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冬进补原则

 赞俊 2019-11-08

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开始收藏,躲避寒冷的意思。今天是立冬节气,立冬一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俗语说“冬季进补,上山打虎,不能“盲补”,如何进补?教大家了三句进补口诀!

1、少吃咸,多吃苦,平平安安来进补。从立冬开始,寒冷的天气正式登上季节的舞台。中医认为此时可以进补,不过饮食应“少咸、多苦”,因为按照中医理论,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若冬季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五行水克火,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此时应该多吃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这样就能抗御过亢的肾水了。

2、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少年阳气正盛,小补即可,而中年人就要根据身体状况进行相应的调理,比如最近很劳累,身体损耗太大,就需要特别重视调养;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更应多重视保护。立冬时节前后气温变化大,老年人应注意局部的保暖,多做一些柔和的锻炼,如练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操,这些都体现了“老年重保”的理念。

3、南方清补,北方温补,高原润补。

进补还要注重区域之分。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虽说都是立冬时节了,北方的人们已经看到了飞雪,穿起了厚棉袄,而在南方的小伙伴还穿着单层夹衣。其实,中医里的立冬进补也有个地域原则:南方清补、北方温补、高原润补。北方地区的冬季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羊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然已入冬,但气温较北方地区要温暖得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为主,比如鸡、鸭、鱼类。而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木耳、梨为宜,比如做一道冰糖炖雪梨就是不错的膳食。若冬季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五行水克火,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此时应该多吃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这样就能抗御过亢的肾水了。

冬天寒邪最为猖狂,它又喜欢在暗地里伤人。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这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赋予光明、温养万物。没有阳气,人体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体质会越来越弱,变得越来越怕冷。人也会变得沉闷、胆怯、遇事不敢面对,有点困难就逃避,做事拖拉,连自己都不满意。您要是发现自己处于这种状态,就要注意了,那是您的阳气不足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冬季肾主令,寒为阴邪,最易伤阳,因此,我们在冬天要注意封藏,以养阳气。人与自然之气相通,适当晒太阳是最好的补益方式。阳气攒足了,心中暖阳阳的,不仅把心中的阴暗驱散了,连病邪也赶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