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北大荒的玉石传奇:细数那些年东北出产的优质和田玉们

 和玉大叔 2019-11-07

和田玉的许多玉种,前面冠个地名,身价就大不一样了,从以前的俄料,青海料,到现在细分的塔青,且末料等等,甚至是传说中的“95于田料”都是这类的案例,之前的文章大叔曾经给大家多次普及了,和田玉全世界现在都有出产,区别在质量和玉种的优劣,虽然籽料还是新疆独有,可出产太少,这外地的玉料慢慢追随着和田玉的身价,不断的上涨,今天和玉大叔就带大家走出新疆,我们去东北转一转。

经常玩玉的朋友都知道,东北也产优质的和田玉“黄白老玉”、“河磨玉”等,大叔给大家介绍过这几年很红火的“析木玉”,其实东北地区的玉料出产历史也极为悠久,早在新时期的红山文化,远古人类辽西古人就已经开始使用岫岩河磨玉制作玉件了,这个河磨玉算不算籽料一直有争议,因为河磨玉并不像和田的籽料是在水中长时间冲刷的,有一些是从山上滚下来以后,风化形成的基本都有皮色,比如黄泥皮这样的石包玉,严格意义上来讲其实这个属于一种风化+地质运动的特殊外观山料,有一部分勉强算山流水之类的,我们传统的软玉致色都是矿物质沁入,比如铜元素含量高的话就呈现青绿色,当地也有极少数的纯白料子,由于肉质细腻,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但无论成因如何,河磨玉的价格可一点也不低,颜色也分为黄色,绿色以及黄白好几种。

连续两届夺得天工奖金奖的析木玉产自辽宁海城海城河流域,因为获奖一下把河磨玉给带起来了,所以当地肯定要努力开发这宝贝石头,自然海城这个地方不光有析木镇出产,在海城鼓山镇瓦子沟十四队有一个小山包,名为椴树林,自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这里发现了一种油性非常好的白皮石包玉,自合作社时期就以爆破的方式开采,成吨的往南方输送,以黄绿的料子居多,于是这个玉种就被称为了椴树林料。

说起椴树林料成名过程其实并不是地理原因,而是在市场上这种料子就像新疆的“95于田料”一样被各种炒作,本就稀少的存量现在搞的好像到处都有,其实椴树林料是有矿料(就是山料)以及刚才大叔说的“河磨玉”的,河磨玉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不同的地点出产的料子是不同的,这个与流经的河道其中含有不同的矿物质有关,像孤山就以出产绿色的河磨玉为主;而偏岭因为土壤肥沃,含铁比较高,当地就以黄白和红皮的最佳,从外观上有些河磨料是藏在泥里的黄泥皮料,而有些则是在沙子中间埋着的水料,这其中知识点不少。

一条母亲河带来了玉石的美,这椴树林料属于集大成者,属于“别人家的孩子”,几乎集合了好料的所有特征:肉质细腻,颜色正,硬度高密度好,杂质和瑕疵也很少,椴树林料的透闪石含量普遍在95%以上,是非常优质的透闪石玉。经历了破坏性的开采以后,现在就算用挖掘机也不是很容易找到了,东北的当地玉料市场上也充斥着孤山二细冒充的椴树林料,所以说有利益的地方就有贪婪的造假者,和玉大叔为了今天的普及也是咨询了不少前辈,查阅了很多资料,总体说起来东北那边的玉石市场,感觉是另外一番天地,因为玉种和新疆的料子还是有挺大的差别,所以属于比较新兴的玉石原料领域,颠覆了以前对和田玉的认知,希望和田玉有一天也可以融合,最终让所有的玉友都享受到高品质的和田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