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原创征信出现“饥饿营销”:撸口子大军提前养卡“查征信生意”迎来“小高峰”
2019-11-08 | 阅:  转:  |  分享 
  
原创征信出现“饥饿营销”:撸口子大军提前养卡“查征信生意”迎来“小高峰”最快5月份将要进行切换的新版个人征信暂时还没有声响,围着新版个人征
信转的撸口子大军、现金贷平台,甚至个人信息贩卖团队等等各路人马,早已经闻风而动。撸口子大军“提前布曙”,要么征信改革前狂撸一把,要
么暗中大量养卡准备“下半年再战”;网络借贷平台也敞开胸怀,拥抱涌来的借款用户,并给出征信改革的“提点”;连长期出售银行借款客户资料
的团队,也开发出了“近期查征信名单”新业务……有业内人士指出,新版个人征信成为了噱头,被部分群体大力鼓吹“征信改革后借款难”,用饥
饿营销诱导借款用户。实际上,此时的“反弹性”狂欢只能给部分借贷平台带来一时的虚假繁荣,平台收割的急急忙忙赶在征信改革前借款的用户,
其资质本身就令人担忧。小贷口子https://www.jnjiedai.cn此外,对监管来说,征信改革能对恶意逾期、“拆东墙补西
墙”、以卡养卡、多头借贷等现象产生一定程度的限制,却难以完全杜绝。据了解,新版个人征信将还款记录延长至5年,还将纳入电信业务、自来
水业务缴费情况、欠税、民事裁决、强制执行、行政处罚、低保救助、执业资格和行政奖励等信息。在新版征信中,信用卡分期也将列入负债,更多
类目更多内容将被纳入征信系统,“拆东墙补西墙”、以卡养卡、发生严重违约后销户来“洗白”等手段,都将纳入失信范围,“新版征信即便销户
也有详尽还款记录,黑点要跟着自己好久才能被洗掉。”同时,新版个人征信还可以查看配偶信息,而作为共同借款人,夫妻双方征信均体现负债。
这意味着,即使离婚,非主贷人征信仍会显示有房贷和负债的记录,无法享受低首付买房,“假离婚”购房将失去用武之地。而且,由于新版征信要
求各机构在采集时点T+1向征信中心报送数据,“并发申请首套贷款”的漏洞也将被堵死。4月22日,央行官网披露,征信中心正积极探索在新
版信用报告中增加“共同借款”信息采集内容,将借款信息同时展示在每个借款人信用报告中。这无疑将监管矛头指向了“多头借贷”,从而有效打
击共债群体。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指出,新版征信系统扩增信用信息来源之后,对于评估特定主体的
信用风险将更加可靠,有利于防范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各类交易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即将来临的征信风暴依然没能阻止撸口子大军的“日常工
作”,反而因为撸口子的“好日子”即将逝去,准备充分利用新版征信落地实施前的时光。在撸口子大军的眼里,借款平台分为两类,一种是上征信
,另一种是不上征信,这两类平台泾渭分明,受到的撸口子大军的态度也截然不同。尽管征信体系已经日渐完善,但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依然不足。数
据显示,数据显示,央行个人征信记录覆盖率为35%,而美国个人征信渗透率则达92%。从征信人均查询来看,美国人均5.79次,我国仅为
0.35次。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不足成为了撸口子大军活跃的重要原因。对于撸口子大军来说,绕开征信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不上征信的借款
平台“一抓一大把”。不过,新版个人征信对于“老赖”、撸口子大军来讲,依然是威力巨大。一方面,已经发展到不断撸口子的借款人,往往其个
人征信也无法“出淤泥而不染”,负债记录无法隐藏,信用卡、花呗等分期行为也被尽可能地维持在可控范围内。另一方面,征信直接影响其借贷额
度,个人征信弥足珍贵。“拆东墙补西墙”、以卡养卡、销户“洗白”等情况都将得到限制。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注意到,有的撸口子专业户已经准
备好强制上岸,“韬光养晦”,有的却已经“提前布署”,主动做好了应对征信改革的准备。撸口子“老手”张岩对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表示,5月
