会发进而多去购买新疆的料子,科学就是科学,传世文化也要去伪存真,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加了解丰富多彩的和田玉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