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行业水有多深?新疆和田玉流通的产业渠道里,到底谁才是赚钱大赢家?

 和玉大叔 2019-11-07

和田玉虽然有千年的文化历史,其实商业流通不过才几十年的光景,而且和田玉的商业萌芽说起来非常的有意思,纯粹是因为各地国营玉器厂干了一辈子的老师傅们面临下岗,学了一辈子玉雕实在没有别的出路,不得已带着几个徒弟走向了当时人人不看好的“个体户”之路,没想到竟创造了许多神话。

新疆著名的玉雕前辈马学武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道:“我带的徒弟里面身价上亿的好几个,几千万的可能有几十个了”,这并不是放大话,很多人会以为几十年的时间里,也不过两代人的传承,能创富上千万,如果不是家里有矿,恐怕得是北京有房吧,那么是不是做和田玉人人都暴赚呢?

为了探究这个有趣的话题,我们首先要划分一下和田玉从石头变成消费者手中的商品,究竟要几个步骤,简单说就是挖料——料商——工作室或者玉商—(加工方)—消费者。中间的流程其实无非简单的四五个步骤,今天和玉大叔就来逐个为大家讲述。

首先我们说挖料,为了方便描述,我们就不去聊山料的开采了,因为山料开采也是需要前期巨资投入的,实际上属于采矿业,就是我们讲的“家里有矿”,能有矿的肯定不是一般人我们就不提了。就说说籽料吧,籽料的挖料人,全部都是和田当地的农民,在很多年前,挖料的人群主要是沿河岸居住的乡民,他们在农闲的时候会去河坝捡一捡漂亮的石头,拿来干什么呢?主要是砌墙垒牲口圈,所以直到今天都流传着和田当年部分农村的院墙价值千万的传言。而今天的挖料人都是按劳付工钱的,随着机械化的发展,现在的所谓“职业捡玉人”根本不存在,全部都是选矿机上的工人,专门筛选从河道中被挖机挖出来的成吨渣土,可能几吨的卵石渣土才能选出那么几颗和田玉,十分汗水都不一定有一分回报,不可能是最赚钱的人。

其次就是料商了,大料商往往都是多年经营的玉商,他们积累了很多的工作室和收料渠道,老料商的故事非常多,什么“巴掌大的石头换霸道”这些传闻人人皆知,其实料商群体真正赚了钱的,都是早期屯过料的人,专门租一个不起眼的民房,放了一屋子石头,通过囤积,等待着人民币的增值过程,在北京奥运会之后赚了不少,甚至早年香港和台湾的商人都曾经参与过。

再下来就是工作室和真正的玉石销售渠道——玉石零售店了,工作室作为产销一体的行当,两极分化非常的严重,每年“天工奖”的评选,推举出了一大群国家工艺美术大师,这些“大师”的作品给玉石的赋值是很高的,可能收料几万块,雕完上百万司空见惯,这中间的品牌价值提升就是推动和田玉市场的主要力量,大叔还是非常感谢工作室的大师,没有他们,和田玉可能到今天也就是一个普通的珠宝种类罢了。

最后玉商应该是最赚的人吧,毕竟左手是玉,右手换成毛爷爷了,其实也不一定,不可否认早期的玉商确实有不少发家的人,他们往往和玉雕大师相熟,同时在和田有很资深的收货渠道,只不过自己不动手雕刻,算算到现在年龄也最少是四十往上了,而市场上目前的零售主力军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群,他们很多从苏扬的江南水乡,或者从河南而来,希望借着互联网直播的东风,创造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当消费者手里握着那一块千挑万选喜爱的玉石把玩时,这块石头背后可能经历了好几个渠道的流通,艺术收藏品要想赢必须有产业链的支持,和田玉也就是最近十年才真正通过互联网把产业链打通,在未来的日子里,可能是那些有想法,有眼界的年轻人的世界,毕竟谁第一时间站在了时代的浪头,机会总是给弄潮儿的,您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下您宝贵的看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