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原创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打造一流智能制造专业群
2019-11-08 | 阅:  转:  |  分享 
  
原创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打造一流智能制造专业群天津在线讯:近年来,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纷纷增设智能制造专业,招生异常火爆。但是该专业能否
切实为行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能否为“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和“智能制造”培育“智造”人才?带着这些问题,记
者走进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寻找答案。“我们主要是面向绿色冶金高端装备制造业培养智能制造、增材制造、高
端数控机床应用、先进焊接技术应用、自动生产线调试与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学院机电工程系综合科
长王鹏飞讲到。依托行业优势,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整合专业资源,组建智能制造专业群,包括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等6个专业。智能学习https://www.xiaocafe.cn/znxx/2127.html山东是我国钢铁冶
金及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在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制造的驱动下,山东钢铁集团于2015年提出了“山东钢铁智能制造”“行业企业绿色生
产”的要求。山东工业职业学院作为山东钢铁集团唯一的人才培养基地,主动融入绿色冶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打造专业结构合理、培养模式先进、
资源高效共享、校企合作深入的智能制造品牌专业群,为绿色冶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智造”人才。据了解,智能制造专业群现
有专任教师8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1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9%。45岁以下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10
0%。专任教师中有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1人、山东省创新创业导师库专家4人,还有山东省现代学徒制专家库专家等名师、大师,初步形成
了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教学团队。2012年,山东工业职业学院联
合10余家企业和行业协会,成立了专业理事会,探索“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双主体”育人体制机制。与北方天途等企业签署了校
企合作协议,搭建工学结合、产学一体的教学基地。“我们还在混合所有制办学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下一步创新校企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奠定了基
础。”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李士军讲到。各个子专业也在寻求创新和突破。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探索实施了“校企联动、双线贯穿”的工学结合人
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职业专项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为目标,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动和长期合作,将在校的
理论学习、技能训练与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四个层次递进、工学结合为主线、职业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年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基本职业素养;第二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第三年进行校内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环
节,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机电工程系副主任王恩海说,“我们希望通过课程学习和四个阶段的工学结合,将素质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在
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中,学院根据就业岗位群技能分析,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实施了基于先进制造加工过程的课程体系。“每一教学模块中,
根据岗位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制定有相应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及实践训练项目。”机电工程系教师李晓芳介绍到。在专业群中全面推行职业能力与
教学内容相融合的模式,通过对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全面梳理,在保证高职教育必要的文化思想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前提下,将职业资格证
书要求的“应知”“应会”内容融入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中,从教学整体设计上来保证毕业生工艺实施能力的提高和职业任职资格的落实。合作企
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与企业结合的相关部分培养任务。“我们在学校就能掌握企业职工
应该具备的职业技术,能够提前取得相应的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更容易被企业留用”电气工程系2018级学生刘警键说。专业群教师团队充分利用
先进的实训设备和所掌握的专业技术,扩大了对社会和企业的培训服务,为10多家企业及其他机构开展员工技能培训21次,达2000人次;为
张店钢铁总厂、山东金岭铁矿等企业完成冶金设备维修钳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等职业资格培训,培训总数2600人次、技能鉴定总数2019
人次;有效地推进了企业员工素质的提升,为企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山东钢铁集团确定的“山东钢铁集团技术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培训认证
基地”,承担了冶金设备维修调试类、冶金设备制造类、数控加工类、特种焊接类的技术指导、职工培训。该院专业群教师团队充分发挥在产品创新
设计、复杂零部件工艺规划设计、专业软件操作熟练等方面的优势,组织骨干教师,成立了技术服务工作团队,面向山东钢铁集团下属企业以及学院
周边的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围绕先进制造领域,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完成了技术开发与服务项目18项。在对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过程中,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提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献花(0)
+1
(本文系yhwxjsyx05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