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草之王——野山参

 袁承志dtau70na 2019-11-08

       记得在小时候看动画片《人参娃娃》的时候,就觉得人参是一种很神秘的东西,影片中,一株千年人参幻化为一个胖娃娃,他善良可爱,故事讲述了人参娃娃帮助饱受剥削的小长工小虎子惩罚贪心狠毒的财主胡扒皮的故事。

       今天,我们向大家介绍一下百草之王——野山参。

野山参是我国驰名中外的中药稀世珍品,它生长在吉林省长白山的原始森林中。由于其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极为特殊,加之生长缓慢、连年大量采挖,如今资源已极为稀少。自然生长于深山密林15年以上的人参可称之为野山参。


野山参一般生长在海拔1000-2000米的原始高山森林中,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和人类不断的采挖,野山参已经越来越少,所以野山参是珍贵难得的绿色天然补品,我国吉林长白山及其支脉生长的天然野山参更为参中珍品。

中国是最早应用人参的国家和地区,并将人参发展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这是对世界的一大贡献。早在2000年前,《神农本草经》中对野山参的药用价值就有了详细的记载,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为了保护日趋枯竭的野山参资源,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吉林省等地有不少人开展了人工培植野山参的研究,随后,一些参场纷纷开始承包大片森林建立基地,播下参籽培育人参,这样的人参被称为林下参。

2005版《中国药典》中,已将山参删去改以林下参(即采用人工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20)作为药用品种。那么,野山参、林下参与园参在植物生长方面有哪些不同呢?


  野山参的种子靠风、水、鸟、兽自然传播,萌发率很低。由于人参种子有一层比较坚硬的外壳,不容易被消化,通常是鸟兽吃了人参的果实之后,鸟兽体内比较高的温度对种子的生长起催化作用,当这些种子随鸟兽的粪便被排泄出来后,跌落在恰当位置,就会发芽,从而实现人参的繁衍。一支好的野山参至少需要50年的生长期,在极其缓慢的生长过程中,要经受冰冻、暴雨、病害等自然灾害的侵袭,还经常遭遇虫嚼鼠咬、兽吃畜踏,所以野山参的存活率非常低,每棵存活下来的野山参都历尽磨难,是生命力极强的植物精灵,生长年限最少在30年以上。当然,若有适宜的自然条件,有的野山参则可能会生长百年以上。

野山参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其化学成分非常复杂,目前研究人员已从人参根中分离出了十多种皂苷,并发现其中人参皂苷Rg2Rb1RcRo的含量,都是野山参比栽培人参高数倍,而这些成分都与解决心肌供氧不足、防止心肌梗死、强心、抢救心源性和失血性休克、抗老年痴呆症等有关。此外,人体所必需的锶、锰、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是野山参明显高于栽培人参。这些物质和野山参的生长年限关系非常紧密。野山参的生长年限越长,这类物质含量就越高,对人体就越有益,所以人参有以老为贵的说法。野山参由于其生长环境极为恶劣,常常长得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它个头很小,与其他种类人参商品相比,最大的特征是小巧玲珑,主体长度只占整支参长的很小一部分。专家还可以通过比较芦碗的密集程度、主根环纹的细密深浅、皮色的老嫩、根须的长短,做出是否是野山参的判断。野山参生长的恶劣环境造就了其植物的抗争性尤为突出,生存的土质越差,抗争性就越明显,表现为其主根左右横向分腿,成字形;它为了能得到更远处的养分不断伸展须条,为了支撑须条长途跋涉其腿形必须结实强悍,又粗又短又尖,像鸡腿一样,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说的类鸡腿者,在东北则被称为灵体,为野山参中的上品。野山参增重速度非常缓慢,每年平均增重0.5g左右,遇恶劣气候蛰伏地下不出苗,消耗体内养分,重量甚至呈负增长。所以野山参生长年限越长,体内淀粉含量越少。同样体积的野山参,重量越轻的质量越好。

林下参,又称籽海。这类人参的生长环境与野山参相似。林下参是人工播种在山林中的,虽是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也易发生病虫害,存活率在千分之一至万分之几,可以说是广种薄收,一般生长年限最长差不多20年。加之能生长20年以上的林下参也是优胜劣汰,其抗病能力基本可以达到野山参的水平,故专家认为,生长20年以上的林下参可以视作野山参。


野山参具有大补元气、安神益智等作用,自古以来被国人誉为进补佳品。服用野山参的方法主要有煎服、蒸服、泡水、药酒、纯粉进服等,操作方法各有不同。

纯正的野山参药效猛烈,每日服用需跟据自身情况而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