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陵八骏之龙驹

 童心驰骋品泉 2019-11-08

【198】马钱  龙驹

        国人爱马,尤喜八骏,八骏成为中华民族寓意丰富的传统纹样。自周穆王八龙之骏神话传说始,秦始皇有七龙良骥,汉文帝有九逸良马,西汉有黄门四骏,唐太宗有昭陵六骏、贞观十骥,唐玄宗有六辇骏马,永乐大帝有长陵八骏,等等。民间传统木雕、砖雕、石雕上常见有八骏图案,清郎世宁之八骏图,徐悲鸿之八骏图更是令人赞叹不已。

图1 八骏图(徐悲鸿作)

        本篇赏析的马钱为:长陵八骏之龙驹。

长陵八骏

        长陵是明成祖永乐大帝和仁孝文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南麓。在长陵,陵旁祭殿两侧有享殿,"长陵八骏"石刻就列置其中。

        石刻中的“八骏”是永乐皇帝经常骑乘的八匹御用战马,它们既象征明成祖所经历的最主要八大战役,同时也是表彰他在大明王朝创建过程中所立下的赫赫武功。八骏为:龙驹,赤兔,乌兔,飞兔,飞黄,银褐,枣骝,黄马。石刻所表现的八骏或作奔驰状、或作站立状、或为武士为马拔箭的场面。其鞍、鞯、镫、缰绳等,都逼真地再现了明代战马的装饰。长陵八骏雕刻精细,造型生动,气度弘大,精美绝伦。

明成祖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朱洪武的第四个儿子,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在位22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发动靖难之役,夺得侄子皇位;1402年在南京登基,改元永乐;1421年迁都北京。组织纂修《永乐大典》;派遣郑和七下西洋;北征蒙古,南征安南,东杀倭寇;重视农业发展,浚通大运河,勤政亲贤,重用人才;致国力达到鼎盛,百姓安乐。逝于北征回师途中,葬于长陵,庙号太宗,明世宗嘉靖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上庙号为成祖。是一位有争议的皇帝,其好大喜功,多疑好杀,常被后人指责。他立不世之功,创明初盛世,当为后世称颂。被称为千古一帝、一代明君、圣人可汗。

        明《双槐岁钞》(明代黄瑜著)之《长陵八骏》对此作了详细描述:

        太宗八骏图,其一曰龙驹,战于郑村坝,乘之中箭,都指挥丑丑拔箭。其二曰赤兔,战于白沟河,乘之中箭,都指挥亚失帖木儿拔箭。其三曰乌兔,战于东昌,乘之中箭,都督童信拔箭。其四曰飞兔,战于夹河,乘之中箭,都指挥猫儿拔箭。其五曰飞黄,战于栾城,乘之中箭,都督麻子帖木儿拔箭。其六曰银褐,战于宿州,乘之中箭,都督亦赖冷蛮拔箭。其七曰枣骝,战于小河,乘之中箭,安顺侯脱火赤拔箭。其八曰黄马,战于灵壁,乘之中箭,指挥鸡儿拔箭。明成化间,学士刘定之咏文皇战马。盖成祖靖难时,每战必身先士卒,御马皆伤。胡骑官军近一段时间左右故也。按八骏始于周穆王,后千余年复见于唐太宗。我成祖驰驱西北,济世安民,适相符合如此。

八骏之首:龙驹

        明成祖喜爱的八骏,都是其南征北战中冲锋陷阵的战马,其一曰龙驹。其驾驭龙驹 ,战于郑村坝(郑村坝之战发生在明建文元年的靖难之役中,双方交战的军队为建文帝军队与燕王军队。是朱棣第一次大规模作战的胜利),龙驹胸膛中箭一处,都指挥丑丑(《明太宗实录》记以靖难功,升“王友、柳升、吴升、丑丑俱为都指挥同知(从二品),掌中都留守司事。”)为之拔箭。

       龙驹,是一种龙马,头为龙,其他身体部位为马,为传说中的神物。亦被指为骏马。马钱对之予以表现:

图2 龙驹马钱 合背

        如图2所示,为挂牌龙驹马钱,两面文字、马图基本相似,合背。一面文字竖读为:龍駒(龙驹),文字置于马身上下;马图为左向奔马。另一面文字竖读为:龍駒,马图为右向奔马。

        如图所示,龙驹躯干高大、身体壮实、昂首挺胸英姿勃勃,两眼炯炯有神;前蹄悬空跨越,后蹄蹬地腾起,呼啸而过,鬃毛和尾巴随风飘扬;飞跃的神态,奔腾的雄姿,展现了龙驹“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风采。

图3 龍駒 左向右回首立马

        龙驹(龍駒)马钱常见的版式还有:

01

如图2,无挂孔;

02

文字竖读:龙驹,置于马身上下,左向奔马,光背;

03

文字竖读:龙驹,置于马身上下,左向奔马有缰绳,合背;

04

一面为文字竖读:龙驹,一面为左向奔马图;

05

一面为文字竖读:龙驹之马(字体有篆体、楷体之分),一面为左向奔马图;

06

一面为文字旋读:韩骑龙驹,一面为右向将马图;

        另外还有文字字体、大小,马的形状、姿势等方面的不同形成的版式。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称呼骏马为龙驹,早就有之。马钱表现的龙驹不一定是指长陵八骏的龙驹。

评价龙驹

        龙驹骏马,历来被文人墨客赞赏。南朝陈·徐陵 《骢马驱》诗:"白马号龙驹,雕鞍名镂衢。"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祗收壮健胜铁甲,岂因格斗求龙驹。"

        更为直接的是张居正(1525年-1582年,明朝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有诗《恭题文皇四骏图之龙驹》:

天马徕,翼飞龙。

蹄削玉,耳垂筒。

碧月悬双颊,明星贯两瞳。

文皇将士尽罴虎,复有龙驹助神武。

流矢当胸战不休,汗沟血点桃花雨。

坝上摧锋第一功,策勋何必减元戎。

君不见虎士标形麟阁里,龙驹亦入画图中。

        龙驹凤雏。驹:小马。正因为此,人们用龙驹喻英俊少年。出自《晋书·陆云传》:"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