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它”一夜之间成全民热词,手中的和田玉该怎么盘呢?

 和玉大叔 2019-11-07

最近网络上有个词特别的火,叫“盘他”,这热潮最早源于一位抖音用户拍了一系列盘玩各种东西的视频,并且让大家猜测他盘的究竟是什么玩意,第一个猜对的就可以获得奖品,后来这个梗被德云社参加相声有新人的相声新人引用,一句干干巴巴的,麻麻赖赖的,一点都不圆润,盘它”引发哄堂大笑,大众推动之下“甭管什么东西,盘他”一夜之间成为了网络热词。

中国人玩玉的历史甚至比有记录的中华文明还要久远,只不过在远古时期玉石制品是神圣的法器,不是人人都可以盘的,中国人一直到了明朝,才开始在民间出现了一些大概手心大小的玉石饰品,比较适合拿在手里玩,只是做工较为粗陋,远没有今天的“盘它”概念这么被普罗大众认可。

和田玉被“盘”了几千年,也没有像今天这般火爆过,可见互联网的传播速度之快,别管什么和田玉,都要盘吗?今天和玉大叔就以大家最爱盘的手把件,讲讲最需要盘的和田玉如何正确的盘

说起“盘”,大家肯定都能记得许多影视作品中描写老北京人的闲适生活:老人们手里一定要握两个大小合适的核桃,上浆均匀光滑,呈琥珀色,每天飞速转动之下,既锻炼了手,又有减压的效果,现在的年轻人不爱玩核桃了,于是一种新型的减压神器——指尖陀螺应运而生,不管是古朴的核桃,还是金属的陀螺,在转动摩擦中,这个“盘”字的精髓少不了与人的接触,只有带上人的印记,才能被称之为“盘过”。

和田玉的老玩家,基本人手一个把件,好把件就像木头串一样也是和田玉玩主的特征,手里握个东西,心中不慌,由于和手时时接触,把件往往也是包浆最快的和田玉,我们就学学老师傅是怎么盘的吧!

比较讲究的老师傅一般都是这么玩的,首先拿回来咱先不着急玩,温水里面泡一泡,目的是先给玉件洗个澡,刚买回来的和田玉往往上面涂了水蜡,看起来水润,其实都是假油润,泡过之后就知道玉件有无瑕疵,但是要记得,和田玉最好不要随意和肥皂之类的碱性洗涤剂接触,免得在表面上留下难看的痕迹影响光泽度,接着擦干就可以进行盘玩了,咱也不说那么复杂的白手套、什么布袋子糠壳盘玉,就用手,只记得一点,洗干净手就行!

盘玉盘好了是油光锃亮的,表面的氧化膜给人一种倍感滋润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人养玉”了,很多玩玉的糙汉子,自己的脸上连大宝都不涂,把心爱的手把件倒是玩的油光锃亮的;但也有些对皮肤保养比较在乎的“体面人”,却把和田玉手把件玩的油腻又脏污,除了部分朋友这手汗比较大以外,根据大叔的经验往往都是因为很多人喜欢用脸盘玉,明明用手可以解决的问题,偏要上脸,结果把脏污混合油脂黏在玉石表面,时间一长,玉石表面又有一些疏松的地方,混合了油脂搞的脏兮兮的,盘玉成了刷浆糊,这就很不好了。

说到底,盘玩之道在于模拟自然,放松心态,洗干净了手,慢慢的长久抚摸就是最好的盘,玩玉修心,所谓欲速则不达”,能把手把件玩好了,说明您这品玉的水平到了一定境界了,盘玉事小,修心上佳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