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道书画 | 韦声波 临 孙过庭《书谱》02

 知道书画 2019-11-07

韦声波 临 孙过庭《书谱》02

局部

谓必存录,安辄题后答之,甚以为恨。安尝问敬:“卿书何如右军?”答云:“故当胜。”安云:“物论殊不尔。”子敬又答:“时人那得知!”敬虽权以此辞折安所鉴,自称胜父,不亦过乎!且立身扬

名,事资尊显,胜母之里,曾参不入。以子敬之豪翰,绍右军之笔札,虽复粗传楷则,实恐未克箕裘。况乃假托神仙,耻崇家范,以斯成学,孰愈面墙!后羲之往都,

临行题壁。子敬密拭除之,辄书易其处,私为不恶。羲之还见,乃叹曰:“吾去时真大醉也!”敬乃内惭。是知逸少之比钟张,则专博斯别;子敬之不及逸少,无或疑焉。

余志

学之年,留心翰墨,昧钟张之余烈,挹羲献之前规,极虑专精,时逾二纪。有乖入木之术,无间临池之志。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

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

则山安。

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


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曾不傍窥尺牍,俯习寸阴。引班



谢安素善尺牍,而轻子敬之书。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录,安辄题后答之,甚以为恨。安尝问敬:“卿书何如右军?”答云:“故当胜。”安云:“物论殊不尔。”子敬又答:“时人那得知!”敬虽权以此辞折安所鉴,自称胜父,不亦过乎!且立身扬名,事资尊显,胜母之里,曾参不入。以子敬之豪翰,绍右军之笔札,虽复粗传楷则,实恐未克箕裘。况乃假托神仙,耻崇家范,以斯成学,孰愈面墙!后羲之往都,临行题壁。子敬密拭除之,辄书易其处,私为不恶。羲之还见,乃叹曰:“吾去时真大醉也!”敬乃内惭。是知逸少之比钟张,则专博斯别;子敬之不及逸少,无或疑焉。

【物论殊不尔】物:人。论: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看法。殊:不同。意思是:他人不是这处种看法!

【折安所鉴】折:责难,指斥。谓谢安品鉴书法以物论为衡鉴不足为凭也。

【胜母之里,曾参不入】语出《史记·邹阳传》:“里名胜母,曾子不入。”曾子为孔子弟子,以孝称,因里巷名为“胜母”,曾子便不入内,名不顺也。

【豪翰】指毛笔。

【绍右军之笔札】绍:承继。

【箕裘】箕,揚米去糠的器具或畚箕等竹器。裘,皮衣。箕裘原指由易而難、有次序的學習方式。後用來指父親的技藝或事業。

【面墙】指喻不学习而见识浅薄的人。

【后羲之往都】都:都城,建康,今南京。

【专博斯别】专攻与博涉的区别。

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味钟张之余烈,挹羲献之前规,极虑专精,时逾二纪。有乖入木之术,无间临池之志。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

【味钟张之余烈】馀烈:犹谓遗留下的功业,功绩。

【挹羲献之前规】挹:牵、拉,引称引。晋郭璞《游仙诗》:“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时逾二纪】二纪:指二十四年。古代称十二年为一纪。

【奔雷坠石之奇】句出卫夫人《笔阵图》:“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如崩也。”

【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导、顿:皆书法用笔之技法。

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曾不傍窥尺牍,俯习寸阴。引班超以为辞,援项籍而自满。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谬哉!然君子立身,务修其本。杨雄谓:“诗赋小道,壮夫不为。”况复溺思毫厘,沦精翰墨者也!

【翰不虚动,下必有由】“翰”指笔。

【锋杪】杪 miǎo:峰或谓锋,指笔尖。

【衄挫于毫芒】衄 nǜ 损伤,挫败。衄挫:指书法用笔中的衄锋和挫锋,均为运笔之法。

【引班超以为辞】是说人们借用班超学书的态度来为自己找借口。班超 字仲升,扶风安陵人,班彪子,班固弟。

【援项籍而自满】犹言不肯学书或书法不佳者,援引项籍不肯学书的故事来聊以自慰,自我满足。项籍 字羽,下相人,据《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以文章名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