份征信改革,在提前养电话号码,“准备半年后就开搞”。据了解,“一般有效的电话号码需要‘养’3到6个月”,张岩目前已经养了17个电话
号码了,而“一个号码能撸5000元到2万元。”除了撸口子大军的“提前布曙”,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发现,在新版征信来临前,查征信次数出
现增长,并形成小高峰。而卖个人信息团队则抓紧时间推出“新业务”。长期从事个人信息买卖的李洁对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表示,现在推出了新业
务,出售近期查征信名单,卡在征信改革前收集、贩卖潜在借款用户信息。她指出,征信改革要下来了,“贷款越来越难了,很多人会在这个时间贷
款,所以都得查征信”。因此,查征信次数形成小高峰。可以说,托征信改革的福,“查征信生意”也应运而生。李洁的新业务甚至宣称,出售的近
期查征信名单“覆盖每一个银行”,而且“包出客户”。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了解到,上述近期查征信名单是“5000条起”,价格为900元5
000条、1500元1万条。而此前李洁出售的出自包括四大行在内的银行机构、宁波寿险等保险机构,以及宅易贷、中安信贷、中腾信等网络借
贷平台的客户资料,价格是“400元5000条,700元1万条”,不到近期查征信名单价格的一半。不过,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来自银行的“
近期查征信名单”的可信性极低,因为征信按流程是个人凭借身份证去央行指定机构进行查询,外部根本没有机会获取,“哪怕是银行内部员工,也
难以做到”。对于查征信迎来小高峰,有业内人士还表示,个人征信改革确实推动了查征信次数的增长,但过于夸大征信改革带来的后果,更像是一
种饥饿营销。就像商场打折一样,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导致查征信人数上涨,等到征信改革落地,许多乱象依然无法避免。“之所以在底下会形成一种
征信改革红利,都是不合规机构进行的炒作,从而赚取信息红利。”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注意到,除了撸口子大军、贩卖个人信息的“中间商”,部
分借贷平台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最后的晚餐”,希望卡在新版个人征信落地前“再捞一把”。由于征信覆盖范围不足、覆盖力度不够,互联网借贷
行业当中还存在着大量不合规网络借贷平台。而游走在在征信体系之外的违规“现金贷”平台、不计风控的高炮,则借着征信改革的噱头吸引客户,
开始“放水”。所以,撸口子专业户的征信改革前的狂欢,其实是落入了部分现金贷平台的饥饿营销当中。撸贷“老哥们”被一连串的放贷难、门槛
资质等说辞糊弄,并被提前压榨借贷、还款潜力。此外,大量养电话号码的提前布曙,也只是“方便以后借贷”,其征信记录并不会随着电话卡的“
轮换替补”而动摇。对此,互金专栏作者肥皂进一步指出,那些还款能力不足,又“爱惜”自身征信的借款人,多青睐于不上征信的借贷平台。但是
,不上征信或许会给借款人带来一丝喘息,却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逃废债风险。另外,针对上征信的网络借贷平台,肥皂表示,作为风控的重要参考之
一,征信一旦放开,很有可能造成失信人的几何倍数的增加。没有好的借款人与资产端,又会导致未来的借贷业务变得艰难。前述业内人士也指出,
新版征信的推出对于完善我国征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上征信的借贷平台而言也是好事。同时,在个人征信改革前夕,上征信的借贷机构受到的
影响也不会特别明显,“因为整体撸口子也好,恶意骗贷也好这类人占比还是较低的。”上述业内人士指出,个人征信改革更像是一个“可遇不可求
”的噱头,激起行业内部分群体的“炒作”。借款人恶意逾期、逃废债、贩卖个人信息、平台风控形同虚设等等行业问题其实是在征信改革的炒作当中进一步发酵。而新版个人征信的落地能够一定程度地遏制上述乱象,却无法完全根除。金融周边服务有很多灰产存在,这些只能依靠市场和政策的双重联动进行压缩,短期内乱象依旧存在,无法避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献花(0)
+1
(本文系yhwxjsyx03首藏)