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太遗产中心古建筑联盟赴盛泽古镇考察调研

 吴越尽说 2019-11-08

      11月4日,亚太遗产中心古建筑联盟主席汪长根率队前往吴江盛泽,对盛泽古镇和古建筑保护状况开展考察调研。


      盛泽镇的历史悠久,是著名的“丝绸之乡”和蚕茧丝麻集散地,丝绸生产已有数千年历史,明清时代与苏州、杭州、湖州并称为我国江南的四大绸都,以“日出万绸,衣被天下”而闻名于世。上世纪80年代,盛泽建成了我国首家专营丝织品的市场——东方丝绸市场,目前,盛泽生产的各类纺织品面料产量占达全国27%,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丝绸第一镇”。

      盛泽古镇建筑具有浓厚的江南水乡特色,旧时的民居大多前门临街、后门临河。街巷呈规则的纵横排列,深弄长巷为数众多,有“七十二条半弄堂”之称。在古镇的河道上,还有有20多座历代修建的古桥。镇内尚保留有先蚕祠、目澜洲、石塔、济东会馆、华阳会馆、徽宁会馆等历史遗存。

      联盟一行深入古镇街头巷尾,实地考察了旅美华人、著名钢铁工业巨子唐仲英旧居的修复情况。踏看了“两弹一星”元勋、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程开甲院士的故居现状。考察组还对古镇内其他古建筑的结构、式样,以及其保护、修复、利用等情况进行了走访和了解。

  ▲ 盛泽古镇历史遗存现状

      几经坍塌、改建的济东会馆现在作为镇图书馆使用,砖砌门楼高大华贵,翘角上扬,现存依次为墙门、前厅、戏台台座和正厅。正厅雕梁画栋并施彩绘,屋檐垫拱板为透雕、镏金的《水浒》人物故事;建造于清道光年间的先蚕祠,为祭祀黄帝轩辕、炎帝神农及蚕神嫘祖的场所,庙堂式的建筑飞檐斗拱,恢弘壮观,侧旁为小园一座,已列入《苏州园林名录》。这些重要丝绸文化遗址,与邻近的丝绸“庄面”共同成为当地丝绸生产和贸易的历史见证。

      现场调研后,考察组与盛泽社会发展局等部门举行了座谈。汪长根主席在座谈会上提出,盛泽镇拥有较好的传统民居和古建筑资源,目前亟待抢救、保护、修复、更新、管理的任务较重,为着力打造闪亮的文化名片,应加快做好古建筑保护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围绕名人做重点资源扩展,该抢救的抢救,该保护的保护,该更新整治的更新整治,把好修复的关,遵循传统工艺,尽早发挥好、利用好文化遗产和旅游发展融合的作用。

      汪长根主席希望联盟与盛泽镇保持长期的关系,依托古镇,设立专门的联络管道,加强沟通,将古建筑保护与乡镇振兴有机结合,为保护文化遗产,也为百姓创业乐居创造良好的环境做出一份贡献。

      2019-11-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